-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1
- 5
- 2
- 22
- 15
- 9
- 9
- 5
- 7
- 5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琳 程珂 等 《中国针灸》 2019年39卷12期 1301-13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铜针、银针、金针和不锈钢针温针灸温度时间曲线特性,探索临床温针灸疗法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和针具材质.方法:纳入10例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测量不同灸量(1.2 g或1.5 g艾)不锈钢针、铜针、金针和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与皮肤接触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和平 肖耀明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17卷1期 37-3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铜针通电治疗血管瘤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原因。方法①临床观察1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两次铜针通电治疗均并发严重溶血的全过程。②体外实验分别将铜针、铁针和不锈钢针置于健康人枸橼酸抗凝血中,接3~6V直流电30min,在通电前、中、后检测各标...
【关键词】 铜针通电术血管瘤溶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译兮 张亚妮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2期 362-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且极易产生耐药性.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是铜绿假单胞菌中重要的毒性因子分泌系统,该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将多种毒力因子注入到真核宿主细胞内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姗 张大庆 《中国针灸》 2019年39卷10期 1103-11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铜人是古代针灸学习者与实践者用于学习、记述人身体表经穴的人体模型.最早的针灸铜人铸于北宋天圣五年,后世历代皆有延续铸制,并传至海外.其中,以日本江户时代的针灸铜人模仿、制作风潮最是突显.目前保存较完好、背景资料相对详实的江户时代针灸铜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涛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8期 891-8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解针灸铜人概念出现的年代、经历的沧桑以及后世对针灸铜人的仿制历史.针灸铜人最早见于北宋天圣年间,由王惟一奉诏铸成带有针灸腧穴的标准铜制人像,史称天圣铜人.其后,历代及海外多有仿制.明正统年间仿宋制成正统铜人,高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丹 张永臣 等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10期 1125-11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北宋著名医家王惟一,集宋以前针灸之大成编纂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图经》”),后依据《图经》铸成针灸铜人两座,并将书中全部文字刻于石碑.三者形式不一,但均体现王惟一的针灸学术特色,即确立腧穴数目增补与分类、详述经脉主治与腧穴施...
【关键词】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爽 李典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年31卷10期 787-7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Menkes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与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对2例确诊为Menkes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基因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特点:2例患儿均为男童,出生3~4个月起病,毛发卷曲、肤色白、脸颊饱满、皮肤松弛,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平 李诗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13期 3440-34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L”形切口结合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自某院收入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61例,患者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铜板组.患者术后行1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及手术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国前 陈石海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4期 283-285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海绵状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对海绵状静脉畸形分别采取单纯铜针留置、瘤体结扎加铜针留置、铜针留置加直流电通电3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78例,治愈4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铜针留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洁 高尚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4期 279-282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铜针的各种使用方法对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应用单纯留置铜针、通电后留置铜针、铜针通电后切除病变等方法治疗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或脉管畸形105例,统计分析术后早、晚期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早期总有效率为94.3%,晚期总有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伟坚 赵容山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9卷21期 86-87,封3页
【摘要】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掌骨骨折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 2016年 1 月至 2018年 10月中的 86例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手术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3例,分别接受微型铜板内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梦叶 王璇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8期 1160-1162页ISTICCA
【摘要】 针灸标准化制定存在的问题:标准依据的差异性;标准规范的差异性;临床与理论的差异性。此外,中医更注重个人行医经验,每个人衡量的标准差距很大。对于同一病证,针灸医师也会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疗法。因此针灸并不能完全强硬地依照标准来实施。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蔚 肖永龙 等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34卷6期 413-4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2例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需入院治疗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原学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具有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咳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希言 徐瑾 等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8期 1061-10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原针灸对我国医学的贡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中原针灸在砭石与针具、针灸图谱、针灸铜人、医家与医著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结果:砭石与针具诞生在中原,针灸的图谱与模型创制在中原,中原的许多医家编写了大量的针灸著作,对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丽源 孙红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18卷8期 955-9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方便临床护士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减少静脉输注喹诺酮类药物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选择单纯经外周静脉输注喹诺酮类药物且意识清楚的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采用5号头皮针进行输液为5号组和用7号头皮针进行输液为7号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希言 徐瑾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1期 97-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天圣铜人对后世针灸模型制作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天圣铜人的铸造、命运分析其对后世针灸模型制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天圣铜人对后世针灸模型的制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利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6期 1237-1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典籍中的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现象.方法:从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外台秘要>、<千金方>等中找出与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法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且文辞古奥,给后人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大 罗成群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4年6卷2期 188-1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验证铜针介入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将纯铜外露的铜针分点、分层刺入瘤体,留置5~9d拔针.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是指铜针刺入瘤体后,通以4.5伏或3.0伏直流电20~30min,加速血管瘤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莎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1期 12-15页
【摘要】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紫铜消白片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局限型白癜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毫火针治疗并内服紫铜消白片,对照组予内服紫铜消白片,并予窄谱UVB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祥 《中华医史杂志》 2017年47卷6期 327-335页MEDLINE
【摘要】 《勉学堂针灸集成》这本编纂过程就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小书问世之后,又机缘巧合地与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相遇,使其解密历史的功用远超出了该书本身的学术价值.该书的编者正是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在编纂该书的同时,乐氏还仿制了明代正统针灸铜人.200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成群 贺全勇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2年6卷1期 56-57页ISTIC
【摘要】 采用手法触摸盲视下留置铜针治疗105例体表海绵状血管瘤,63例采用在探头频率为7.0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铜针留置术.5~7 d为一疗程,间隔一月重复治疗,通常治疗2~3个疗程.盲视组一年后复发15例,复发率为14.3%;超声引导一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明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6卷7期 109-110页
【摘要】 目的:讨论AO微型铜板内固定方式用于治疗手部掌、指骨折的有效性及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62例手部掌、指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使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祥 徐文斌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05年35卷2期 67-73页MEDLINE
【摘要】 研究者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系统的文献研究,提出以下基本观点:第一,现藏于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针灸铜人正是失落百余年的明代"正统铜人";第二,明"正统铜人"系宋代"天圣铜人"的仿制品;第三,已知的国内外现存其他针灸铜人均与"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善岭 张景臣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2期 105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病例患者男,21岁,出生后不久即发现下唇较厚,随年龄增长亦趋明显,同时表面皮肤发红.曾多次用激光及注射硬化剂等治疗,均无效.检查:下唇明显大且厚,约3 cm,触之柔软,病变部位为整个下唇和颏前部,其表面和两颊部片状红斑(图1),未见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宝志 黄莛庭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5年20卷3期 177-1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铜离子对直肠末端平滑肌组织的刺激反应.方法选用雄性家兔65只,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的铜针刺入直肠末端齿状线上方的黏膜下平滑肌组织内,随机按实验操作后1、3、4、6、8周的不同时间分为5个组,每组10只,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各组针刺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伯达 林泽旭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6年17卷6期 375-3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小儿头面部、四肢、会阴等处的海绵状血管瘤应用铜针置入加直流电的方法治疗1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选择普通铜线,直径约1mm,长3~6 cm,用细砂纸将铜针一头磨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绪生 刘毅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3年19卷11期 1021-102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血管瘤的四种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①血管瘤切除+皮肤移植或皮瓣转移;②血管瘤部分切除+缝扎术;③血管瘤缝扎+注射平阳霉素;④血管瘤铜针治疗.结果病例治愈率96%以上,外观恢复满意,皮肤移植与皮瓣移植全部成活.结论头面颈部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延伟 赵骥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1年17卷5期 374页ISTIC
【摘要】 我们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5例阴茎龟头海绵状血管瘤。采用铜针刺入血管腔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中青年男性;年龄21~36岁。其中阴茎龟头广泛血管瘤3例,龟头背侧局部小血管瘤1例,阴茎冠状沟及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纯 《中华医史杂志》 2002年32卷2期 92-93页MEDLINE
【摘要】 《四部医典》中的针灸学内容丰富,吸收了大量中原地区针灸学方面的知识,自具体系.理论独特而完备,技法丰富.对火灸治疗高度重视,创铜针剔翳等成熟的技术,尤其在针刺放血法方面具相当高的造诣.是深入研究、发展当代针灸学的一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民族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昆 导师:曾宪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2017年
【摘要】 基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技术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医学、诊断学等学科领域.但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性质,如发光效率、光稳定性、选择性、灵敏性、生物兼容性等.近年来,科学家尝试着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化学和光学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唱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19F磁共振成像(19F MRI)是一种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灵敏有效的成像技术,其信号强度随19F原子数的增加及含19F分子的运动性增大而增加.本文[1]采用十八碳硅烷和多聚氨基酸,将全氟冠醚成功包覆于Cu1.75S纳米颗粒[2-3]表面.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沈卫民 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暨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乳房与形体整形美容高峰论坛、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网状电铜针治疗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肢体躯干静脉畸形患儿,在全麻下,在畸形静脉密集区切开1cm皮肤,进行穿刺畸形静脉,导入铜丝.铜丝均返回到切口处,往返穿刺,在血管畸形部位形成网状,接1.5V小电池,出切口部位用长套管保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海琳 导师:胡琴 南京医科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硕士) 2012年
【摘要】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摄入量不当会引起机体中毒。铜过剩可使血红蛋白变性,损伤细胞膜,抑制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并且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铜以极低的浓度广泛地存在于在日常食品中,因此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检测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晓婷 何璇 等 《中国针灸》 2019年39卷3期 335-3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33岁,于2015年12月25日就诊.2014年12月12日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二科以“高血压3级”“肝硬化”由门诊收入院,于住院期间查铜蓝蛋白:3.08 ng/dL;MRI示:双侧基底节区软化灶、双侧丘脑、中脑、脑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 姜丝涛 等 《动物学杂志》 2019年54卷1期 99-1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探讨硫酸铜(CuSO4)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使用迷迭香酸(RA)抑制CuSO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收集受精后1 h(1 h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或含有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富春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6期 6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不仅以其防病治病的显著疗效赢得了普遍赞誉,其科学价值和丰富的内涵亦不断被人们所揭示.目前,针灸学科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1 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庆文 严俊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3期 228-23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对于分布面积大、位置深、累及多个解剖部位的静脉畸形,临床上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Li[1]和王大玫等[2]提出了铜针留置和铜针加外源性直流电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取得良好效果,但存在术后留有多处点状瘢痕、血管易再通复发、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华 余加林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年24卷1期 22-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大蒜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生物膜(biofilms,BF)形成过程的影响,并用ISA( Image Structure 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正琴 岳秉飞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年33卷2期 226-2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泰泽氏菌的TaqMan小沟结合物(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泰泽氏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对2008-20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化斌 《中国针灸》 2012年32卷6期 4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云门为手太阴肺经穴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可深刺”.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深刺云门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32例,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起 杨锡强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年23卷6期 493-495,4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群体感应(QS)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F)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建立3 d QS系统完整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PA01菌株与QS系统缺陷(lasR rhlR基因缺陷△lasR△rhlR)型菌株生物模型,通过SYT09/PI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标 孙业桓 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年14卷5期 423-4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入园、托儿童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在低龄儿童中进行乙肝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7年9月在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的入园、托儿童1 24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2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天生 汤志刚 等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4期 336-3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灸经图>所载膀胱经脏腑腧穴取二寸三分独具特色,通过古代早期膀胱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探讨<灸经图>与<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北宋针灸铜人等传统针灸的异同,<灸经图>与较早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的帛书及"涪水经脉木人"的异同,从而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炜宏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1期 40-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针灸医学是一门十分重视标准化发展的学科,各种古代针灸文献都对针灸理论不断地进行统一和标准化.宋代著名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的铸造,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官修针灸标准.现代我国针灸标准化的发展迅速,已经颁布了<腧穴名称与部位>等12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富懿 王礼泉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年16卷14期 1111-1112,11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不同处理办法间的差异,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97例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组( 61例)和常规处理组(36例),铜绿假单胞菌组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局部皮下、残腔及腔周各注射1/3的量.常规处理组则行细针穿刺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麟鹏 谢新才 等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2期 147-1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贺普仁教授是一位驰名中外的针灸专家,是针灸三通法的创始人.他对针灸事业的主要贡献有:医武结合,疗效显著;参与创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提倡火针疗法;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提倡针灸文化;铸造针灸铜人等.他的成就为针灸医学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