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
- 8
- 1
- 20
- 18
- 10
- 10
- 8
- 21
- 11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文华 李建军 等 《放射学实践》 2023年38卷4期 369-3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22年RSNA年会介绍了许多关于介入放射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最新应用进展,主要集中在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放射组学在介入放射学领域的应用等.其中血管性介入治疗、特别是肝癌方面的介入放射学研究仍然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上述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玉柱 张玲芳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年22卷10期 2113-2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CT引导下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所致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CT室内非血管性介入手术的特点及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整改.结果 建立了切实可行的CT室内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感染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墉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年16卷1期 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回顾我国介入放射学20余年发展历程,着重分析影响本学科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科的定位不清、行业管理和指导不力、专业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以及基础和实验研究不足等.初步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今后应重视完善学科建设和专业人员培训制度,提高...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发展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克敏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5年14卷3期 227-2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影像引导下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当今骨关节系统疾病治疗中地位日益突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一系列微创技术,有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在该文中作者总结了介入治疗在经皮骨关节疾病活检术、经皮类固醇激素治疗、经皮椎间盘造影术、经皮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鸰 洪正华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2卷1期 115-1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7例患者,累及69个椎体.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两侧椎弓根,使用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和使椎体内造成空腔,注入骨水泥.结...
【关键词】 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非血管性介入;X线计算机,X腺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油光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55卷23期 26-28,封3页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157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4年3月157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经阴道-宫颈插管穿刺患侧输卵管异位妊娠孕囊并注药治疗(甲氨蝶呤40 mg+50%GS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南松芹 阚兴亮 《吉林医学》 2012年33卷10期 2157-2158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非血管性介入性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在CT导引下经皮活检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发症以及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CT平扫疑为肺部占位的患者,在CT导引下用细针经皮穿刺,将穿刺取得的细胞标本进行涂片并且送病理科检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红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01卷8期 102,104页
【摘要】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胸部穿刺介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来收集68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或经介入治疗病灶消失或好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在CT导向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检出率与并发症及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情况.结果:本组68例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宏伟 岳建国 等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11卷21期 2230-223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X线机在非血管性介入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特点.方法:搜集185例次非血管性介入造影片,其中利用DSA组114例次,数字化成像X线机组71例次.根据其造影显影情况,图像质量,按两组进行观察、分析、评估、统计.结果:非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振良 贾爱芹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14年44卷3期 158-165页MEDLINE
【摘要】 1923年,血管造影术首次成功用于人体.1953年,瑞典Sven-Ivar Seldinger医生首创了Seldinger技术,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3年,Dotter首次提出了介入放射学的设想.1964年,Dotter的一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 钟洪涛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7卷2期 164-1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和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和心肌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洋 李海兰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35卷9期 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vWF)、P选择素家族(CD62P)水平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洲远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23卷14期 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星辉 洪钜昌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35卷3期 89-92页
【摘要】 目的:探究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4 年 3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 80 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建廷 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2014年
【摘要】 妇产科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对疾病的诊治和治疗已有一套完整的和成熟观点.介入放射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是应用导管器材通过机体血管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而妇产科介入治疗的出现使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解释妇产科的相关疾病,对于部分妇产科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浩 导师:牛楠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背景和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冠脉急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欧阳墉 第四届全国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暨首届肿瘤靶向治疗东方国际论坛 2007年
【摘要】 在回顾我国介入放射学20余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本学科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科的定位不清、行业管理和指导不力、专业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以及基础和实验研究不足等。于本文中,作者也初步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列出如下:完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欧阳墉 第四届中国东部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历程中主要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术、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VSOL)的介入治疗、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经皮穿刺介人治疗技术、非血管管腔狭窄/闭塞性病变(NV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欧阳墉 第六届全国管腔内支架与介入新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经皮经腔内支架置放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 placement,PTSP)在我国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已作过报道.本文笔者又通过对<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介入放射学杂志>1994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建林 第八届全国临床放射学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某种物质嵌顿于食管腔内而不能通过称食管异物(Foreign body of the Oesophagus),多见于儿童误咽的硬币、徽章、别针和小玩具等,成人则多为鱼刺、骨碎片、假牙、果核等引起。这些异物均为硬性异物,在X线下又有阳性和阴性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忠刚 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3年
【摘要】 作者开展了"经皮肺穿活检术"业务,并通过四年多时间的实际应用,同时对100例病人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本文介绍其非血管性介入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奕 中国铁道学会全路首届介入放射医学年会 2000年
【摘要】 笔者近年来在非血管性内支架置入术方面开展了临床应用研究,文章对近年来完成的胆道,食道支架术治疗胆道食道恶性狭窄5例病例做了总结性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伟康 安松涛 《药品评价》 2024年21卷11期 1378-1382页CA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商丘市中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 86 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中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 刘庆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46卷3期 487-489,492页
【摘要】 目的:研究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
【关键词】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术;替罗非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俊 卞世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年14卷18期 17-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功能及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烨 赵娅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25卷12期 1253-125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NSTE-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宗祥 孙玉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7卷24期 43-4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心血管介入治疗)和观察组(心血管介入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凌 陈昇 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15卷17期 51-54页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6卷17期 103-10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术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阿托伐他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林林 刘东亮 等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36卷1期 16-1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坤 单微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35期 4952-49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微RNA(miRNA)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瑞 李宇婷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20期 2823-28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患者PCI术前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组(76例)...
【关键词】 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宸 刘圣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年26卷7期 597-6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估多模式介入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2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采用不同介入技术治疗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并发症的效果.结果 血管性并发症19例,非血管性并发症7例.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艳鹏 冯蕾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9期 704-7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SonoVue在经外周静脉注射的血管显像方面的应用具有优势,现探讨对比增强超声在非血管腔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特点。资料与方法68例均经引流管/造瘘管注入SonoVue在实时超声造影模式下观察置管位置、引流范围、超声造影剂在腔内的运动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恩雨 胡金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27卷4期 469-4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简称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肺部非血管性介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临床肺部非典型病变的诊断或典型病灶的组织定性[1].文献对该项技术临床应用的相关报道很多,但未见详细的临床实践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琰 唐波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年09卷4期 242-24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造瘘管顺行非血管性腔内CEUS对尿路梗阻性肾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3例尿路梗阻患者,于经皮肾盂造瘘术后自引流管直接向肾盂内注射SonoVue行非血管性腔内CEUS,观察造瘘管位置及造影剂向肾盂、输尿管、膀胱运动的连续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运平 肖恩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年20卷3期 249-2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C臂CT是平板探测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一种新技术,在介入室同一工作床上能提供透视、摄影、DSA及容积CT成像,已在血管性及非血管介入诊疗中开始发挥其独特作用,本文介绍C臂CT在介入诊疗应用中的潜力、限度与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立群 雷健 等 《医药导报》 2007年26卷9期 1021-10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和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6例,将其分为3组:PCI组20例,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替罗非班组18例,行冠状...
【关键词】 替罗非班;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内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年16卷6期 4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目前,我国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推广普及达县级医院,医、技、护从业人员日益壮大;专业学会、学科和专业期刊的建设已有很大发展,近些年来也相继出版了不少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的专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燕敏 曹厚德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6年12卷4期 284-2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DSA设备作吞咽功能检查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用DSA设备对正常组24例,咽异感症患者32例,做上至颅底、下达第七颈椎平面的正侧位动态采集,了解吞咽状况,并行咽传输时间测定,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咽传输时间为1.44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宝森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6期 886-887页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了介入技术的概念,范畴,临床范围和介入治疗学的分类.介入技术分类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两种.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安全性强、并发症低和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在介绍椎旁介入技术的解剖学内容中包括了...
【关键词】 疼痛;放射学,介入性;神经传导阻滞 /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勤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2年11卷1期 47-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技术在非血管性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特点.方法搜集204例次非血管性介入造影片,其中利用DSA组126例次,数字化胃肠组(CF)78例次.根据其造影显影情况,图像质量,按两组进行观察、分析、评估、统计.结果非血管性介入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漆洪波 蔡汉钟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年17卷3期 130-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953年,Seldinger创立了经皮穿刺股动脉血管造影技术,为介入治疗学奠定了基础.介入治疗学在临床开展已有40年的历史,是继药物治疗学、手术治疗学后创立的第三种临床治疗法.在妇产科领域,目前介入治疗已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产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栋志 毕朝燕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9卷4期 247-2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无水酒精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无水酒精作用于子宫内膜16h后,取离体子宫作病理观察.对36例不正常子宫出血患者作宫腔造影,了解容量,注入等量无水酒精并抽出,反复2~3次,每次在宫腔内保留3~5min,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明 罗鹏飞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年19卷4期 205-207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肝胆系统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其处理. 材料与方法 453例行经导管碘油抗癌药乳化剂栓塞化疗(TOCE)后的肝癌残余癌灶接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每次经22F穿刺针注入无水乙醇6~30ml, 平均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