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1
- 61
- 2
- 120
- 16
- 5
- 2
- 2
- 55
- 28
- 21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凯红 胡玉梅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3期 1025-1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筋骨止痛凝胶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识.方法 采用 UPLC-Q-TOF-MS/MS 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
【关键词】 筋骨止痛凝胶;UPLC-Q-TOF-MS/MS;化学成分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娜 王林艳 等 《中国药业》 2024年33卷20期 63-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选消瘀凝胶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并验证.以干膏得率及积雪草苷、木犀草素、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综合指标,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敏 孙金旭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4期 298-304页
【摘要】 以磨盘柿为原料发酵蒸馏制备乙醇体积分数42%的柿白兰地,加入5~20 g/L的国产中度烘烤橡木片进行陈酿.为研究橡木片陈酿的柿白兰地中的各种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勤 赵友兴 等 《中草药》 2007年38卷12期 1788-17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的非挥发油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鱼腥草的干燥根茎中分离得到10个非挥发性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建伟 钱士辉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6年31卷5期 400-4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熊果酸(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兴洋 马高兴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年7卷2期 669-675页
【摘要】 目的 以矿物元素、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呈味核苷酸含量为对比指标,分析真空低温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加工工艺制成的香菇脆片的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智坤 梁呈元 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年25卷3期 115-117页
【摘要】 Six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xtracts of ethyl acetate and butyl alcohol of ethanol extracts of above-ground p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勇根 蔡志鹏 等 《农业机械学报》 2012年43卷10期 131-137页
【摘要】 对丁香非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采用酸水解处理对丁香有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恩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9卷3期 40-41页
【摘要】 目的:综述石菖蒲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成果.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石菖蒲非挥发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有必要对石菖蒲非挥发性成分展开进一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慧茹 熊维政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2期 372-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广 张睿胤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4年36卷7期 1207-12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白术籽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价值和挥发性成分及其炒制前后的变化研究,为白术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淑娟 施江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2期 196-206页
【摘要】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系统解析冬桑复合茶(mulberry-leaf teas,MTs)关键化学成分,并通过与感官结果结合阐明其中潜在风味成分.方法 本研究采集了市售冬桑、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原料,冬桑绿茶复合茶、冬桑乌龙茶复合茶和冬桑红茶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颖 朱禹哲 等 《中国酿造》 2024年43卷8期 86-92页
【摘要】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HPLC-Q-TOF-MS/MS)法对复合露酒(38%vol)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将复合露酒灌胃至小鼠22 d,考察其对小鼠负重游泳的影响,评价其抗疲劳的保健作用.结果表明,从复...
【关键词】 复合露酒;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非挥发性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璇 李玉川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2期 268-273页
【摘要】 为研究丝绵茶品质形成特点,以秭归当地生产丝绵茶的茶树种'丝绵土茶'6个嫩度部位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非挥发性代谢成分、矿质元素、"丝"结构及数量特点.结果表明,丝绵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喜琴琴 田晓菊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9期 141-149页
【摘要】 为探究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酿酒过程中3个阶段(预处理、主发酵、陈酿)的代谢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枸杞酒的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 092种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春霞 徐俊豪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20期 206-213页
【摘要】 为探究涪陵榨菜在"三腌三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情况,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并探讨了涪陵榨菜在自发酵过程中挥发性代谢物的变化及其显著差异代谢途径.结果表明,不同腌制阶段榨菜中共检测到627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昆 马如龙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3年38卷5期 2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用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陕西产艾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方法 建立陕西产1年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用聚类分析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平 周中流 等 《广西植物》 2022年42卷4期 531-542,中插1-中插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桉属(Eucalyptus L.Herit)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的大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引入品种较多,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基地.桉属植物具有较多的工业价值,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红 黄品哲 等 《中国药房》 2022年33卷7期 800-807,8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羊栖菜的化学成分组成及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为其开发利用以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对羊栖菜中化学成分进行全谱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尧 王文华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11期 60-66页
【摘要】 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可提升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以高粱浸出液培养基(sorghum hydrolyzate medium,SHM)为基质,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15 单菌发酵为对照组,东方伊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汉琛 刘亚芹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4期 229-236页
【摘要】 '柿大茶'为有性系茶树品种,其嫩梢是加工太平猴魁绿茶的主要原料.本研究为探究'柿大茶'品系(高家早、黄种、柿大茶2号、柿大茶6号和广阳早)与非'柿大茶'茶树品种(凫早2号和舒茶早)加工绿茶品质以及遗传进化的差异,对7个茶树品种绿茶中的挥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佐明兴 闫瑞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22期 353-365页
【摘要】 为探明包揉对铁观音乌龙茶(简称"铁观音")品质的影响,以铁观音揉捻叶为原料进行包揉处理,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不同包揉阶段的非挥发性及挥发性代谢物.非挥发性代谢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包揉阶段共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渠亚蓉 胡静 等 《中成药》 2021年43卷9期 2576-25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辛夷全花蕾、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依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测定木兰脂素含量,建立辛夷的UHPLC指纹图谱,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色谱峰进行鉴定,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辛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凡淑 牛阳 等 《中成药》 2021年43卷7期 1690-1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八珍益智方水煎液(13.95 g/kg)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法分析其血浆、胆汁、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方方 陈伟英 等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24期 3881-3886,3894页ISTICPKUCA
【摘要】 对砂仁的化学成分、主流国家和地区的药典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为进一步完善砂仁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琛 耿剑亮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6卷3期 387-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Oribtrap/HRMS)技术对干姜炮制前后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80% 甲醇提取和UHPLC-Oribtrap/HRMS数据采集,结合保留时间,精确分...
【关键词】 干姜;炮制;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 田伟 等 《河北工业科技》 2022年39卷2期 135-143页
【摘要】 薄荷为中国常用中药,在日用品、化妆品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介绍了近年来薄荷中鉴定出42种黄酮类化合物、29种酚酸类化合物、21种氨基酸和10种核苷类成分以及微量元素等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分布情况,并简述了应用光谱、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琪 朱荫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14期 151-158页
【摘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分析"清香"绿茶和"栗香"绿茶中非挥发性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雅园 何雪梅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42卷11期 189-195页
【摘要】 茉莉花是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富含多糖类、黄酮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功能活性.该文综述茉莉花主要非挥发性成分(多糖类、黄酮类)的制备工艺、化学结构及功能活性,旨在为茉莉花活性成分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会 周伟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42卷4期 66-71页
【摘要】 罗非鱼酶解液营养价值丰富,但具有一定的腥异味,该研究旨在通过酵母发酵脱腥工艺来改善风味,从而提升罗非鱼的附加值.以腥味值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脱腥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酵母添加量7 g/L,发醇时间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力米江·奥布力塔力甫 马建宝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1年32卷12期 53-63页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肝细胞内以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而资料显示阿育魏实具有一定的降脂活性,可以改善NAFLD.因此本研究采用Box-Benh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天嗣 柳欢欢 等 《中国药师》 2020年23卷10期 1999-2003页ISTICCA
【摘要】 当前,虽然人类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从天然植物中寻找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唇形科属多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故本文以“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紫苏、黄芩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君 武伦福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32卷5期 473-479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未发酵半干罗非鱼和经乳酸菌发酵半干罗非鱼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条件.结果显示:样品在50℃条件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丽源 兰秀华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41卷17期 237-242页
【摘要】 本文对不同生态环境下(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区)羊肚菌样品的非挥发性呈味物质(5'-核苷酸、呈味氨基酸、可溶性糖、糖醇、有机酸)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区分和聚类.结果 表明,不同生态环境羊肚菌样品中检测到8种可溶性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朝祥 牛之瑞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33卷9期 1958-1963页
【摘要】 [目的]比较非热灭菌处理对玫瑰花露中微生物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玫瑰花露商业灭菌方法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顶空-气质联用仪检测3种非热灭菌处理对玫瑰花露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并考察3种非热灭菌处理对玫瑰花露中微生物的灭菌效果.[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迪 周咪 等 《环境科技》 2019年32卷4期 16-22页
【摘要】 为研究非提取类中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成分谱、排放浓度及处理效率,以珠三角某典型非提取类中药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粉碎、炒药、沸腾干燥、微波干燥及包衣等工序排放的VOCs进行了监测和特征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GC-...
【关键词】 非提取类中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坤 韩爱芝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40卷9期 165-171页
【摘要】 探究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自酿葡萄酒以及进口葡萄酒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区别.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etromety,LC-MS)分析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葡萄酒以及慕萨莱思与进口葡萄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玉 石任兵 等 《中国药业》 2008年17卷20期 18-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石菖蒲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法、反相硅胶柱层析法、Toyopeal柱层析法及PhamardexLH-20柱层析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根茎的去油水液中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淼 惠国华 《中国食品学报》 2016年16卷6期 218-224页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和非线性特征提取建模的猪肉鲜度快速分析方法.使用电子鼻系统连续9d检测低温储藏猪肉样品,同时检验不同存放时间猪肉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指标以标定样品的新鲜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非线性随机共振方法处理电子鼻检测数据.主成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旭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卷9期 9-10页
【摘要】 目的:对石菖蒲的非挥发性组分及药理作用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临床病例分析、药理分析.结果:石菖蒲具有镇静安神及醒脑开窍的双向作用.结论:石菖蒲水煎用药的方式提示,非挥发性组分,尤其是水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绍东 吴建中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18期 342-346页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罗非鱼蛋白酶酶解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样品中添加30g/100mL氯化钠,采用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梦 导师:牛丽颖 河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姜味草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 ( Buch.-Ham. ex D. Don)Benth.的干燥全草,味辛,性温,归肝、肺、胃经,其药用历史悠久,记载于各地的植物志以及中药学专著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腹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勇 导师:王桃云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硕士) 2022年
【摘要】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属于桃金娘目(Myrtaceae),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全世界紫薇属植物约有55种。紫薇又名痒痒树,百日红等,花期为每年的6-9月,花期长、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邹晓红 导师:曾元儿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从性状、显微鉴定入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探索砂仁客观量化分析的方法,解决传统经验鉴定主观性强、标准模糊等问题。同时,补充砂仁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包括测定不同产地砂仁的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建立不同产地砂仁的HPLC指纹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咏倩 导师:宋粉云 广东药学院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药对,是指临床中常常配伍使用的两味药材,通过临床应用并已被证明其有效性的两味相对固定药物的配伍。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葛乐勇 导师:刘兴泉 郑云峰 浙江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2013年
【摘要】 菊米是以菊科植物甘野菊的花蕾为原料,经杀青烘干制成。菊米具有增强防病、抗病能力,清热解毒,清火明目,平肝降压,预防感冒等作用,长期饮用,能生津养颜、延年益寿,对视力衰退及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疗效。本试验将通过研究菊米中主要非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飞 导师:姚成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药材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当归是著名中药,素有"十方九归"之说,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当归对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肿瘤,改善肺功能,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英 马蕊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6期 2064-20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野生与栽培艾叶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集来自南阳和蕲春的野生与栽培艾叶,利用GC-MS法和HPLC法对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野生与栽培艾叶进行辨识研究.结果 从中共鉴定出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文 郑淑娴 等 《中南药学》 2025年23卷4期 901-9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GC-MS和UHPLC-QTOF-MS分析秦药酸枣仁的化学成分.方法 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Agilent 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250 μm×0.25 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 280 ℃;流速 1.0 mL·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婷 张建军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64卷6期 161-166,239页
【摘要】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