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
- 1
- 45
- 29
- 5
- 2
- 1
- 32
- 14
- 14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传玮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14卷3期 54-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厚朴排气合剂灌肠在小儿非绞窄性肠梗阻的应用.方法:100 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儿随机分为一般灌肠组和厚朴排气组各 50 例,一般灌肠组给予温盐水灌肠和肥皂水灌肠治疗;厚朴排气组给予肠梗阻导管联合厚朴排气合剂灌肠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建 朱少峰 等 《河北医药》 2013年35卷16期 2461-24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早在1984 年Itoh等[1,2] 先后研究证实红霉素对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不同国家的学者在此以后广泛研究了红霉素的这种作用.目前,红霉素作为促胃肠道动力药一种替代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奥曲肽在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和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谢小华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年6期 1262-1263页CA
【摘要】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实施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静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10期 1989-19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通里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口服抗生素抗感染等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泮托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地塞米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任水 曲林涛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20卷2期 84-87页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中"C"形征、多腹腔间隙积液对小肠梗阻手术指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5 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资料,其中手术患者 25 例,非手术患者 30 例.手术患者中有 17 例肠梗阻均经手术证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雷 导师:连树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探索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注入及灌肠在非绞窄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疝外科就诊的患者,根据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学颖 李宜雄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8年17卷4期 375-3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35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全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35例患者CT均确定了梗阻的存在.31例单发梗阻CT均准...
【关键词】 肠梗阻,粘连性/诊断;肠梗阻,粘连性/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19期 3334-3336页ISTICCA
【摘要】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索带挤压肠管导致肠道通过障碍的一种急腹症,发病率约占肠梗阻的60%[1],患者以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和排便或改为痛, 吐、胀、闭为主要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春 朱哲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7年37卷3期 246-24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3-10~ 2015-10我院收治164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治疗86例,包括单纯性肠梗阻...
【关键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涛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44期 229-230页
【摘要】 肠梗阻属于常见外科疾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其主要是围绕纠正梗阻导致生理紊乱、解除梗阻,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按照肠梗阻类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采取非手术治疗时,胃肠减压属于比较有效方法,如果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等,选择非手术方式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静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42期 201-20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急腹症病并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有效临床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76例急腹症并感染性休克病人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情况予以回顾分析.结果:76例患者的急腹症类型主要有重症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重症胰腺炎等;手术组的治愈率51.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莉萍 《河北医药》 2013年35卷14期 2228-2229页ISTICCA
【摘要】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其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肠梗阻形成后发生解剖和功能的各种改变,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肠内毒素被吸收,甚至肠管坏死穿孔,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亚男 侯卫学 等 《河北医药》 2012年34卷17期 2662-26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所致的肠梗阻,见于腹部手术,炎症和创伤后,随腹部手术增多,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占肠梗阻病例的32%~44%,病死率高达8%~13%[1].多发生于小肠,粘连性肠梗阻常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科 封光华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17卷1期 60-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65例)及绞窄性肠梗阻(55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体温、脉搏、腹痛、腹胀、腹腔穿刺、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CT表现、休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一清 王科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7卷5期 153-1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3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115例,非手术治疗率为30.3%,平均住院5.2 d;手术265例,手术治疗率为69.7%,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成宽 《广西医学》 2009年31卷5期 754-7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粘连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由于多年的反复发作,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紊乱,手术分离粘连只能暂时缓解梗阻,日后往往形成广泛的粘连,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肠道功能紊乱.临床上为了解除肠梗阻经多次手术而未能奏效者屡见不鲜,所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志惠 潘辅全 《四川医学》 2009年30卷6期 878-8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了解粘连性肠梗阻病程发展,正确掌握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1990年~2006年9月我科手术治疗的31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探查218例,中转手术9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3例,其中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永强 涂大有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7卷5期 67-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方法 7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均行全腹多层螺旋CT扫描,并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及图像后处理MPR的应用价值.结果 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23例非癌性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克勤 王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17卷20期 3158-31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32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粘连性肠梗阻132例,20例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112例,未发生手术死亡和院内死亡.总住院时间为2~39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伟 徐美东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8年15卷6期 824-8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诊治的2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宏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10卷4期 401-402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由于其病因以及梗阻性质、程度、时间的不同,对机体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也会有明显的差异,肠梗阻病死率约为5%~10%,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达20%[1],肠梗阻中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20%~63%[2],且随择期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李波 张明仪 等 《华西医学》 2007年22卷3期 5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32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术后早期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8天内,非手术治疗27例,再次手术5例(腹内疝2例,引流管压迫+粘连2例,非手术治疗逾期无法缓解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旭东 赵晶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年16卷24期 3742-37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3余年间385例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过程,选择手术治疗的9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治疗的疗效与选择的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 385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294例,手术治疗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永明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18卷9期 66-6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急性肠梗阻的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如绞窄性肠梗阻必须及时手术,单纯性肠梗阻可采用中西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本文对我院20年来346例不同类型的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 祁光裕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6年13卷3期 253-25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30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3 d入院.5 d前因进食后感阵发性全腹痛、后腰痛及腹胀,同时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及粪臭味,3 d来完全停止排气、排便.在外院给予胃肠减压对症处理,未缓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利军 郭强 《安徽医学》 2002年23卷6期 16-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47例患者中,有33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综合措施治愈,肠梗阻缓解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景森 《河北医学》 2001年7卷4期 312-3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12—76岁,平均46.9岁。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30例,绞窄性肠梗阻25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卷29期 105-106页
【摘要】 目的 深入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有效指标.方法 10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绞窄性肠梗阻组,100例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治愈率为93.00%、并发症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巨峰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9卷15期 197-19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腹部术后出现肠梗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调查并分析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5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恢复肠道功能时间在9~33 d之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亮 刘梅宝 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16卷2期 153-1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水溶性造影剂(泛影葡胺)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明确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不合并肠穿孔、腹膜炎及绞窄性肠梗阻等需要急诊手术的情况.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57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广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29期 4455-4456页
【摘要】 肠梗阻( intestinal obstruction )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指肠腔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1]。目前关于肠梗阻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一般单纯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249-250页
【摘要】 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腹部外科常见病。在急腹症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和胆道疾病,居第3位。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及血运性肠梗阻,其共同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肠梗阻不但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柏 肖迪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70-71页
【摘要】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目前临床上在非手术治疗方面尚无较理想的药物(禁饮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效果不是太理想),若保患者守治疗48 h仍无效或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应立刻实行手术治疗。恶性肠梗阻(malig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4期 98-99页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治疗痊愈,住院时间(13±2.78)d。2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保守治疗1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大庆 《内江科技》 2015年1期 91-9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腹症的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胃十二指肠穿孔、重症胰腺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东 《医学信息》 2014年8期 333-333页
【摘要】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78例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至发病时间为8个月~6年,住院1~25d,平均15d,178例患者经治疗后无患者死亡,175例治愈,治愈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鹏 《医药前沿》 2014年33期 160-16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腹腔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愈29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措施,绞窄性肠梗阻、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国侃 孙锦卫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28期 219-219页
【摘要】 目的:对49例粘连性肠梗阻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49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缓解;3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因绞窄性肠梗阻,感染性休克,电解质紊乱死亡,余3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文安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8期 967-968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优越性,避免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创伤。方法将38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急腹症入院时的常规手术指征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属单纯性肠梗阻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比例及属绞窄性肠梗阻必须手术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文慧 王木顶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26卷8期 1005-100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细菌移位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1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全肠道外营养(TPN),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赤民 殷自振 《医学信息》 2014年23期 490-49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因持续剧烈腹痛,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腹膜炎体征,转开腹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16例患者已经发生肠坏死。术后刀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芳 何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9期 118-119页
【摘要】 目的:对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型肠梗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急性非绞窄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和观察组(传统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青海 《包头医学》 2013年37卷1期 21-22页
【摘要】 目的:对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结果的总结.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明确55例,其中机械性肠梗阻48例.病因不明的5例.非手术治疗36例,手术治疗24例,治愈49例,好转10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云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3年35期 53-53,5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选取28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营养等治愈20例,平均治愈时间15.5天。手术治疗8例术后均恢复顺利。结论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矫正因梗阻引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成 《医药前沿》 2013年30期 241-242页
【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治、预防措施。方法收集09年-12年近3年来于本院进行手术后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诊治、预防方法。结果肛门排气恢复平均时间为(50.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广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19卷5期 89-90页
【摘要】 目的 总结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实施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对症及手术治疗.结果 通过非手术治疗28例获治愈,2例因绞窄性肠梗阻的予以手术行小范围梗阻坏死肠段切除术;本组患者均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吐尔松江·胡达拜尔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3年36期 113-113页
【摘要】 目的:探究对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结论我院在临床上针对结肠扭转患者采取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措施。非手术治疗适应于全身情况良好,临床症状较轻的早期扭转。对年老体弱患者,估计尚未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时,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炳 《医药前沿》 2013年14期 76-76,77页
【摘要】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不但可以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功能上的改变,并可以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改变(体液丧失、休克、呼吸及循环衰竭),威胁人的生命。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绍岳 赵锐敏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1卷4期 319-320页CA
【摘要】 <篇首> 急性腹痛是临床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主诉[1],也是急诊临床医生最常遇到的急诊情况之一.在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容易,但是有些患者要明确诊断和准确治疗非常困难.特别是遇到腹腔出血、绞窄性肠梗阻、心肌梗死以腹痛症状出现等危急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彦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18卷6期 84-8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术后EPISB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除1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中转手术外,其余患者经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