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4
- 34
- 3
- 2
- 2
- 1
- 25
- 25
- 21
- 17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兰亚 郭艺博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3期 606-6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露石是岩溶生态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物,其上发育着多样的微生境并殖居着多样的植物,但殖居植物与微生境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研究以西双版纳的一片发育在石灰山上的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为研究对象,测量586个露石微生境的自身特征与外界环境因子,并调查其殖...
【中文期刊】 韦建华 俞月凤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3期 439-4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间套种核桃对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间套种核桃-桑树(H-SS)、核桃-十大功劳(H-SD)、核桃-玉米(H-YM)以及核桃单种(H-D)的核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基于室内化学实验和I...
【中文期刊】 钟萍 王光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7期 3016-30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母岩对景观演化和生物定植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母岩对区植物多样性是否产生影响是地学、植物学和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桂北冠岩、恭城两个典型岩溶区 3 种母岩(灰岩、碎屑岩、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岩溶区植物a...
【中文期刊】 杨顺富 赵宇鸾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2期 10336-103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南半岛的植被碳汇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关于该地区植被碳汇变化状况的研究相当有限,尤其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和土壤呼吸经验方程,结合多种遥感数据对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的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估...
【中文期刊】 周玉飞 张显波 等 《生物资源》 2024年46卷5期 445-454页 ISTICCA
【摘要】 为促进黔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斛资源开发利用,对引种栽培的27种石斛资源开展适应性和生物学特性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石斛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引种栽培的27种石斛资源中有22...
【中文期刊】 修立辉 张鹏飞 等 《生物资源》 2024年46卷6期 605-610页 ISTICCA
【摘要】 广西凌云洞穴鱼类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8年,是中国的一个以洞穴珍稀鱼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摸清凌云洞穴鱼类自然保护区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9-12-2020-12在该保护区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通过5次野外调查完成了11...
【中文期刊】 张雨珊 周洪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395-540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对于促进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实现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酉阳县和沿河县的383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微观的农户尺度运用Tobit模型分析喀斯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生态恢复的影响,并关注其对酉阳县和沿河县生态恢复的影响差...
【中文期刊】 唐祎欣 张伟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0期 8430-84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质量提升是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的关键.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喀斯特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基于黔桂喀斯特地区气候梯度样带 84 个样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综合分析,分别以耕地和次生林作为退化和顶级恢复对照,探讨了...
【中文期刊】 赵英 赵凯丽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1卷8期 59-6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红背山麻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防治红背山麻杆灌丛退化以及喀斯特地区乡土树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红背山麻杆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自然干燥法,对红背山麻杆进行14,28,42 d干旱胁...
【中文期刊】 张跃进 李沁谊 等 《林业科学》 2023年59卷7期 45-53页
【摘要】 [目的]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典型群落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特征,为该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在重庆市中梁山喀斯特槽谷选取弃耕地(弃耕半年)、草地(5~10年)、灌丛(15~25 年)、...
【中文期刊】 苟俊菲 张林星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23年37卷4期 83-93页
【摘要】 为了解岩层倾向对喀斯特槽谷区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区顺/逆层坡为研究对象,分析 5 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裸地(AL)、辣椒地(PL)、玉米地(CL)、林地(FL)、草地(GL)在顺/逆层坡的土壤入渗能力差异,并探讨土壤物理...
【中文期刊】 喻阳华 程雯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期 108-1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阐明群落水平上的土壤矿质元素特征,该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为对象,以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元素在不同树种之间的变化幅度...
【中文期刊】 邓艳 蒋忠诚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期 98-1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以广西桂林岩溶石山区的两种典型植被(香椿林和云实灌丛)为例,利用野外长期定位监测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钻孔和表层岩溶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植被林冠层TOC浓度和通量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通过大气-植被-土...
【关键词】 总有机碳; 通量; 大气-植被-土壤/岩石系统;
【中文期刊】 彭文君 舒英格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852-8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喀斯特山区耕地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以贵州省赤水市耕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景观接近度指数、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景观类型边界破碎度、景观类型斑块优势度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景观脆弱度指数等7个景观指数...
【中文期刊】 郭兵 姜琳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1期 7219-72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针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特殊地理国情(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引入了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香农均匀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和极端气候指数(极端高温日数、极端低温日数和极端降雨日数),构建了生态系统脆弱性遥感评价体系,...
【中文期刊】 覃扬浍 马姜明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792-679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的分解情况,运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其凋落物分解初期动态.结果表明:经过1a的分解,檵木群落凋落物失重大小顺序为:灌木阶段>乔灌阶段>乔林阶段.檵木群落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乔林阶段凋落物分解50%所需...
【中文期刊】 宋同清 彭晚霞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8期 5328-53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及发展态势的遏制与综合治理是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需要.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采集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试验站部分收集整理和试验数据,尝试性地提出了新的石漠化概念和分类标准,探讨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
【中文期刊】 张继光 苏以荣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2期 3405-34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桂西北典型岩溶洼地的旱季和雨季,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方法研究了洼地表层(0-16cm)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前期降雨量的影响,且旱季土壤水分对降雨量的反应较雨季敏感.土壤水分均呈中等变异且变异系数随着平...
【中文期刊】 房彬 李心清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299-53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已承诺大幅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农业正面临固碳减排的重任.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独特,旱地面积占据优势比例,土壤碳循环认识亟待加强.以贵州省开阳县玉米-油菜轮作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轮作期土壤CO2释放通量进行了观测研...
【中文期刊】 李森 魏兴琥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674-6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广为发生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从地表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土地石漠化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在轻度石漠化向极重度石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仅2-3a,植被就从灌草混合...
【中文期刊】 倪九派 袁道先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6292-63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重庆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的1 412个土壤剖面数据,结合重庆岩溶区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重庆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引入有机碳丰度指数这一指标,对有机碳在...
【中文期刊】 刘荣相 王智慧 等 《植物研究》 2009年29卷6期 734-74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调查和分析了贵州贞丰县喀斯特石漠地区的3座典型峰丛、3个山段上苔藓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特征.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12科16属19种.苔藓植物群落共21个类型,其中纯群落占83.3%,两种及两种以上苔藓组成的群落占26....
【中文期刊】 曹锐 冉瑜 等 《中国岩溶》 2018年37卷2期 280-285页
【摘要】 物探与水文地质的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岩溶区找水定井的命中率.岩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岩性对地下水的富集有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有良好岩性配置的低位向斜槽谷区是岩溶找水工作的首要优选靶区;根据测区地质情况和地形条件、目的任务合理选择物探...
【中文期刊】 黄登红 周忠发 等 《现代电子技术》 2018年41卷8期 87-91页
【摘要】 为了推进管控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信息化,采用VMware部署私有云环境,以Oracle和ArcSDE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数据库,基于REST服务,B/S与C/S混合开发构建表现层,支持数据二维和三维显示、查询、在线编辑、地理处理、打印等功能...
【中文期刊】 舒田 彭志良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8年46卷12期 55-61页
【摘要】 为喀斯特山区耕地进行科学养分管理、决策施肥及产业结构方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以典型喀斯特山区贵州省长顺县耕地为分析对象, 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其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各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在...
【中文期刊】 王飞龙 唐川 等 《水文》 2018年38卷2期 30-34页
【摘要】 选取典型喀斯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将研究区进行小流域的划分.针对喀斯特地区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成灾机理,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贡献作用,并提出了研究区泥石流物源量...
【中文期刊】 张建 杨瑞东 等 《食品科学》 2017年38卷21期 175-181页
【摘要】 采集喀斯特地区(遵义虾子与贵阳花溪)的辣椒及种植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辣椒和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As、Cd、Pb、Hg、Cr、Cu、Zn、Ni、T1、Co、Sb、Sn、Mn)的含量,探讨...
【中文期刊】 蓝芙宁 王文娟 等 《中国岩溶》 2017年36卷4期 427-432页
【摘要】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覆被条件土壤剖面CO2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湖南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玉米地、烟叶地)土壤不同深度的CO2浓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CO2表现为草地(...
【中文期刊】 廖建军 熊康宁 等 《家畜生态学报》 2017年38卷12期 62-66页
【摘要】 多年生牧草品种的混播对于人工草地建植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探讨在石漠化地区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前景及应用策略.提出在石漠化治理中人工草地的建植应根据区域布局、水热条件、人工草地类型、...
【中文期刊】 康福丽 朱国政 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5卷1期 104-112页
【摘要】 为合理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资源,揭示AM真菌对金橘根围土壤酶活性和植株生长影响的机制,以喀斯特非岩溶区酸性土(AS)和岩溶区石灰土(LS)为基质进行盆栽实验,研究分别接种丛枝菌...
【中文期刊】 褚学伟 许模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17年25卷3期 867-872页
【摘要】 地下水天然露头作为岩溶山区农村的重要供水水源,其流量动态的变化对供水的保障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堰塘泉为例,分析了泉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采用SARIMA模型,建立了拟合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堰塘泉流量存在年内的季节性变化;拟合及...
【中文期刊】 龙杰超 徐传贵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7年45卷3期 28-32页
【摘要】 为探明长柱十大功劳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种植的可行性,以长柱十大功劳2年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80±2.5)%]和胁迫时间(0~21 d)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文期刊】 薛俊雷 任晓冬 《南方农业学报》 2017年48卷3期 561-566页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不同要素需求,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10个可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运用统计方法对各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不同层...
【中文期刊】 张震 谢和 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36卷5期 36-41页
【摘要】 采集兴义市坡岗、兴仁县清水河和安龙县青龙山三个贵州省西南部喀斯特保护区土样,利用平板分离方法分离芽孢杆菌,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54份土样中共分离到芽孢杆菌129株,鉴定为24个种...
【中文期刊】 陈明 王运生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年16卷2期 11-17页
【摘要】 旺苍地区发育有典型的南方亚热带岩溶地貌,主要以峰丛-溶蚀洼地、大-中型岩溶漏斗、溶蚀峡谷以及地下溶洞和洞内化次生化学沉积物最具特色.通过对研究区存在的夷平面进行探讨,认为本区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形成了米仓山期、元山坪期岩溶夷平面和盆...
【中文期刊】 熊康宁 许留兴 等 《家畜生态学报》 2016年37卷10期 72-79页
【摘要】 基于喀斯特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为有效探索喀斯特地区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与石漠化的治理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二者的交织点在于生态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草地建植、草地放牧、饲草加工与健康养殖,但是...
【中文期刊】 潘伟志 Sila Onesmus Nzung’ 等 《中国岩溶》 2016年35卷2期 173-178页
【摘要】 为了探讨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碳酸酐酶(CA)活性、有机碳含量及 CA 固碳之间的潜在关系,选取长江流域干流及支流沿岸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的10个样地,比较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表层土壤(0~20 cm)中的碳酸酐酶(CA)活性与土壤有机碳...
【中文期刊】 杨慧 涂春艳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5年46卷5期 777-78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指示作用,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规律,为阐明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岩溶区次生林地采集山脚、山腰和山顶3个地貌部位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C、全N...
【中文期刊】 黄化刚 肖谋良 等 《烟草科技》 2015年48卷11期 16-21页
【摘要】 为明确喀斯特山区烤烟由常规种植转为有机种植方式后烟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变化,在贵州省金沙县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选择连续3年进行有机种植的烟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两种种植方式下烟田土壤基本性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高渐飞 熊康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6期 775-784页
【摘要】 为揭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生态治理的响应,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将提供产品、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土壤肥力、固碳释氧5项功能作为服务价值评估指标,选择生态治理两个时段(前期2000—2005年、后期2005—2010年),基于实测...
【中文期刊】 赵盼弟 熊康宁 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 209-213页
【摘要】 2012—2013年,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农村生活能源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针对研究区农民收入低,能源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结合示范区条件,立足种养,发展沼气、秸秆...
【中文期刊】 杨学东 李莉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43卷7期 198-201页
【摘要】 为给岩溶山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贵州高海拔山区草地建植为研究对象,探讨天然草地建植为人工草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建植为人工草地20余年后,土壤体积质量、毛管持水力、pH、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得到改善;...
【中文期刊】 胡莉 熊康宁 等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1卷6期 117-121页
【摘要】 为缓解喀斯特地区人地矛盾提供理论借鉴,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探讨了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及特点.研究表明:独特的喀斯特环境既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自然条件又制约了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也对喀斯特环境产生了正向改良和逆向破坏.结论:合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