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6
- 228
- 26
- 9
- 2
- 98
- 67
- 64
- 55
- 19
- 145
- 64
- 44
- 41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鲁卫平 周元国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2期 5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纳米金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示踪技术.将该技术与DNA传感器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和提高检测通量,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谯康全 吴永强 等 《压电与声光》 2012年34卷2期 249-252页
【摘要】 在压电石英金电极上自组装半胱胺膜,通过1-乙基-3-(3-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的羧基化碳纳米管交联半胱胺和DNA探针,构建新的压电DNA传感器,实现对肺癌特征DNA的压电检测.该传感器检测灵敏度为27.61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红梅 翁少煌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1年30卷8期 872-876页
【摘要】 以氯化六氨合钌( [Ru (NH3)6]3+)为杂交指示剂,通过Au -S键的共价结合,将DNA探针固定在电极表面与互补靶序列杂交,构建了计时电量法(CC)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并...
【关键词】 DNA电化学杂交传感器;计时电量法;六氨合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红艳 陈圣根 等 《分析科学学报》 2009年25卷1期 71-74页
【摘要】 利用共价键合法,将氨基修饰的具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构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NA传感器 (急粒DNA传感器).以电活性的芦荟大黄素(AE)为杂交指示剂,考察了杂交温度及传感...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DNA传感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小林 吴春生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09年22卷1期 1-5页
【摘要】 对比甲醇-盐酸混合物及硫酸处理对场效应器件(Field-effect device,FED)电化学测试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D表面经过两种方式处理,其电化学阻抗测试特性发生变化,表现在阻抗的虚部值(用Zq表示)随加在FED器件与参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雅玲 郑洋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年38卷12期 1099-110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机体天然免疫系统拥有一系列可以探测和抵制微生物侵袭的机制.目前,关于病原RNA的细胞内识别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相关报道,但细胞内病原DNA的识别和相应的天然免疫应答机制仍未完全被揭示.阐明上述机制有助于了解和治疗一系列微生物感染相关的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秀兰 蒋栋磊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年23卷11期 1040-1042,1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形成起来的高新微量分析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特点.本文根据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将生物传感器分为DNA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李君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8期 3588-3590页ISTICCA
【摘要】 DNA传感器是基于DNA分子相互作用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在基因分析及其他应用领域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发卡式结构的寡核苷酸,由于其能够很好地识别单碱基错配序列,基于发卡式DNA的传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林芝 何林欣 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20卷2期 192-196,2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MOF-74@AuAg纳米花(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方法 采用还原法制备AuAg NFs;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利用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喆 陈志国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17期 2062-2068页ISTICCA
【摘要】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早期检测手段,因其微创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仍有诸多问题限制了液体活检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四面体框架核酸(tFNAs)因其结构稳定性、可编程性、优异的细胞内吞和组织穿透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娟 李姝亭 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61卷2期 231-237,245页
【摘要】 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免疫检测新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的PIK3CA基因E542k甲基化的表达量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制备线性阵列结构的微芯片,在其表面孵育功能化的肽核酸金纳米探针(PNA-A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天 孙佳一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16卷15期 101-109页
【摘要】 目的 基于MXene纳米材料,利用X型DNA和适配体构建了一种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食品中的Pb2+和Cd2+.方法 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制备X型DNA结构,在Pb2+和Cd2+存在的情况下,X型DNA结构中的适配体与目标物特异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瑚玥 李杜娟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4年43卷2期 183-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作为一种实用的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少层MoS2纳米片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标志物ct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悦 李安一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4年35卷2期 73-7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活性氧基团(ROS)水平升高会引起生物体的DNA氧化损伤,监测DNA的氧化损伤程度,能够实现ROS损伤效应的有效评价.基于微生物传感器监测DNA损伤效应可以定量评价氧化损伤程度,但微生物本身具有的ROS清除机制,会影响监测灵敏度.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倩 杨宁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9期 181-187页
【摘要】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与DNA长距自组装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 在磁珠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OTA,并释放引物链.通过磁性分离将引物链分离出来,并利用电极界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佳璘 吴源益 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384-388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磁性层状双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对修饰在单链和双链DNA上的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FAM)的高效淬灭,以及核酸外切酶Ⅰ(exon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函笑 代晓春 等 《分析化学》 2023年51卷2期 184-193页
【摘要】 构建了一种以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为信号探针的CRISPR/Cas12a生物传感器,用于循环肿瘤DNA(Circular tumor DNA,ctDNA)的快速放大检测.MB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颈部末端分别标记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昕 贺荣荣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3年42卷11期 1495-1502页
【摘要】 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夏萌 张蕴哲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5期 202-208页
【摘要】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其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基质中,在食品加工运输过程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人们摄入受污染食品会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基于功能核酸的DNA酶生物传感器凭借其高稳定性、易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束永勇 那立欣 《化学研究》 2023年34卷2期 165-178页
【摘要】 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是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的羟基化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的形成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蕾 黄明辉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12期 1130-1140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Taq聚合酶(Taq pol)、失去核酸酶结构域的鼠白血病逆转录酶(MMLV RT-)和人源的聚合酶β(polβ)缺少3′→5′外切核酸酶活性.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研究了Taqpol与引物末端完全匹配和含有1、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志贤 晁福寰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2年29卷3期 454-459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3 3′-二巯基硫代丙酸的金电极自组装技术,用乙基3-(3-二甲氨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剂将亲和素固定于金电极上,联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制备成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电极,和杂交液中的待检葡萄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1年28卷1期 125-128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核酸探针为识别元件,基于核酸相互作用原理的DNA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检测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兰 杭永正 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2年58卷9期 1109-1116页
【摘要】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基于DNA探针与目标D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建的传感器,根据识别元件与目标物结合前后信号变化实现目标物的检测,已成为传统检测方法的有效替代方法.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可调和热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春霞 闫圣坤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22期 346-352页
【摘要】 以苏丹红III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氯化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为信号探针,结合杂交链反应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一种简单、新颖、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苏丹红比色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进行评估,最后将其应用食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伯禄 杨艳梅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2年43卷24期 225-234页
【摘要】 以肉苁蓉、红枣及酸奶为原料,以口感、组织状态、气味及色泽为评价指标,借助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曲线分析法对肉苁蓉红枣复合酸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复合酸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快速评价.由单因素实验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雨菲 闫永存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2年41卷4期 601-609页
【摘要】 DNA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领域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现已构建多种二维和三维DNA功能纳米结构.滚环扩增(RCA)作为一种等温扩增技术,为DNA纳米材料的设计和自组装提供了新途径.该文通过RCA一锅法合成封装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欢 韩鑫涛 等 《分析化学》 2021年49卷6期 893-906页
【摘要】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源自于肿瘤的一种无细胞DNA(Cell free DNA,cfDNA),可能携带与原发肿瘤相同的致癌突变和基因改变.因此,ctDNA有望作为癌症的无创监测生物标志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 康天放 等 《分析化学》 2021年49卷2期 309-317页
【摘要】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AuNPs-GO)复合物,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将此复合物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再通过Au—S键将巯基修饰的富含鸟嘌呤的DNA链(T30695)自组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程 张茂美 《广州化工》 2021年49卷19期 91-93页
【摘要】 利用DNA的生物相容性,以DNA纳米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microRNA-21的超灵敏检测.首先,我们通过合理的设计合成了两端分别标记有能量转移供受体的DNA镊子.通过DNA酶诱导的目标物循环...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DNA镊子;microRNA-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天聪 吕昌龙 《微生物学杂志》 2012年32卷4期 7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DNA疫苗进入细胞后,除了转译成蛋白质抗原,通过MHC分子进行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提呈外,近年来还发现可直接与相应的被称为核酸传感器分子,如TLR9、DAI、AIM2、STING、DDX41解旋酶和RNA聚合酶Ⅲ等结合,继而激活不同的免疫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霞 张立群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年20卷11期 1516-1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直接检测从临床标本中提取的HPV基因组DNA.方法 选取36例临床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提取其生殖器分泌物的基因组DNA,并经荧光定量PCR检测为HPV阳性的标本,以14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利用漏声表面波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宇鹏 郑江 《中国药房》 2008年19卷18期 1363-13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细茵基因组DNA(Cytidine-phosphate-guanosine DNA,CpG DNA)活性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的排序.方法:将CpG DN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以建立靶点,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涵 黄君富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年18卷3期 316-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已构建的压电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检测系统中引入HRP-DAB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并基于该系统建立一种表皮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自组装技术在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上固定针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寡核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涵 府伟灵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5年32卷5期 571-5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有效可以应用于压电基因传感器对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沸水浴法,酚、氯仿法,chelex100法和试剂盒法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大肠杆菌ATCC 2...
【关键词】 细菌DNA;chelex100法;压电基因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斌 府伟灵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年14卷1期 22-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链置换扩增(SDA)压电DNA传感器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SDA压电DNA传感器芯片技术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对临床标本33份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并以荧光定量PCR作参照,与常规培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3份临床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仲明 刘芳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年28卷4期 319-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索DNA传感器用于DNA定量定性分析的可行性,研制了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用生物素法将单链DNA探针固定在镀金石英晶体表面上制成DNA传感器,再用该传感器检测溶液中的互补单链DNA和单碱基错配的互补单链DNA,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力惠 李毅群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3年24卷1期 46-49页ISTICPKUCA
【摘要】 在固定电压下,将单链DNA固定在活化的碳糊电极(CPE)表面,以电活性物质Co(bpy)3(ClO4)3为指示剂,研究了单链DNA电极(ssDNA/CPE电极)、双链DNA电极(dsDNA/CPE电极)的指示剂还原峰电流变化;并利用其差值(...
【关键词】 DNA;电化学传感器;三高氯酸三联吡啶钴[Co(bpy)3(ClO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鸣 府伟灵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年13卷3期 210-2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链延伸反应的原理延长引物链以提高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表面的质量负载,从而提高传感器检测MRSA的灵敏度.方法以不对称PCR的反应产物做为长链探针,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为短链探针,在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洲 刘耘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2年1期 38-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自组装法,将5'末端标记有巯基醇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4.43MHzAT切石英晶体的镀金表面,制成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并用该DNA传感器进行了互补单链DNA定量定性检测的探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天伦 府伟灵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1期 2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解决SDA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通量不足问题.方法①采用传感器集成技术将10个SDA压电DNA传感器制成2×5的传感器阵列芯片;②以结核菌IS6110片段为检测对象,研究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的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幸浩洋 陈向东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2年17卷5期 329-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制利什曼原虫DNA压电晶体传感器.方法对压电石英晶体表面进行处理并结合上探针DNA制成DNA传感器,在不同的杂交时间和杂交浓度条件下测定其频率响应.结果在5 h内随着杂交时间的增加,压电晶体振荡频率的改变值△f也呈线性增加,在相同的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天伦 府伟灵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1期 2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链置换扩增(SDA)压电DNA传感器,研究其响应特性.方法①将SDA与压电DNA传感器结合,建立SDA压电DNA传感器结合技术;②以结核菌IS6110片段为检测对象,研究SDA压电DNA传感器的响应特性.结果①SDA压电DNA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鸣 府伟灵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1期 2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链延伸反应的原理延长引物链以提高压电基因传感器表面的质量负载,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方法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及femA两种探针片段,待杂交上相应的靶序列片段后,加入Klenow酶,室温下(20 ℃左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少慧 陈誉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0年16卷5期 429-4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核酸探针压电晶体传感器,即由特异的单链DNA片断与压电晶体镀膜电板交联固定制成探针,并与标本中待测的变性DNA杂交成双链,杂交前后DNA量的变化,可通过压电晶体振荡频率的改变判定.从含pBR322-HBV DNA的大肠杆菌HB101中提取纯...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压电晶体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粟莎莎 张姝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4卷11期 1262-1267页ISTIC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5-甲基胞嘧啶(5-mC)抗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DNA多甲基化位点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纳米金修饰金电极(AuNPs/Au),以自组装方式依次将单链DNA(ssDNA)、巯基己醇(MCH)和靶DNA连接到AuN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宏波 戴飘飘 等 《检验医学》 2019年34卷4期 346-3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用于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OXA-23突变基因的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 采用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Pt-LSSUs@PAA)修饰电化学DNA传感器界面,以六氨合钌(RuHex)为信号指示剂,通过差分脉冲伏...
【关键词】 OXA-23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艳红 李晖 等 《应用化学》 2020年37卷11期 1249-1261页
【摘要】 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是一类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DNA分子,因其具有出色的活性、易修饰性和可编程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先是简要介绍了G-四链体的结构,再主要综述了增强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活性的策略及基于血红素/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苗苗 王萍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0年39卷12期 1466-1472页
【摘要】 该文以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TSP)为捕获探针,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IgG抗体结合在纳米金颗粒表面(AuNPs-IgG-HRP)作为信号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DNA甲基化电化学传感器.利用一步热变性法组装成TSP后,通过Au-S键固定在...
【关键词】 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电化学传感器;DNA甲基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亚非 胡文晓 等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年42卷6期 1374-1382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DNA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DNA作为适配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不断被大量学者研究和构建,以实现对靶标物质的灵敏快速检测.作为DNA纳米技术的新兴方向,基于DNA适配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对近年来基于DNA适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