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31
- 34
- 13
- 3
- 1
- 1
- 19
- 10
- 9
- 7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秀琴 宋国华 《生物数学学报》 2004年19卷3期 295-302页ISTIC
【摘要】 讨论了一类n维微生物食物链模型的持续生存问题,假设模型中微生物的增长率具有Monod内在代谢形式.证明了模型有一个解平面,并且模型所有的解以此解平面为ω极限集,因此所有的解是有界的;并证明了满足一定条件时,n维食物链模型是持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国华 李秀琴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0年15卷4期 399-402页ISTIC
【摘要】 讨论了一类Chemostat系统中,单一食饵喂养且具有三个捕食者的食物链模型,当微生物的增长率p(1)为有代谢功能p(0)≠0时持续生存问题,当系统满足一定条件时,食物链模型是持久的.
【关键词】 Chemostat系统;食物链模型;持续生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晓金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6期 26-28页PKU
【摘要】 利用思维导图、雪花积木、下棋法及立体模型搭建等方法,建构食物网模型,从而理顺各条食物链,厘清各环节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弄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科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2卷3期 281-284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一类食饵具有恐惧效应的三种群食物链反应扩散模型,确定了解的非负性、存在唯一性、最终一致有界性等基本性质,得到了模型解的全局吸引子和持久性,并给出了生态学解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振山 Li Larry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10期 2066-20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食物链的多平衡态问题关系到生态多样性.由于生态食物链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使得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困难重重.建立了一个生态食物链的准三分子模型,并讨论了系统的定态解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定态里,浮游植物的密度正比于溶解营养物的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 张汉栋 《生物学教学》 2013年38卷12期 64-65页PKU
【摘要】 本文通过中学生态学教学中的几个需要进一步明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例证和分析,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再次明确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洪燕 导师:蒋敏 贵州民族大学 数学 数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在生物学中,趋化性是指生物有机体朝着某些化学信号浓度梯度方向作定性运动,趋食性是趋化性的一种拓展,主要针对具有趋食效应的捕食现象,捕食者朝着某种食饵浓度梯度方向所做的定向运动。本文研究了两类具有趋食效应的捕食-食饵模型的定性性质,第一类是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冠华 导师:金海洋 华南理工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具有趋化性的反应-扩散系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近年来其经典解的全局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对于具有空间运动的多种群食物链模型,其理论研究结果还较为匮乏.本文在具有光滑边界的二维有界区域?中对一类具有双重趋食性运动的三级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佛香 导师:金海洋 华南理工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在自然界中,细胞或生物体在外界信号的刺激下沿着刺激物浓度梯度方向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趋向性运动.并且依据外界刺激信号类型的不同,趋向性可以包括趋化性、趋食性、趋氧性、趋光性、趋触性等.通过这种定向运动,自然界生物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系统、器官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亚萍 导师:任景莉 郑州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一个含有Allee效应和比例依赖响应函数捕食模型和一个含有Allee效应,并且响应函数依赖于食物与猎物的密度之比的一个三种群的食物链模型.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证明这两个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至少存在一个正周期解,利用Lyapun...
【关键词】 Allee效应 ; Mawhin重合度理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文艳 导师:孙树林 山西师范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文主要总结并分析了恒化器食物链模型.全文共三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总结了恒化器中食物链模型的研究现状.模型的类型有常微分方程,脉冲微分方程和时滞微分方程,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孔辉 导师:朱陈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硕士) 2010年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耦合演化网络的反选举人模型和食物链网络模型。
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
第二章中,我们从Ising模型出发,以“+-”边的密度ρ+- 作为网络中产生流的效率,在静态网络上研究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兵 导师:徐振源 江南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混沌学的诞生使不同科学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混沌同步在工程技术、军事等各方面的重大价值及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一直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三种群食物链模型的混沌同步及广义同步,主要工作和成果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邢蹇 导师:赵立纯 辽宁师范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当今,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但是由于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导致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这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以基于营养动力学的种群动力学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动力学性质,并实现人工干预,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南林涛 导师:刘婧 大连海事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Chemostat是一类工业反应器,由三个相连的容器组成。它不只局限于化学反应,亦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连续培养、废料处理、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利用恒化器连续培养微生物已是微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是原理和应用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雁 导师:刘婧 大连海事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迄今为止数学在生态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深入,发展最快的系统成熟的分支.近年来,种群生态学中的单食物链模型的研究引起了广大数学工作者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但具有密度制约的单食物链模型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东亚 导师:刘婧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恒化器模型是生物数学中重要的模型之一。利用恒化器连续培养微生物已成为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是原理和应用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中介,已广泛的应用于研究微生物的种群增长和相互作用规律,也应用于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生生态系统的管理,预测和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永丽 导师:俞军 南京理工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食物链模型中的一个特殊种类:由两种群构成的单食物链模型。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意义及其研究现状。 第二章研究了在有搅拌装置的恒化器中,对两种群微生物进行单食物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松娟 导师:赵敏 温州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论述了生物种群动力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研究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参考文献对生物种群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分析了动力学系统的相关特性,介绍了判断系统平衡点稳定性的方法,给出了当前比较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家乐 导师:俞军 南京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单食物链微生物培养模型的解的稳定性,周期解的存在性以及分支问题。 第一章介绍了恒化器模型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消耗率为常数的情况下正比增长率的食物链模型以及二重饱和增长模型。证明了阈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温紫娟 导师:伏升茂 西北师范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分三部分讨论如下三种群强耦合Lotka-Volterra型食物链模型和互惠模型ut-△[(d1+α11u+α12v+α13w)u]=(a1-b11u(干)b12v)u,vt-△[(d2+α21u+α22v+α23w)v]=(a2+b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洪领 导师:吴建华 陕西师范大学 数学 计算数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chemostat模型(又称恒化器模型)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培养、废料处理、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只要适当地调节恒化器内各个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调节其它控制参数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借助于数学方法对这类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控制和优化,这对恒化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治国 导师:吴建华 陕西师范大学 数学 计算数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未搅拌的Chemostat食物链模型,在这个系统中除了包含营养物以外,还有一个食饵物种和一个捕食物种,食饵物种的增长依赖于营养物和捕食物种的浓度,Chemostat食物链模型的数学描述。 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俊博 导师:柴立和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04年
【摘要】 本文首先研究了宏观生态系统中三物种食物链模型,通过有无时滞效应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没有时滞效应最终趋于稳定焦点的模型,当考虑时滞效应时,系统会随时滞效应增强逐渐经历Hopf分岔和倍周期分岔,最终走向混沌。这使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态、单周期波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婧 郑斯宁 《生物数学学报》 2006年21卷1期 89-96页ISTIC
【摘要】 研究均匀搅拌的Chemostat中微生物连续培养的单食物链模型.模型的特点是在营养输入项中引入时变环境,以便更逼真地模拟自然现象.用单特征值分歧定理得到了周期解存在的条件,用Crandall-Rabinowitz定理证明了单种群分歧解的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婧 郑斯宁 《生物数学学报》 2002年17卷3期 263-272页ISTIC
【摘要】 本文研究一类描写未搅拌恒化器中单食物链模型的反应扩散方程组,用分支定理证明正稳态解的存在性,并给出种群绝灭及持续生存的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涛洋 黎黎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1年16卷1期 54-58页ISTIC
【摘要】 利用Perron-Frobenuis定理及定性理论,讨论了环状捕食-被捕食模型及文[1]中提出的一类食物链模型为非耗散系统的条件及模型为非耗散系统时的弱持久性问题,得到其弱持久的判别准则,解决了文[1]提出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仁太 《辐射防护通讯》 2009年29卷1期 1-10,17页
【摘要】 回顾了国内外在核事故后果评价领域开展的概率风险评价、实时后果评价、事故后的后果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后果评价研究在大气弥散模型的要求与发展、利用环境监测数据估算源项、食物链模型与事故季节性、剂量估算与防护措施、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二邦 姚仁太 等 《辐射防护通讯》 2003年23卷1期 6-12,25页
【摘要】 对国内外若干主要的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如美国的ARAC、日本的SPEEDI、欧共体的RODOS、中国的CRODOS等的性能进行了概述与比较.对核事故后果评价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大气扩散模型、动态食物链模型、防护措施、干预水平及计算防护措施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斌 龚成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5期 40-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准确掌握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重点保护水域长江石首段的生态系统状况及长江江豚种群状况,研究建立了长江石首段Ecopath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评估了长江江豚环境容纳量.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蕊 导师:张化永 李勇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统计学 应用统计(硕士) 2024年
【摘要】 食物网时空复杂性研究对于促进食物网稳定性和物种空间分布模式的理解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三营养级食物链斑图产生的图灵机制,对于食物网时空混沌斑图产生机制和特征还比较欠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食物网的时空动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斌 郑宇辰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4期 1664-16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江上游是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漫滩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于2019年丰水期(8月份)和枯水期间(11月份)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并结合Bayesian混合模型和SIBER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逸夫 导师:王玉霞 电子科技大学 数学 数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食物链模型是刻画多种群模型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型之一,通常具有丰富的种群动力学性质。而种群个体生活的环境通常是空间非齐次的,研究表明空间非齐次对种群模型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了一个具有保护区域的三种群食物链模型,给出了其基本动力学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席欢颜 导师:黄立宏 长沙理工大学 数学 数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是研究自然界及社会中事物与现象的运动和演化规律的重要数学理论.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在描述种群的动力学行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类种群模型,包括一类时滞三种群食物链模型和一类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染病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乔运成 导师:黄立宏 长沙理工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本文综合利用比较原理、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迭代方法以及不等式技巧等理论与方法,对两类具有实际背景的生物数学模型(一类为具有阶段结构及时滞效应的食物链模型;另一类为具有非线性收获及食饵避难的Leslie-Gower模型)的动力学性态进...
【关键词】 食物链模型 ; Leslie-Gower模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瑞 陈求稳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5期 4907-49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时期(2000年秋、2006年秋、2012年秋)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对比了三峡工程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将长江口水域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玲玲 导师:袁朝晖 湖南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两个具有阶段结构的三种群食物链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利用时滞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模型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全文内容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是绪论,先简单的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一些现实生态系统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云峰 唐政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9期 2173-21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杂性-稳定性关系是生态学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模式食物网,土壤食物网在探索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总结了以Moore、de Ruiter、Neutel等为代表的理论生态学家以土壤食物网为工具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媛 导师:李医民 江苏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着眼于生态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展开研究,即稳定性、持续性、效率及冗余度。这些特征都是影响生态系统正常循环,保持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具体的生态系统的特征变化来掌握生态系统发展的趋势。
运用复杂网络基本知识,采用具体的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静 陈求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4期 7940-7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参数的合理取值决定着模型的模拟效果,因此确定研究区域的模型结构后,需要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湖泊水质模型(Simulation by means of an Analytical Lake Model,SALMO)利用常微分方程描述湖泊的营...
【关键词】 参数优化;实码遗传算法;SALMO(Simulation by means of an Analytical Lake Mode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韦秋妤 导师:熊佐亮 南昌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在自然界中各种环境干扰无处不在,在确定性模型中加入环境噪声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揭示生态系统和传染病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也更符合实际.本文主要研究种群生态模型和传染病模型受到随机白噪声干扰时系统的渐近行为,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介绍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长丰 导师:贺明峰 大连理工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Penna于1995年提出的bit-string模型。这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生物的种群特性,包括个体年龄因素、疾病规律、繁殖特点和突变特性,是演化单物种生物种群并且以个体为单位的模型。另外,在考虑环境作用方面,该模型用的是Verhulst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林 魏静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475-4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利用养分流动的方法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试图分析氮素养分在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以黄淮海区为例,提出氮素调控策略.结果表明: 2005年,黄淮海区化肥、饲料、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氮素盈缺率分别为33%、-120%、38%和65%.养分势是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静 导师:高会旺 鹿有余 中国海洋大学 公共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博士) 2012年
【摘要】 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人类重新认识海洋中微型生物生态过程重要性的前沿领域,也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的必然趋势。海洋微型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食物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梅 张庆华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6期 901-9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在食物链中的积累与放大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有效污染控制的生态学基础.本文综述了POPs的基本特征,POPs在食物链中的生物积累与放大的机制、影响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清 孙振钧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5期 780-7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系统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混合凋落叶分解的生态过程.野外试验采用网袋法,即1 mm和100 μm网眼网袋,分别限制大型土壤动物和螨类的进入,从而分别观测小型土壤动物(螨类)、线虫的分解作用;室内试验则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立波 郭观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1期 29-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某污灌区的土壤剖面进行采样分析,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金属元素Cr、As、HG、Cd、Cu、Pb、Ni、Zn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HC、DDT含量有上升趋势,80%以上的表层土壤样品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底层,85%以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希韬 导师:赵敏 温州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研究相互作用的种群间的动力学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几类混合型功能性反应的三种群食物链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概括了该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其研究现状。接着对一类含Leslie-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旗建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6期 47-48页PKU
【摘要】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简单易懂的食物链切入,通过对食物链能量流动情况的分析,推导、抽象出能量流动的规律;设计模型建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与演绎,建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生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华颖 导师:王晓霞 北京交通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论文首先考察了三类捕食-食饵系统。 第一类是带有收获量的HollingⅡ模型。当收获量为线性时,证明了解的有界性,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稳定性,指出正平衡点的局部渐进稳定同时蕴含了其全局渐近稳定,并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对结果进行...
【关键词】 捕食食饵系统 ; HollingⅡ模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