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5
- 158
- 91
- 16
- 9
- 6
- 175
- 55
- 51
- 28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俊智 邵雅斐 等 《疑难病杂志》 2010年09卷12期 932-93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干,或有黏液便及里急后重,但无脓血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多见于青壮年及老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本病属中医"泄泻"、"腹痛"...
【关键词】 非特异性结肠炎,慢性;中医治疗;自拟肠炎康Ⅱ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连臣 《河北中医》 2006年28卷9期 704,7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3-05~2004-11,笔者自拟薏苡马齿败酱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病;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中医药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少康 《河北中医》 2006年28卷6期 439-44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而顽固,属中医学腹痛、休息痢、久痢、泄泻、便秘范畴.以腹痛、腹泻、黏液便、便秘为主要症状.其病位在肠,病机为五脏功能和精神情志失调,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玺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17期 75-75,7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关键词】 健脾止泻汤;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会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03卷22期 123页
【摘要】 <篇首>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黏液血便为主要表现.中医属"久泻"、"久痢"等病证.因其病程漫长,虽病症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而不易根治,久则脏气虚损,而湿热等邪气留恋于肠腑,往往...
【关键词】 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中医药疗法;标本兼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顺华 《中医外治杂志》 2003年12卷5期 24-25页
【摘要】 <篇首>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肠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治愈难度较大,愈后常易复发,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投药;止血灵胶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丰 李传玲 《中医外治杂志》 2001年10卷5期 47页
【摘要】 <篇首> 笔者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投药;中药煎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华 骆玲 《中医外治杂志》 2001年10卷2期 8-8页
【摘要】 <篇首> 1997年~2000年间,我科以马齿苋为主的纯中药煎剂保留灌肠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8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投药;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惠珍 赵开明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12期 121-123页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主要表现为肠道连续性分布的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糜烂和浅小溃疡,并可累及大肠的黏...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综述,学术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慧丽 陈玉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15卷2期 228-23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素、多层次且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如口腔溃疡、关节炎、脊柱炎、肝胆管炎、眼葡萄膜炎及皮炎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楠 王雪明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06年9卷24期 2073-207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47例UC患者(治疗组)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和云南白药溶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一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05年8卷17期 145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也可遍及整个结肠.笔者在分型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以中药蒲翁西汤灌肠治疗该病36例,并选20例作对照组进行对比,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凌云 《中医杂志》 2003年44卷3期 173-1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发于20~40岁中青年人.临床以腹泻、腹痛、大便脓血粘液、反复发作不止为特征,病情缠绵,迁延难愈,治疗较为困难.
【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中医药疗法;@;董德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健 吴开春 《胃肠病学》 2019年24卷3期 173-175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治疗难度大.近年国内外发布了诸多关于UC诊治的共识意见.本文在欧洲共识和中国共识的基础上就UC的治疗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琳 王承党 《胃肠病学》 2019年24卷4期 247-250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镜特点和组织病理学是主要的诊断方法.粪生物标志物尤其是粪钙卫蛋白(FC)可反映肠道炎症,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强等优势,可用于IBD诊断、治疗、监测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斐 郑晓娟 等 《胃肠病学》 2018年23卷1期 56-58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UC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其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近年研究认为UC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相关性,并就益生菌制剂和粪菌移植(FMT)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忻颖 陈胜良 《胃肠病学》 2018年23卷3期 173-176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次结肠镜检查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均可对UC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影响.研究发现精神心理障碍是UC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影响UC患者的生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瑶 王营 《胃肠病学》 2018年23卷3期 188-190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该病难以治愈,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高压氧(HBO)治疗是机体处于高气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对UC的疗效已得到肯定.本文就HBO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君伟 周帆 等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7期 1113-1117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文献报道有所增多,其中尤以仲景经方效验最多.仲景清利经方包括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和白头翁汤,具有清热燥湿、凉血止痢之功,常用于大肠湿热型CUC的治疗,但3方治疗CUC的疗效特点和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红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9期 1363-13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清肠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CUC)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C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健脾清肠汤联合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婷婷 任伟霞 等 《胃肠病学》 2018年23卷6期 366-369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常反复发作,并可发生癌变.非编码RNA(ncRNA)如微RNA(microRNA)、长链nc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等在机体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桂英 韩志军 等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1期 94-9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益肾通督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CUC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子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通督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正 孟宪静 等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7期 1054-10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C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气祛湿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梦凡 孙婳 等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4期 619-623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多数患者通过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得到缓解,尤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CUC不良反应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振东 裴凤华 等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年29卷1期 61-63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特点是交替发作和缓解;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和免疫系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晓华 邱伟 等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3期 384-3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榆苋方灌肠联合清热止痢膏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C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予榆苋方保留灌肠联合中药清热止痢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8例予美沙拉嗪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佳燕 李岭 等 《胃肠病学》 2017年22卷11期 692-695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且对重度患者疗效不佳.研究表明生物制剂在IBD诱导和维持缓解、促进黏膜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晓琳 赵春燕 等 《胃肠病学》 2017年22卷10期 599-603页ISTICCA
【摘要】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大量研究表明,UC肠黏膜损伤与紧密连接蛋白改变有关.目的:探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claudin-1、-2、-4的表达.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力田 杨立胜 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7年6卷3期 230-233页ISTIC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为一类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 (miRNA)在IBD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I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芮 杜晓泉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9期 1398-1401页ISTIC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异常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主要以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已有实验证明中药血竭可治疗CUC,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竭素有“活血之圣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忠杨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7期 979-982页ISTIC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结肠、直肠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其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愈后反复发作,西医临床内科常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CUC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利 刘建平 等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8期 1162-11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芩连理中汤治疗复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复发型C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芩连理中汤治疗,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伊娜 朱西杰 等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4期 569-5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模型大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p65信号通路的调控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男 龚雨萍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12期 1791-17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黄文东后人龚雨萍主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龚主任治疗CUC医案299例,对所选医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然后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亦冰 《河北中医》 2016年38卷4期 516-518,5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6例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博然 祝斌 《胃肠病学》 2016年21卷5期 304-306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内皮素-1(ET-1)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具有较强的收缩力,可通过活化血管平滑肌的电位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发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莹莹 李佃贵 等 《河北中医》 2016年38卷10期 1564-1567页ISTIC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临床难治疾病,我们提出CUC浊毒致病论,认为浊毒内蕴是CUC的关键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总结了CUC浊毒证的临床表现,并以化浊解毒法为治疗大法,分为CUC的发作期及缓解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嘉正 陈颖伟 《胃肠病学》 2016年21卷12期 748-751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 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目的基因表达。研究发现,miRNA 参与对肠黏膜屏障和黏膜免疫系统的调控,miRNA 表达异常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国 何继东 等 《河北中医》 2016年38卷6期 842-8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溃结合剂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以溃结合剂口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琳 刘启泉 等 《河北中医》 2016年38卷12期 1880-1883页ISTIC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发生于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黏液脓血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因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等特点,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根据节点防治CUC、因时调整用药是中医治疗的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建寰 《河北中医》 2016年38卷6期 805-807页ISTIC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期论治、预防调摄及外治等方面总结和分析邱家廷主任中医师治疗CUC的经验.邱家廷认为,CUC的基本病机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佩 闵敏 等 《胃肠病学》 2016年21卷2期 118-120页ISTICCA
【摘要】 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 RNA,作为转录后调控因子参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表明,循环miRNA 在 IBD 患者体内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艳 黄光明 《胃肠病学》 2016年21卷12期 755-758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认为免疫因素在 IBD 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细胞分离术(CAP)作为一种新型血液净化方法,可选择性滤过或吸附循环中的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诸多研究证实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迎娣 张红杰 《胃肠病学》 2015年3期 184-187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不可治愈性和易复发性。近年来肠道菌群在 IBD 发病中的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肠道菌群在肠道稳态和 IBD 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鑫 王承党 《胃肠病学》 2015年20卷1期 49-51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表明UC在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中更为多见,目前吸烟者UC患病率较低且临床症状较轻.研究显示吸烟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和单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永辉 陆庆革 等 《河北中医》 2015年37卷2期 197-198页ISTIC
【摘要】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若不及时治疗控制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静 刘占举 《胃肠病学》 2015年11期 691-694页ISTICCA
【摘要】 人体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从而维持肠道稳态。炎症性肠病( 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失衡是IB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IBD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肠道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栓 王小云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年19期 3612-3615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亚洲UC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现有的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因素共同影响。近年发现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娟 陈小艳 等 《胃肠病学》 2015年8期 472-476页ISTICCA
【摘要】 Background:Ulcerative colitis(UC)is a chronic and nonspecific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its pathogenic mecha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