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4
- 4
- 18
- 10
- 1
- 1
- 1
- 8
- 7
- 7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赖慧颖 陆凌怡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50卷3期 167-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不同临床分型与相关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方法 对2016年1-10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5岁以上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相关风险因素,由皮肤科医生进行患者皮损评估、临床分型分级.采用SPSS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燕 韩春雷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29卷5期 469-4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螺内酯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251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丹参酮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丹参酮胶囊和螺内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婷婷 顾小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29卷6期 572-5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25~40岁)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入选的60例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肝经郁热型42例,阴虚火旺型18例)分别于月经周期第2~3天时采集空腹静脉血以检测其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血清睾酮(T)、雌二醇(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尚璞 杨芮姗 等 《中医杂志》 2013年54卷2期 134-1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养阴清肺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 选择女性青春期后的Ⅱ级和Ⅲ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治疗组口服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8周后对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黎明 谢红付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7卷1期 113-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E211 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关联性,为汉族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79例和正常女性志愿者80例分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组和女性正常对照组,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芸 辜孔进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16卷11期 1470-14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皮脂分泌率(SER)的影响.方法:对6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8周(观察组),对照组55例,单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8周,采用Samuels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信蜂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47卷5期 97-9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散治疗冲任失调型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冲任失调型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 冲任失调型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丹栀逍遥散;血清性激素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晓燕 骆伟雄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30卷10期 43-45页
【摘要】 目的:探究疏肝清肺方对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86例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亚平 王雪松 等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9期 1586-158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方联合胶原蛋白敷贴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90例,按开放式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丽红 钟萍 《河南中医》 2015年35卷7期 1613-161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级、Ⅲ级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外涂痤疮洗剂,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养阴清肺方治疗.于两组治疗8周后评估其临床疗效、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婷 周亦农 《新中医》 2015年47卷5期 223-2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滋阴消痤汤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睾酮值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滋阴消痤汤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清热暗疮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8.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敏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0年27卷6期 354-3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姜黄消痤搽剂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螺内酯20 mg,3次/d,同时外用姜黄消痤搽剂2次/d;对照组口服西咪替丁0.2 g,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显会 艾素玲 等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年18卷12期 1855-1856页ISTIC
【摘要】 <篇首> 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后的痤疮,分为持续性和迟发性两种,前者指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后者为25岁以后发病;一般认为痤疮是青春期疾病,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趋于稳定,25岁以后不再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4卷6期 244-245页
【摘要】 青春期后痤疮是好发于女性的一种损美性疾病,不仅影响美观,严重者对患者的心里造成很大的压力,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临床上的治疗多参照寻常痤疮,疗效不甚满意.根据白金尚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疗青春期后痤疮应从肝肾论治,肝肾阴虚是其核心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繁俊 谢继红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04卷8期 38-3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痤疮涂膜剂联合阿达帕林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04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开放分为验证组及对照组,验证组每天中午皮损处外用痤疮涂膜剂,同时每晚睡前患处涂沫0.1%阿达帕林凝胶一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欢儿 陈爱英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12卷7期 4-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的生活事件量表及EPQ问卷,调查了2 0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病例组)和2 00例年龄相当正常女性(对照组)的生活事件发生频数、发生情况及问卷得分情况.结果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鸿峥 导师:田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滋水清肝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以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2例已经确诊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患者.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40例),另在我院体检中心随机选择30名健康成年女性无痤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薇羽 导师:闵仲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寻常性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颜面、胸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容易反复发作.此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皮肤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雄激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婷 导师:周亦农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滋阴清热解毒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血清睾酮值的影响等问题,为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目的:观察滋阴清热解毒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睾酮值的影响.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红 导师:吴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平痤饮联合安体舒通及维生素B_6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情程度为Ⅰ~Ⅲ度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口服中药平痤饮、安体舒通与维生素B_6,中药组单纯口服平痤饮,西药组单纯口服安体舒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红 林史珍 等 《中国校医》 2018年32卷2期 117,11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消痤散内外合用治疗大学生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痤散加减治疗大学生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较好,加用...
【关键词】 年轻人;学生;痤疮,寻常/药物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珊 赵亚楠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16卷6期 413-4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患者逐渐增多,我们自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使用光电协同技术(electro-optical synergy,ELOS)治疗青春期后痤疮66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慧 张黎黎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年22卷7期 2270-2270页
【摘要】 <篇首> 痤疮俗称”粉刺”、”暗疮”、”青春痘”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粉刺”、”痤”等,部分患者愈后留下色素沉着、萎缩、或者增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健康.本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临床观察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文 朱礼刚 等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8期 833-8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与健康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穴位埋线、火针、耳针综合针灸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皮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7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分为综合针灸组(54例,4例剔除)和药物组(53例,5例剔除).综合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拉娃拉·巴扎尔 侯伟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38卷4期 265-268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可分为迟发性痤疮及持续性痤疮,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多为轻至中度痤疮,主要为炎性损害,多分布于下颏、口周等部位.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可能的发病机制为皮肤雄激素增多,痤疮丙酸杆菌耐药菌株的存在及大然免疫的慢性刺激.各种原因引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昱辰 王韬骅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17卷1期 63-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中医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认识日益深入,治疗效果亦不断提高.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经验方消痤饮加减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 《海军医学杂志》 1999年20卷1期 59页ISTIC
【摘要】 <篇首> 寻常痤疮(以下简称痤疮)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一般认为它与雄性激素、游离脂肪酸过多、痤疮丙酸杆菌及真菌感染有关;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病程长,易继发感染,有的溃破后可遗留瘢痕,影响美观;因此,虽然本病至青春期后,大部分症状可以减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俊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152-152页
【摘要】 青春痘,学名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因挤之有米粒样白色粉质,祖国医学称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鸿峥 田静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03卷5期 32-3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滋水清肝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滋水清肝饮和清热暗疮片治疗.并选取30例健康成年女性无痤疮者作为健康组.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素彬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4期 127-127页
【摘要】 中医学中将痤疮定义成多个不同的名称,如:肺风粉刺、酒刺、粉刺等.最近几年临床显示,我国的总发病率达20%-24%,而青春期男女则是该病的多发群体.痤疮常见于皮脂腺较多的位置,如:面部、胸口、后背等,而局部疹痒的患者,病程持续时间可达数年,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国强 《健康天地》 2010年04卷9期 85页
【摘要】 痤疮、色斑等常见的面部皮肤疾病,时常困扰着青春期后爱美的人们,甚至对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痤疮、色斑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病因,研究中医治疗痤疮、色斑的方法和日常预防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在兰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9年3期 46页
【摘要】 <篇首> 痤疮是发生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由雄性激素特别是在皮肤组织中生物活性较高的双氢睾丸酮增高,皮脂毛囊中的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毛囊漏斗角化异常,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所引起,多发生在青年人的面、胸、背部,通常是有黑头的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15期 153页
【摘要】 <篇首> 资料与方法1997年10月~2007年10月下颌痤疮伴白带异常患者2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5例,对照组100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安兰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02年7期 36页
【摘要】 <篇首> 青春痘又名"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好发于面部,有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癜痕等多种皮肤损害,常伴有皮脂的溢出.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后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水平的增高,皮脂腺活性增强,以及毛囊的继发感染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海燕 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好发于青春期,近十多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上的痤疮患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25岁之后才开始发病的痤疮患者,称为迟发性痤疮;另一种是自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静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近年来,青春期后(年龄大于25岁)的痤疮患者就诊人数显著增多,仍以同样的常规疗法,治疗效果并不满意.现结合临床的体会,探讨如下:青春期后痤疮是指青春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痤疮或青春期痤疮持续不消退.相对于青春期痤疮而言,其在患病人群、发病因素及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黎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 2004年
【摘要】 痤疮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观念认为,痤疮是一种单纯的青春期疾病.然而,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久性或迟发性痤疮(即青春期后痤疮);更多的患者临床上反复发作;亦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经前痤疮,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伊旋 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目的:了解寻常痤疮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6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情评估(采用国际改良分类法).根据就诊年龄将患者分为二组,25岁以下的为青春期寻常痤疮组,25岁及以上的青春期后寻常痤疮组.结果:25岁以下青春期寻常痤疮患者占6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