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7
- 4
- 43
- 10
- 3
- 2
- 2
- 19
- 15
- 10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严士海 朱萱萱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5期 1069-10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麻黄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足跖皮下、背部皮下、腹部皮下、颈部皮下等部位进行免疫注射佐剂抗原,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给药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
【关键词】 麻黄多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CD4+/CD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健 王秋红 等 《中医药学报》 2013年41卷5期 10-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麻黄总多糖及均多糖ESP-B4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有效的控制麻黄多糖质量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麻黄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90nm.采用HPLC-ELSD法测定均多糖ESP-B4的含量,使用日本Shodex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永刚 梁军 等 《中医药信息》 2011年28卷1期 33-35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麻黄总多糖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6%苯酚试剂1.0mL摇匀.迅速滴加浓硫酸5.0mL,即刻摇匀,放置5min后,置沸水浴加热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25℃),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麻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夏永刚 等 《中医药学报》 2011年39卷2期 73-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麻黄多糖中蛋白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脱蛋白方法的蛋白脱除效果.方法:水提醉沉提取麻黄多糖,Sevag法、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Sevag法去除蛋白,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麻黄多糖脱蛋白前的蛋白含量为26.30%,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永刚 梁军 等 《中医药学报》 2011年39卷1期 7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麻黄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具体为硫酸-硼砂溶液6mL,振摇混合,在沸水浴中煮沸5min,以冰水浴冷却至室温,分别加入0.1g·mL-1 咔唑无水乙醇溶液0.2mL,摇匀后,在沸水与中煮沸10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士海 朱萱萱 等 《江苏中医药》 2008年40卷10期 111-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庥黄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足跖皮下、背部皮下、腹部皮下、颈部皮下等部位进行免疫注射佐荆抗原,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给药干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三碘甲...
【关键词】 麻黄多糖;实验性自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达理 严士海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17卷5期 379-380,3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生成的影响(比色法),以了解麻黄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实验方法检测了正常小鼠空白组和实验组在脾指数、胸腺指数和溶血素水平等方面的测定.结果:麻黄多糖大剂量(132 m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云生 毛福英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卷16期 11-13页
【摘要】 目的:研究麻黄多糖的发汗、止咳与利尿活性.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着色法与滤纸法检测比较未给药的对照组小白鼠和给予麻黄多糖的实验组小白鼠的镇咳率、发汗点数和排尿量.结果:高剂量(132mg/kg)与低剂量麻黄多糖(66mg/kg)的发汗、止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达理 朱萱萱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21卷1期 36-37页
【摘要】 <篇首>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一直为临床所应用.70年代以来发现多糖具有细胞识别、细胞通讯、免疫、抗癌等功能,因此对多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笔者通过实验观察麻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比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夏永刚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10期 1985-19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了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HPLC法分离检测6种中性糖、2种糖醛酸的方法,对麻黄纯多糖ESP-B1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方法 麻黄热提总多糖经各种离子交换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个麻黄纯多糖ESP-B1,经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连茹 邹国林 等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0年22卷3期 24-26页ISTICCA
【摘要】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麻黄中提取到水溶性多糖,其收率为2.8%左 右.经SephadexG-100柱层析得到较纯的麻黄多糖样品.该样品具有清除(O2)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涛 姜丽真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1期 33-3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黄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人小胶质细胞HMC3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浓度麻黄碱(75、150、300、600 μg/mL)对HMC3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然后将HMC3细胞分为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王舒 等 《中医药学报》 2023年51卷4期 44-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麻黄多糖ESP-B4对哮喘小鼠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麻黄多糖高剂量组,采用PM2.5联合卵白蛋白诱导小鼠哮喘模型.采用UPLC-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浩 高佳宁 等 《中医药学报》 2022年50卷3期 91-96页ISTICCA
【摘要】 中药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由于其在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功能及其广泛的应用被学者日益关注,引起了学者浓厚的兴趣,对其结构的研究是阐述其多种生物活性机制的前提.甲基化分析是确定糖苷键连接的最常用且有效的分析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春芝 陈静 等 《河北医药》 2021年43卷20期 3060-3063,30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黄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凋亡、炎症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采用10μg/ml LPS干预A549细胞,实验分为Control组(未做任何处理)、LP...
【关键词】 麻黄碱;脂多糖;肺泡上皮细胞A54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穆光锐 等 《中医药学报》 2021年49卷3期 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麻黄多糖(PB)对卵白蛋白(OVA)所致豚鼠过敏性哮喘作用研究.方法:健康幼年豚鼠一级英国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B高剂量组、PB中剂量组和PB低剂量组,通过OVA诱导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成模后进行引喘潜伏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祯 苑宏宇 等 《中医药学报》 2021年49卷12期 15-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测定短链脂肪酸(SCFAs)的方法与应用.方法:采用ACQU-ITY UPC2 TorusTM DEA(3.0 mm×15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CO2,流动相B为5%水-甲醇,梯度洗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梅 王新兵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1卷6期 1087-10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从麻黄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麻黄总黄酮和多糖,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麻黄中总黄酮含量为6.64%,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34%(n=5);多糖含量为4.83%,平均回收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婷 王秋红 等 《化学工程师》 2020年34卷11期 22-25页
【摘要】 目的 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麻黄粗多糖中4种单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PMP柱前衍生的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100mmol·L-1(pH值为6.7)磷酸缓冲盐-乙腈等度洗脱,流速0....
【关键词】 麻黄粗多糖;柱前衍生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宏 李蓟龙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18卷6期 1367-136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黄果多糖对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纪录方法,描记麻黄果多糖对心室乳头肌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值(APA),O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复极至50%和90%(APD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梅 王自军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12期 1223-122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麻黄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提取麻黄总黄酮和多糖,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测得麻黄中总黄酮含量为6.64%,平均回收率为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4%(n=5);多糖含量为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锐 苟陶然 等 《解剖学杂志》 2017年40卷4期 398-4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Bcl-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给予黄芪多糖(APS)的麻黄素损伤小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黄芪多糖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肾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麻黄素溶液后,低、高剂量APS溶液灌胃.采用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过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佳 姚蓝 等 《西部中医药》 2017年30卷9期 59-61页ISTIC
【摘要】 目的:优选中麻黄中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3次,1h/次,药液比为1:50(g/mL).结论:最佳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永刚 孙慧敏 等 《中医药学报》 2017年45卷6期 17-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糖肟三甲基硅醚化衍生法分析中药多糖单糖组成.方法:样品经糖肟三甲基硅醚化衍生,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根多糖的单糖组成.色谱柱:DB-5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μm),载气:He,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
【关键词】 糖肟三甲基硅醚化衍生法;麻黄根多糖;GC-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王迪 等 《中医药学报》 2014年4期 17-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麻黄根多糖中单糖的种类和组成比例。方法:样品经三甲基硅醚化衍生,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根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 DB -17毛细管柱(60m ×0.25mm ×0.25 mm),程序升温,柱温50℃,以40℃/min 至190℃,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萍 张本梅 等 《化学工程师》 2018年3期 37-40页
【摘要】 麻黄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时至今日仍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等苯丙胺类生物碱曾一直被认为是麻黄的主要药效成分,其多糖类成分则作为非药效物质而被除去.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麻黄中的多糖类成分是其不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宏 王秋红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年18卷6期 489-4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阐明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与“辛温”发汗、利水作用的关系,为开展麻黄性味的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进而为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验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着色法、组织形态学观察法和代谢笼法观察麻黄水煎液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诗源 孟茹 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 75-81页
【摘要】 探讨当归多糖对麻黄素小鼠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小鼠连续腹腔注射4?0 g?L -1麻黄素溶液,同时用当归多糖溶液(12?5,25?0 g?L -1)进行灌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永红 罗雁 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6卷9期 76-7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44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贵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6卷24期 60-6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44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丽颖 焦宏 等 《海峡药学》 2005年17卷6期 48-50页
【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果多糖对离体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纪录方法,记录麻黄果多糖对乳头肌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值(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动作电位时程(APD)及复极至50%和90%(APD50、APD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佳 付业佩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1年2期 412-4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提取细辛多糖,分析其组成,研究其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及对肾阳虚外感证小鼠的干预作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细辛多糖,测定多糖含量并分析其单糖组成.体外采用细胞实时监测系统及Reed-Muench法评价其抗病毒活性.体内建立肾阳虚外感小鼠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 付巍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7期 3138-3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主要就麻黄多糖已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一综述,总结了目前麻黄多糖中已分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麻黄多糖A、B、C、D、E和麻黄的超支化酸性多糖(ESP-B4),介绍了麻黄多糖对咳嗽药的抑制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对EAT小鼠外周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佳慧 韩秋菊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8年35卷9期 1342-1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化木贼麻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木贼麻黄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木贼麻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延渠 董碧莲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0期 4808-48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桃胶改良前后的多糖含量、影响制剂的功能性质以及体外释放度变化情况,探索其变化规律,为改良桃胶作为新型缓释辅料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产地原桃胶与改良桃胶烘干、粉碎、过筛,粉末用超纯水超声溶解,采用苯酚-硫酸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孙黎明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年30卷9期 1477-14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麻黄多糖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对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属多糖进行鉴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采用PMP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多糖的完全酸水解单糖组成,考察其组成糖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孙黎明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年23卷7期 73-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亲水相互作用色谱-质谱(HILIC-UPLC-MS/MS)检测分析方法,用于直接检测麻黄根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A为乙腈...
【关键词】 麻黄根多糖;亲水相互作用色谱-质谱;单糖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律 魏盼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年23卷18期 8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增殖以及对脂多糖(LPS)刺激条件下对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经典活化(Mt)/替代活化(M2)炎症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军 夏永刚 等 《中草药》 2013年44卷9期 1101-1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5种植物多糖的部分酸水解特征及其水解产物的组成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0.05、0.2和0.5 mol/L三氟乙酸(TFA)对5种植物多糖进行部分酸水解,并研究其水解特征;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及多元统计的方法对其水解产物的组成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云生 毛福英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4年25卷4期 787-78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黄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麻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L9(34)设计分别考察麻黄多糖脱脂与提取条件.结果 麻黄多糖脱脂条件为取60目麻黄粉末,用5倍量(W/V) 95%乙醇超声脱脂1次,40min;麻黄多糖提取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茹 李重阳 等 《解剖学报》 2015年46卷3期 379-38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对麻黄素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当归多糖1组和当归多糖2组4个组,实验对照组和当归多糖组连续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4.0g/L麻黄素溶液15d(每天2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娉婷 李重阳 等 《解剖学报》 2015年46卷4期 564-571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粗)多糖(APS)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肾组织结构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72只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黄芪(粗)多糖1、2组.实验对照组和黄芪(粗)多糖1、2组连续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4.0g/L麻黄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业佩 导师:容蓉 山东中医药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麻黄细辛附子汤(简称MXF)是治疗太少两感(肾阳虚外感)的经典方剂,课题组前期已证实MXF对肾阳虚外感小鼠模型有较好的干预作用,本课题组开展了麻黄细辛附子汤多糖(MXF多糖)干预肾阳虚外感小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探索MXF治疗流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晓婷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蒙医药论坛 2016年
【摘要】 目的: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麻黄多糖中单糖的含量.方法:采用PMP柱前衍生的方法,对麻黄多糖中多糖组分含量及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在优化后的分析条件下,对麻黄多糖组成中7种中性单糖和2种酸性单糖进行了含量测定,且线性良好.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翔 导师:方念伯 湖北中医药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
麻黄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黄烷类、多糖类、氨基酸类、鞣质类、有机酸类以及一些酚类等。一般认为麻黄中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与挥发油类成分。如今国内外也做了很多针对麻黄这两类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芝银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 2008年
【摘要】 本文采用麻黄多糖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效果显著,先进行介绍:本实验正常甲状腺虽存在Bcl-2、Bax表达,却较少发生凋亡,可能与两者表达水平处于平衡有关。AT甲状腺滤泡区Bcl-2表达程度较正常组低、Bax表达程度较正常组高,因而两者的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少锐 导师:黄守坚 中山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小球肾炎、异种种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等死亡率高、难治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补体活化产物C3a、C5a、MAC通过各种机制作用于血小板和血管内皮,影响凝血和抗凝血平衡,在受累器官引起广泛的血管内凝血,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友伟 温东东 等 《中国药业》 2014年19期 49-51,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选中药麻黄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硫酸-苯酚法测定麻黄多糖含量;以麻黄多糖得率及干膏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麻黄提取工艺;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液浓缩程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关键词】 醇沉工艺;正交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龙 王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年7卷5期 32-33,37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本文汇集了常用的54种有降低血糖作用和11种有升高血糖作用的中药,旨在对能影响血糖升降的中药进行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从中寻找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促进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用药由单纯的传统经验向以科学证据为指导原则的循证医学方向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苑萌 董慧文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2185-21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黄水提物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Nod样受体蛋白 3(Nod like re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