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2
- 10
- 1
- 60
- 36
- 4
- 4
- 3
- 44
- 37
- 15
- 13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肖东升 杜薇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8期 561-5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三叉神经术后非典型面痛(AF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例三叉神经术后非典型面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导航引导下对其初级运动皮层的面部区域给予精确刺激,rTMS的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涛 邓江山 《江苏中医药》 2011年43卷12期 11-1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程子俊(1920-)主任中医师是蜚声苏南一带的"程氏针灸"第4 代传人,系全国500 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程老采用针灸诊治面瘫、面痛和面肌痉挛等面部病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瑶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43卷3期 14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方剑乔教授为全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致力于中医针灸教学及临床、实验研究廿余年,尤其在运用电针治疗痛症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其治疗面痛、面瘫以及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朝霞 张坤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26卷5期 30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笔者应用经络辨证随经取穴法,治疗面痛3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6例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病程最长3年8个月,最短20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罕迦尔别克·库锟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52页
【摘要】 目的:原发性面痛对患者身体与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原发性面痛的诊治现状进行数据分析,以期改善新疆地区原发性面痛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新疆地区原发性面痛患者675人,对他们的年龄、性别、学历、诊治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改霞 孟燕 等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20期 2982-2984页
【摘要】 目的:用简化McGill量化表评定“面痛三针”结合中药对PTN的影响。方法7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每小组25例。中药组辨证选方、针刺组“面痛三针”加循经取穴、针药组前两种治法均用。每周6次,1周为一疗程,观...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痛三针”结合中药;痛阈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映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年3期 115-115,119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面痛的中医疗法。方法对面痛的病因病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论中医针灸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是治疗面痛最好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坤林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42卷3期 35-36页
【摘要】 面痛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老年人多为阴虚体质,阴虚血热是老年面痛的重要病机.临床上宜以滋阴活血、清热凉血为治疗大法,采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玄参、丹参、赤芍为主方.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辨证施治,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卷1期 135-135页
【摘要】 <篇首> 张天文主任是大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从事脑病科相关疾病研究40余年,张天文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普济方>芎归汤基础上加细辛、白芷、蜈蚣,名为加味芎归汤,临床上用于治疗证属瘀血阻络型头痛、面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阐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5卷6期 150,12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面痛患者,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40~70岁之间;病程3d~2a不等.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刺阿是穴、合谷及疼痛部位的相应俞穴作为主穴,根据证型的不同而选用俞穴作为配穴.针刺完成后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华 崔峻 等 《江西中医药》 2005年36卷4期 5-6页CA
【摘要】 <篇首> 张安莉老师是江西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针灸专家,其从事针灸临床、教学37年,针灸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近年来笔者从张老师临床过程中学习体会到其对针灸临床常见之面瘫、面痛、面肌痉挛三种疾病采用通阳行气之法治疗有独到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玫 严相默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3年26卷4期 283-284页CA
【摘要】 [背景]观察脑下垂体阻滞术对1例非典型面痛的治疗效果.[病例报告]病人面痛部位在左眼、左耳根及上牙槽,诊断为非典型面痛,借助C型臂,在全身麻醉下行脑下垂体阻滞术,术后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由9分下降为2分,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讨论]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威 余笑帅 等 《新中医》 2025年57卷4期 97-100页ISTICCA
【摘要】 三叉神经痛典型表现为局限在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区域的反复、短暂、阵发性剧痛,其发病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作为三叉神经痛的一个特殊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与典型三叉神经痛相比,其疼痛程度相对较低,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澄 陈娇凤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期 143-146页
【摘要】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三叉神经痛具有难治性、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多用药物及手术,但药物毒副作用较大,而手术风险大.雀啄灸作为一种操作简便、无创无痛的疗法,患者依从性高.陈娇凤教授从事针灸事业40余年,在临床治疗三叉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心怡 李威辰 等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3期 464-467页
【摘要】 协调疗法源于"三部六病学说",其在整体性上强调人体阴阳、气血、机能的协调平和,在局部层面又针对不同疾病病理因素配伍相应的药物,将整体病机和局部治疗有机结合,以扶助人体的正气恢复,激发自疗能力,进而使人体达到一个健康、平和、稳定的状态.杜秀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锐 翟新利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2期 149-1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 TN)是一种在头面部、口腔内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中医属于"面痛"范畴,多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等因素有关.西医认为本病与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微血管压迫神经、解剖结构异常等有关.该病发病率不高,诊断并不困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21期 71-7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散瘀定痛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68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4 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散瘀定痛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聿涛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6期 1096-109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探究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参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β-内啡肽(β-EP)、P物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迩 张晶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37卷3期 32-35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内热针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临床疗效与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原发性TN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内热针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每组60例.对照组辨证选穴行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大江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15期 91-94页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坤 李春红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40卷1期 90-93页ISTIC
【摘要】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对疼痛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详尽论述,相关方剂在现代临床依然行之有效.列举从少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治头痛、厥阴病辨治颈痛、少阳阳明合病辨治面痛、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辨治腹痛、少阴病夹水饮辨治关节痛验案,并总结分析其辨治特点:六经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Fatemeh Lavaee Farideh Rafiee 等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21年19卷6期 444-44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评价针刺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共14例难治性TN患者接受针刺干预,每周3次,共10次.每次治疗持续30 min.于干预前及干预3、7、14、21天及1个月后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达强 吕莹莹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8年34卷2期 181-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头面部疼痛,是现今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卡马西平是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用药,但是长期用药可能导致患者镇痛效果耐受,大剂量使用还可因不良反应而致停药[1].半月神经节阻滞及损毁、三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靖芷 史可梅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8卷9期 654-65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37例非典型面痛患者均于CT引导下经Hartel前入路卵圆孔穿刺行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
【关键词】 面部疼痛;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非MeSH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年22卷1期 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回顾2015年,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刊出的是第21卷,月刊每期80页,全年960页,约相当于200万字.全年发表论文261篇,其中综述论文与原始论文之比约为1∶5.在原始论文中,基础论文与临床论文之比约为1∶3.在临床论文中,涉及的疼痛种类依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庆镗 杨晓琳 《光明中医》 2021年36卷22期 3851-385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PT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药物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加上放血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2组均以治疗20 d为一个周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永生 李勇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4期 193-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头面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大类疼痛,根据疼痛具体范围和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头痛和面痛,其中三叉神经痛、非典型面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型头痛、枕神经痛等疼痛类型最为常见[1].头面痛的治疗应该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特别是发病的初期,药物治疗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琼仙 杨茂江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0年35卷3期 409-4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5例持续性特发性面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翼腭窝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金勇 罗芳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19卷11期 1203-12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治疗非典型面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42例非典型面痛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规律治疗.分别在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进行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镡旭民 杨桦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年21卷13期 620-6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茎突综合征也称茎突过长征、Eagle综合征.其在头颈部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引起耳内痛、耳下区痛、颈部痛甚至半面痛[1,2].我院近5年来诊治12例以耳痛症状为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雪松 陈爱萍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05年8卷22期 1896-1897页ISTICPKUCA
【摘要】 临终意味着即将死亡,在这难以抗拒的阶段里,癌症病人将经历着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痛苦的煎熬.尽管临终关怀服务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然而护理工作却是最重要的、最大量的、最经常的.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临终病人的行为和生命质量.临终护理是对不能治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铁林 田忠林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4年20卷3期 2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每当疼痛发作时,患者极为痛苦,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不清楚确切的发病原因.中医称三叉神经痛为"面痛",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肝气不舒或大怒伤肝","久郁化火,肝火上攻",而引发"面痛","气血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卫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年24卷10期 577-5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头面痛为临床常见的症候,其中有相当部分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或面痛[1].发作性头面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对不同类型的发作性头面痛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因为不同类型头面痛的治疗也各不相同.例如,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后基本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振蕴 《中医杂志》 2003年44卷6期 4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突发突止的短暂剧烈疼痛,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它与中医学的"面痛"颇有相似之处.<张氏医通>对"面痛"的症状描述颇细:"许学士治鼻额间痛,或麻痹不仁,如是数年,忽一日连唇口、颊车、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凡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2年8卷2期 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非典型面痛在临床上少见,尚未被临床神经科医生认识,常被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等疾病.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我科1998年以来诊治的非典型面痛1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为神经内科门诊病人,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17岁,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鸿度 何迅 等 《中国针灸》 2000年20卷9期 5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张××,女,19岁,农民,住院号14562.因右面肌发紧5年,伴面肌萎缩、挛痛1年,加重1月,于1993年11月3日收入我科.查体:右面部皮肤干燥,毛孔小,右侧面肌明显萎缩,右眉棱至前额角有"刀痕"骨性凹陷,该处头发、眉毛和睫毛脱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传乔 陈春富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9年32卷3期 215-2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
【关键词】 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表现;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立根 卢增珍 《山西中医》 2020年36卷2期 19页
【摘要】 中医面痛与西医三叉神经痛等疾病表现相似,西医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副作用较多.中医多考虑风、热、瘀等病理因素辨证论治,笔者曾临床遇到1例面痛患者,从湿热论治,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李某,男,70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传兰 吴远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9卷16期 65-67页
【摘要】 面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也是难治顽固性疾病,近几年面痛一直趋向低龄化,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吴远华教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吴远华教授根据其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三阳经筋受邪结聚,阳气阻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诸葛明怡 孙健 等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27卷2期 161-162页ISTICCA
【摘要】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典型的神经痛,属祖国医学“面痛”、“面风痛”范畴.风寒侵袭面部,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风热毒邪侵淫面部,气血壅滞,运行不畅,都会导致经脉不通产生疼痛.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涵斌 何勇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1期 24-25页ISTICCA
【摘要】 宋南昌教授认为"面部三病"的病因早期均与风寒之邪密切相关,后期则应从虚、瘀论治,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 治疗综合运用针刺、艾灸、中药、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扶正祛邪. 同时注重护理,调畅情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峰 《医师在线》 2019年9卷36期 41页
【摘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或针刺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病程呈周期性,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自发,也可因面部冷热刺激、说话、咀嚼、刷牙时发作.属于中医"面痛""偏头风""齿槽风"等范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昀泽 顾锡镇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1期 34-37,38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包括三叉神经脊束核损伤、血管压迫损伤和原发性脱髓鞘病变等,目前指南推荐卡马西平治疗本病。顾锡镇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从病机探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辨治思路,以升降结合、气血同调、辨病论治为基础,归纳出相反相成法治疗本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茜 孙忠人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11期 1920-1921页ISTIC
【摘要】 三叉神经痛归属于中医学“面痛”、“偏头风”、“眉棱骨痛”、“齿痛”等范畴.临床以反复发作,突发突止的一侧(极少数为双侧)头面部短暂暴痛,痛止则如常人为主症[1],在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不外乎中西药物、针刺、封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苇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31卷3期 173-174页ISTICCSCD
【摘要】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据国内统计,本病发生率约为182/10万人;多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约占70%~80%,女性居多[1].本病属中医学“偏头痛”、“偏头风”、“面痛”范畴.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局部电针配合辨证分型治疗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21卷10期 1084-108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面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据其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患者、病程长、发作时疼痛剧烈等临床特点,与中医"血瘀疼痛"特点相一致.笔者对符合该证型的病例以温通逐瘀、通络止痛为治则,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洋洋 吴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30卷4期 686-689页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古代中药治疗面痛病的中药选用特点和处方规律,探讨中药治疗面痛病的中药处方规律.方法:检索新中国成立以前的1000多种文献中涉及中药治面痛病的相关数据,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中药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索古代医籍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山 于亚萍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27卷2期 58页
【摘要】 例1 张×,男,65岁,送奶工人,2017年3月6日就诊.患者因左侧面部疼痛3d就诊.患三叉神经痛5a,平素受凉、劳累后左侧面部疼痛加重,口服卡马西平即可缓解.3d前患者送奶时,骑车致面部受凉,左侧面部发作性刀割样疼痛,口服卡马西平片3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维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38卷6期 553-556页ISTIC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展成难治性偏头痛的危险因素有可变的和不可变的两种.目前难治性偏头痛缺乏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2006年,美国头痛协会难治性头痛专家小组制定了难治性偏头痛和难治性慢性偏头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30卷8期 568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磨牙症是指患者夜间入睡后咀嚼肌不自主地收缩,使牙齿磨动或清醒时有无意识的磨牙习惯,可发出嘎嘎响声,伴有咀嚼肌的疲劳和疼痛/面痛.笔者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电针加心理治疗成人磨牙症24例,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