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15
- 1
- 30
- 6
- 5
- 4
- 4
- 9
- 7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锟 叶信健 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5年18卷11期 852-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基于离体高分辨磁共振波谱技术(ex-vivo high-resolution 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新生大鼠在单次持续低血糖处理后新生期和成年期顶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自谦 倪萍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年28卷12期 838-8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下简称急性期患者)运动相关皮质的激活情况,并探讨脑卒中后脑功能重组特点及其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采用GE1.5 T双梯度16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对9例急性期患...
【关键词】 脑卒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被动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涛 王耀辉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9年35卷3期 305-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子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对幼年期大鼠构成不同程度的颅脑创伤(TBI),探索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对应参数设置及外伤后皮层脑电(ECoG)痫样改变的初步特征.方法: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轻、中、重损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娜 曹健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8年34卷8期 702-7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大鼠右侧脑缺血模型...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脑络欣通;Toll样受体4(TLR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凌星 黄红红 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7年20卷11期 829-8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手机暴露对子代大鼠顶叶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12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雌雄各9只),按1∶1合笼.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妊娠期短时间手机暴露组(简称短时暴露组)和妊娠期长时间手机暴露组(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修元 李胜活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年33卷5期 325-3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侧顶叶皮质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FES治疗在脑梗死后早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电刺激组、安慰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只,每组大鼠再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敏 席刚明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年09卷9期 897-9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PEP-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PEP-1-SOD1)预处理对小鼠顶叶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EP-1-SOD1组,每组各15只.后两组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
【关键词】 PEP-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威力 邢雪松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0年26卷12期 1566-1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c-Myc蛋白表达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bFGF组,每组10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损...
【关键词】 脑缺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My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传涛 黄喆慜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7年27卷6期 335-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18F-FDG PET显像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深部脑电极刺激(DBS)对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 5例晚期PD患者行双侧STN DBS植入术.DBS术后6个月,每例PD患者分别于"开"(处于DBS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迪 陈景藻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年28卷5期 309-3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次声对大鼠大脑作用阈值及量效关系,观察次声不同时间作用后对大鼠脑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暴露于16 Hz、90dB的次声,2 h/d,分组作用7,14,21,28,35 d,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于次声暴露结束后2 h、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力学 姜利人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年18卷5期 268-271,插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后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波谱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分布的关系.方法SD大鼠3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全脑I/R3、12、24、48和72 h组.采用四血管夹闭方法建立全脑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治权 马建荣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4年20卷4期 226-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运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模型研究脑外伤后脑缺血缺氧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Marmarou的DBI模型,光镜下观察微血管改变并测量顶叶皮质内微血管的截面积及微血管周的水肿面积;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并半定量测定毛细血管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欧 田国红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年37卷4期 331-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SD)、环境对照组(TC)和空白对照组(CC).其中SD组又分为1d、3d、5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红力 胡利华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年35卷4期 252-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鼠脑缺血再灌注及二氢麦角毒碱对缺血侧及非缺血侧海马、顶叶皮质、下丘脑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为脑缺血损伤及远隔机能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帖利军 潘建平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1年20卷1期 23-2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新生鼠大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他巴唑复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对正常及甲减新生鼠大脑内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甲减新生鼠顶叶皮质及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治权 马建荣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17卷6期 382-3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运用形态计量学方法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的微循环及胶质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观察萘呋胺酯(NF)对DBI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Marmarou的DBI模型,光镜下测量顶叶皮质内微血管及其周围水肿区的截面面积,电镜下半定量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德兴 贺新红 等 《卫生研究》 1999年28卷3期 141-1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不同锰含量的饮水(分别为2和10g/L)使孕鼠染锰,研究对子代大脑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剂量染锰组仔鼠大脑额叶和顶叶皮质厚度比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显著变薄,而胶质细胞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俊功 刘备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30卷9期 851-854页ISTICCA
【摘要】 大脑循环失调是许多神经病理性和精神性疾病的病因或影响因素.大脑血流的突然中止会导致卒中,同时脑血流轻微的但持续的减少会影响记忆过程并且在痴呆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血流下降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颞叶和顶叶皮质[1].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敬雷 王国峰 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20卷2期 135-1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 张小军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15卷12期 562-5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双极电凝闭塞皮质引流静脉,建立兔脑皮质引流静脉急性闭塞模型.方法 青紫蓝兔35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15只,电凝顶叶皮质引流静脉1支;B组15只,电凝顶叶、枕叶皮质引流静脉各1支;C组(假手术组)5只,仅行开颅加切开硬脑膜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朝涛 郭和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6期 517-5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变化,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CREB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损...
【关键词】 脑缺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CRE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东 李昭杰 等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28卷2期 47-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侧脑室肿瘤的常见类型和分布位置,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入路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神经内镜的辅助作用.方法经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位于侧脑室体部中线的肿瘤3例;额中回入路切除前角或体部较前位置的肿瘤10例;顶叶皮质入路切除三角区和体部较后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秋云 唐湘祁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3年5卷12期 1599-16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皮素-3(ET-3)及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⑴缺血再灌组(即IR组,n=24),双侧颈总动脉结扎7min, 再灌1、3、5、10d(每个时间点n=6).⑵假手术组(即Sh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义泉 汪思应 《中国基层医药》 2002年9卷2期 114-1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海马毁损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褪黑素(MT)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海马毁损组、毁损对照及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毁损大鼠海马及顶叶皮质,毁损组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MT,测定各组的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屈春宇 导师:王晓慧 邢雪松 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性bFG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缺血神经元凋亡以及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动物模型.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正 梁文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年38卷1期 182-183页ISTICPKU
【摘要】 患者 女,32岁.于2017年1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发作性胀痛不适,3~5 min自行缓解,无头晕、呕吐、行走不稳、肢体无力、肢体麻木、口角抽搐、意识不清、听力下降、视物模糊.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中等偏高信号,D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秋梦 王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年28卷4期 375-3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种观察大脑白质完整性和走行方向的无创性磁共振技术,为探索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艳露 刘春岭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年51卷4期 275-2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分布特征,研究偏头痛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及有无先兆对VRS数目的影响,以期为偏头痛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正灏 范岩 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8年38卷4期 234-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癫(癎)患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脑显像高代谢灶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18F-FDG PET/CT脑显像表现为高代谢的23例癫(癎)患儿(男15例、女8例,年龄0.5~13.3...
【关键词】 癫痫;儿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冬冬 陈涓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98卷41期 3377-33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52岁.主因“突发右上肢麻木无力1d,加重伴发作性抽搐20 h”于2016年6月30日入院.患者2016年6月29日下午3时午睡醒后出现右上肢麻木,自测血压140/100 mmHg(1 mmHg =0.133 kPa),于北京医院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文辉 杜柏林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年36卷7期 942-94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脑部致痫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16例临床诊断TSC患者,13例行脑部致痫灶外科手术治疗,总结TSC致痫灶的好发部位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CT检出皮层结节21个,18个结节部分钙化.MR...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癫痫;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梅 于德钦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1年27卷4期 377-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中腩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对适当剂量鱼藤酮毒性损伤是否具有特殊敏感性.方法: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的方法建立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模型,进行中脑黑质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加尼氏染色;同时通过HE染色及尼氏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吉林 吴杰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年45卷1期 4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磁源性影像(MSI)对灰质异位症(GMH)伴发癫痫患者的癫痫灶定位价值.方法 8例GMH伴发癫痫的患者进行MSI检查,数据采集后进行后处理,观察癫痫灶的位置,并与皮质脑电图(ECoG)比较.影像检查后,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 王威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9年29卷9期 805-8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两侧脑半球顶叶、额叶和枕叶皮质脑电互近似熵(C-ApEn)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n=12),分别于左右顶叶(Ⅰ组)、额叶(Ⅱ组)和枕叶(Ⅲ组)埋置硬膜外电极,连续监测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梅 吴利忠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年43卷11期 1125-1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氢质子MR波谱(~1H-MRS)检测肝硬化患者脑内代谢物改变,评价其异常变化是否能鉴别轻微肝性脑病(MHE),并与临床神经心理测试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54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13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完成神经心理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红娟 孟欣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22卷13期 999-10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儿童脑梗死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以感染为病因22例(占50%);外伤14例(占32%),脑血管畸形4例(占9%).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涛 王拥军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7年40卷8期 540-5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P型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脑部葡萄糖代谢差异.方法 MSA-P患者15例,PD患者32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对照8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光彬 单瑞芹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年40卷9期 908-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CT、MRI在诊断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中的价值.方法 8例女性PRES患者中6例为孕妇,1例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1例高血压患者,均行MR静脉成像(MRV)、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 刘薇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年14卷11期 984-985,9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酒依赖导致大脑萎缩的程度及其因素.方法头部CT检测项目采用最大径线法测量.结果 88例酒依赖患者大脑白质萎缩程度:正常者5.7%,轻度者13.6%,中度者52.3%,重度者28.4%.大脑右半球的脑沟数比左半球的多(P<O.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云 龚玉华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年24卷5期 352-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21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复苏组(n=5),大剂量地塞米松组(n=8),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n=8).建立Pittsburgh标准室颤-心搏骤停(V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伟 王鲁宁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年33卷2期 125-1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皮质基底节变性胶质细胞变性特征,探讨不同类型胶质细胞变性的病理意义.方法对具有详细临床资料和病理确诊的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3例皮质基底节变性的脑标本进行了Gallyas-Braak银染色和tau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卫华 金怡 等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4年37卷1期 9-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脑电图(EEG)额-顶位点相干性分析方法,验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额-顶皮质联络障碍的假说.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患者组包括发病后未经治疗(25例)或停止治疗(15例)3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41名健康正常人.相干性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继良 Timo Krings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年38卷12期 1281-1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观察捻针针刺方法对大脑的作用.方法用盲法随机分别针刺13例正常人左侧太冲、丘墟和假穴,手法采用捻针和不捻针,利用1.5 T MR仪行全脑功能成像,用SPM99b分析图像.结果发现只在真穴捻针针刺时有更强的激活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伟 王鲁宁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2年41卷11期 732-7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阐述皮质基底节变性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皮质基底节变性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2例病人早期表现为单侧肢体运动障碍如肌张力增高,跌倒发作,病程中出现四肢强直少动,伴肌阵挛和不同程度的皮层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额顶叶不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东胜 黄卫 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5卷7期 660-662页ISTIC
【摘要】 卒中后运动障碍包括舞蹈症、震颤、肌张力障碍、肌阵挛、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等[1],患病率在1%~4%之间[2-4].血管性舞蹈症是一种不规则、无节律、幅度大的旋转或交叉性快速不自主运动,主要累及肢体,也可累及身体其他部位[4],可分为偏侧舞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俊 申素芳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4期 349-3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宫内胎儿生长受限(FGR)胎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将实验用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烟酒复合因素制成宫内FGR胎鼠模型,实验组每天于上午9点置于20 cm×20 cm×20cm 自制密闭纸箱中,预留直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梅 关艳中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29卷22期 2057-20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成像技术,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者中,检测中、英文书写相关的神经基础.方法:采用1.5T FMRI成像系统,扫描9名健康志愿者在书写中、英文状态下的脑部激活情况.结果:中文抄写主要激活脑区:双侧额叶运动区、双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波涛 梁军潮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13卷11期 506-5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脑皮质局部应用青霉素浸润方法制作癫(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取49只大鼠,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后,双侧钻孔暴露顶叶脑皮质;制作青霉素G钠盐生理盐水(青霉素浓度40 MU/L),再将棉片浸泡后贴敷在暴露的脑表面.同时在左右两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