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1
- 77
- 39
- 543
- 341
- 45
- 38
- 16
- 358
- 180
- 158
- 92
- 7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尚翔 果伟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27卷3期 233-237页ISTICCA
【摘要】 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AAPs)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代谢紊乱的风险明显升高.然而,针对AAPs相关代谢紊乱的干预措施有限.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的减重作用...
【关键词】 GLP-1受体激动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谢紊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新港 刘玉洁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3年49卷5期 263-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的脑激活情况是否会随着治疗进程发生改变,分析NIRS是否具有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价值.方法 纳入53例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茜 邹琳 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62卷3期 34-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非典型抗精神药阿立哌唑、奥氮平及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A组30例给予阿立哌唑治疗,B组30例给予奥氮平治疗,C组30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伊思敏 翁飞鸿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22卷12期 894-898页ISTIC
【摘要】 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容易诱发患者的代谢综合征,而代谢综合征又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认知障碍.引起以上临床表现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脑源性神经因子机制、胰岛素抵抗机制、肠道菌群机制、免疫炎症机制和微血管病变机制.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笑 崔利军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39卷23期 5752-575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六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分为6组,各3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38卷8期 948-9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i3k/Akt信号通路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且该作用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文从代谢综合征、免疫功能变化、认知损害、神经保护作用4个方面,将Pi3k/...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Pi3k/Akt信号通路;精神分裂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姚贵忠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年3期 210-2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检索 Medline 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海姗 赵丽萍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年39卷2期 107-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和奥氮平,能够引起体重增加,并大大增加了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研究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陈剑华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3卷2期 231-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可导致代谢综合征(MS),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脂肪因子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研究表明AAPs对脂肪因子的影响是药源性MS的潜在机制之一,而脂联素是一种与MS发病关系密切的脂肪因子.文章综述A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霞 季建林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37卷2期 68-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药物是否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或不合并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 (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尉 周和平 等 《医药导报》 2010年29卷3期 342-346页ISTICPKUCA
【摘要】 查阅近年来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国内外文献.从药物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面综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系列:①具有代表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②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③潜在的非典型...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精神分裂症;药物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莎 张鸿燕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17卷1期 5-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药理学特性,除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外,其对双相障碍的疗效日益受到关注.目前较为明确的是,无论是单一用药还是与心境稳定剂联用,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控制双相障碍的急性躁狂发作均安全有效;其中奥氮平和喹硫平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娟 薛永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8年25卷z2期 734-7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首发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对163例女性首发分裂症住院患者分别随机采用利培酮、奎硫平、阿立哌唑治疗8周进行开放性对照研究,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峥 蔡军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年33卷11期 696-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组,51例)治疗,随访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焕德 原海燕 《中国新药杂志》 2005年14卷5期 540-5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综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治疗精神分裂症外,还用于治疗心境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精神障碍.研究较多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及血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白录东 等 《中国医药》 2018年13卷6期 870-8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甜梦口服液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利培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朱相华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卷32期 114-1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92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玮 余淑珍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3卷12期 1425-1429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用于临床上测定人血清中氯氮平、N-去甲基氯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及齐拉西酮5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方法:以氯氮平-d3、喹硫平-d8、阿立哌唑-d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亚云 顾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31卷1期 89-93页ISTIC
【摘要】 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难治性失眠障碍的同时,也会引发其他睡眠-觉醒问题.本文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诱发其他少见的睡眠-觉醒障碍及其相关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春丽 《中国处方药》 2019年17卷3期 20-21页
【摘要】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系指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与其他精神类疾病相似,均涉及患者感知觉、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定义、非典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伟健 黄桂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10期 132-13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春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19期 103-1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7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盐酸氯丙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卷16期 15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8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新蕾 高鹏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35期 57-58页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其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稳定急性精神分裂症发作并预防反复发作的主要干预措施.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柏林 张国玲 等 《河北医学》 2015年1期 151-1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随访调查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47人,按用药不同,分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患者92例,氯丙嗪组55例,测量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和使用一年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雨微 姜文海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28卷6期 474-477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随着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血脂异常方面.本文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血脂代谢异常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临床上的干预措施做一总结,为非典型抗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林 潘伟刚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592-59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6‰,导致肠梗阻的药物主要为奥氮平(2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华 李华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307-310页ISTIC
【摘要】 氨磺必利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更容易导致高泌乳素血症。本文主要就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及其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红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25卷34期 86-89页ISTIC
【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类药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及综述,探讨了SGA常见的药物联用的药效学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酶有关,也与UGT酶系及p-糖蛋白系统有关.医生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兰 王高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24卷1期 67-68页ISTICCA
【摘要】 简述二甲双胍对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脂代谢异常的研究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卫红 徐韩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4年14卷3期 291-2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入院的3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4,8周分别进行血清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B型钠尿肽(BNP)、心肌酶谱(CK、CKMB、LDH、AST)及心率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先侠 孙晓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27卷3期 213-2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6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Hcy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研究组血清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邦禹 董文心 《世界临床药物》 2012年33卷7期 431-437页ISTICCA
【摘要】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药物多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临床尚无能有效治愈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本文回顾了2007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期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惠娟 李明芳 等 《上海护理》 2012年12卷5期 78-81页ISTIC
【摘要】 近15年来,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断问世,利培酮( fispefidone)、奥氮平(ohn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阿密舒必利(amisulpiride)和阿立哌唑(aripi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红 郑毅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0卷8期 1141-11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 对237例单一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药物达到临床最大剂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QT/QTC间期进行对比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 马淑涛 《齐鲁药事》 2012年31卷1期 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合成阿塞那平的关键中间体.方法 以1,4-二氯苯为原料,经傅克反应制得2,5-二氯苯乙酮,再经乌尔曼反应得到5-氯-2-苯氧基苯乙酮,最后经Willgerodt-Kindler反应制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塞那平的关键中间体5-氯-2-...
【关键词】 5-氯-2-苯氧基苯乙酸;阿塞那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莎 徐卫国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18年40卷9期 844-846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与奥氮平、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利培酮与奥氮平、氨磺必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进行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青 《当代医学》 2018年24卷21期 172-17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8年41卷3期 208-211,215页
【摘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性、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原因,使其更易罹患代谢综合征.虽然,针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已有相关的临床指南,但干预和治疗结果仍然不够理想.特别是针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换用低代谢风险药物的干预和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伟健 黄桂英 等 《黑龙江医药》 2018年31卷1期 94-96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激素水平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RG)、睾酮(TE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铃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9期 348,351页
【摘要】 目的: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以及预防处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期间收治的40例出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22卷13期 1826-1827页
【摘要】 依匹哌唑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2015年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下正式进入市场,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及抑郁障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依匹哌唑的作用原理,据推测该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时可能会对5-H1A及多巴胺D2受体...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依匹哌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世武 杨诚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23卷5期 365-3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组标准的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相关测定和实验室检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诚 陶世武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年18期 2816-282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接受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治疗,测定单药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血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磊英 陆峥 《世界临床药物》 2010年31卷7期 438-442页ISTICCA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长程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本文就近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长程治疗中的疗效评价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云达 《世界临床药物》 2010年31卷12期 768-771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BD)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有益于治疗和稳定患者情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有效.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多种SGA用于儿童和青少年BD急性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程青 陆峥 《世界临床药物》 2010年31卷4期 222-225页ISTICCA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精神疾病,患者具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旨在减少病情的反复.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为精神分裂症一线治疗药物.本文就近年SGA在精神分裂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世武 杨诚 等 《广西医学》 2009年31卷9期 1238-12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按区组设计随机将3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成4组,分别给予利培酮2~5 mg/d、喹硫平200~600 mg/d、阿立哌唑10~3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中孟 《世界临床药物》 2008年29卷4期 215-218页ISTICCA
【摘要】 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已逐步扩展到儿童及青少年各种精神障碍的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BPD)及攻击行为方面的研究近期均有进展,值得回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峥 蔡军 等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19卷3期 142-144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51例),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比较.采用:Bech-Rafael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