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3
- 154
- 32
- 5
- 4
- 3
- 2
- 209
- 142
- 107
- 38
- 3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芳 刘红星 《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101卷13期 899-9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转录组测序(RNA-seq)是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的实现形式之一,RNA-seq数据中有丰富的疾病相关的基因融合、基因表达量、转录本剪接变异、基因序列变异、免疫基因多样性等信息。近年来RNA-seq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促进了血液肿瘤精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海珊 高怡瑾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21年59卷4期 305-3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初步建立血液肿瘤患儿多学科合作的免疫接种模式,并探索其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免疫接种门诊接诊的150例血液肿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团队、设计接种方案、培训人员和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禾 吴晓东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0年38卷7期 422-4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孢子菌肺炎(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15例PCP患者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程明 吴祁生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100卷43期 3443-34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在血液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疑难情况中的应用和发现。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检验科与输血科在血型鉴定时发现血清法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或凝集不典型的患者3例。分别使用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小圆 孙瑞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48期 3775-37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气管镜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患者行气管镜ROSE检查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莲叶 王春立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27卷15期 1992-1997页ISTIC
【摘要】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国内外关于儿童放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医务人员提供临床实践准则。方法: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柏清 康亚妮 等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1年33卷2期 146-149页ISTICCA
【摘要】 砷化合物三氧化二砷、硫化砷在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临床治疗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砷剂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自噬,消除白血病起始细胞,直接作用于靶蛋白。文章将对砷剂在各种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深入理解砷剂复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代静 田文君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1年30卷1期 14-16页ISTICCA
【摘要】 基因表达失调与血液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近年迅速发展的转录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技术为发现疾病诊疗相关的标志性基因和研究基因表达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文章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的报道介绍相关研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志祥 张学光 等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2001年22卷6期 534-54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XM)对恶性造血细胞表面Flt3受体表达及重组人Flt3配体(rhFL)介导的恶性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8株恶性造血细胞系细胞和10例新鲜白血病原代细胞表面Flt3受体的表达,及与DXM 0.1...
【关键词】 重组蛋白质类;重组人 Flt3配体;酪氨酸激酶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凌 张斌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7年24卷3期 230-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γδT细胞培养体系,探讨γδT细胞对不同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解放军第307医院造血于细胞移植科收治的4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该院5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分别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显勇 裴强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40卷4期 242-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样树突细胞白血病(BPDCN)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6年确诊的5例BPDCN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骨髓涂片标本,在油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胞体、胞核、染色质,胞浆等方面的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帆 孙雪冬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年38卷10期 831-8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促进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造血恢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惠 堵一乔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40卷6期 456-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低成本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外周血钙网蛋白(CALR)突变的筛查方法.方法 采集2012至2016年确诊的70例MPN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应用PCR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HRM)对CALR突变进行筛查,阳性样本进一步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思远 吴晓龙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24期 2111-21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动员方辅助化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中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疗效.方法 10例接受auto-HSCT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书磊 于益芝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6年23卷1期 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固有免疫中重要的效应细胞,NK细胞具有强大的抗肿瘤功能,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T细胞(CAR-T)技术的兴起,NK细胞的CAR修饰潜力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绮思 许娜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年37卷3期 221-2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间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染色体核型分析对35例治疗相关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和分型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35例患者中,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仰 田源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年3期 244-2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 IMRT 降低直肠癌患者放疗区域造血活性骨髓的受照射剂量,以其减轻在同期放化疗期间的急性血液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入组直肠癌初治患者,根据盆腔核磁图像确定造血活性骨髓分布并勾画,并对其进行剂量限定(V5<95%,V10<90%,V...
【关键词】 直肠肿瘤/调强放射疗法;磁共振;骨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兰 魏旭东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年37卷6期 507-5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 5年1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79例行胃镜检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恶性血液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结果 279例患者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宇 许兰平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35卷8期 689-6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在接受高强度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患者不同治疗策略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全国多中心的观察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治疗策略下伊曲康唑的有效率,并对与疗效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红 解文君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26卷33期 4635-4639页ISTIC
【摘要】 目的:构建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各级指标的权重值。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法拟定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业竣 肖洁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11期 695-698页ISTICCA
【摘要】 抵抗细胞凋亡是许多血液肿瘤的关键致癌机制。bcl-2是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的重要抗凋亡蛋白,因此靶向抑制bcl-2成为目前抗血液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维奈托克(venetoclax)是一种选择性bcl-2抑制剂,现已被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洁 王桃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1期 77-81页ISTICCA
【摘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在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备受重视。CAR-T免疫疗法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CAR-T的制备、在体内的扩增和杀伤,以及疾病类型、疾病状态、治疗前预处理方案等。输注CAR-T前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凌云 郭彩玲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6期 513-5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供者自然杀伤细胞输注(DNKI)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llo-HSCT后行DNKI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迎 杨瑾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26卷11期 1459-1462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旨在为评价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实用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相关文献,构建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34名专家进行咨询,确定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第1轮发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星 周晓苏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1期 17-19页ISTICCA
【摘要】 由深度学习算法开启的新一波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展。同时,以高通量基因测序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了海量的医疗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也为血液肿瘤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文章结合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的报道对相关研究进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媛 李建勇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6期 374-377页ISTICCA
【摘要】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作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治疗方案和药物的出现不断改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慎重选择合适的供者可优化临床结局,而选择最佳供者时需要考虑诸多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宁 杨林青 等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0年32卷8期 593-596页ISTICCA
【摘要】 临床血液学参数是指血常规、血生化等血液检验的参考数据。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等临床血液学参数与子宫颈癌预后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晓莹 王彪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1期 41-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情况及利妥昔单抗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并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戎春梦 盛立霞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3期 210-214页ISTICCA
【摘要】 微移植是将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细胞免疫疗法相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模式。其在尽可能保留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基础上,采用造血干细胞微量植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避免移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玉林 胡永仙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1期 1-7页ISTICCA
【摘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经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CR)。然而,目前多个因素制约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他癌症,特别是实体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CAR-T免疫疗法临床应用的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学文 韩艳秋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2期 175-180页ISTICCA
【摘要】 免疫系统在控制和根除肿瘤细胞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由于疗效显著,而使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备受关注。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效应细胞,无需抗原提呈,即可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随着对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NK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桓莹 陈秀花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5期 310-312页ISTICCA
【摘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效果显著,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也使CAR-T疗法迅速发展,文章就CAR-T疗法的概念、CAR-T在血液病中的应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艳玲 文瑞婷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5期 447-452页ISTICCA
【摘要】 信号素(Sema)家族最初被定义为轴突导向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轴突导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Sema家族亦参与免疫应答、肿瘤血管生成和器官形成等过程。Sema3A是Sema家族中最早被研究的轴突导向因子。近年研究发现,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福佳 沈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5期 383-390页ISTICCA
【摘要】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期间血小板减少,是影响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发生于移植预处理后骨髓抑制期与移植后期。患者接受HSCT后,其血小板减少主要与外周血液循环中血小板被破坏增加,以及骨髓中血小板产生不足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茵 王玉月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10期 630-633页ISTICCA
【摘要】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后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诊断困难,导致死亡率高。中性粒细胞CD64应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多年,被证实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但是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的诊断中应用较少,文章就其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诊断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刘欣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3期 215-221页ISTICCA
【摘要】 γδ T细胞是T细胞亚群之一,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由γ链和δ链组成,不需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并且不需要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分子。部分γδ T细胞能够通过各种机制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
【关键词】 上皮内淋巴细胞;受体,抗原,T细胞,γ-δ;血液系统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慧 孙乾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5期 430-4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预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发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40例血液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薇 宋玉琴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3期 129-131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抗体药物是现代生物制品产业的主力军,占全球生物制品市场的50%以上,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文章就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叶静 郝云良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29卷11期 698-701页ISTICCA
【摘要】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是一种能够调节免疫反应的未成熟髓样细胞的异质群体,它们在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感染和炎性疾病中可抑制免疫反应。近年MDSC在肿瘤免疫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实体肿瘤中,但MDSC在血液系统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丹 陈宇 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43卷5期 413-417页ISTICCA
【摘要】 免疫失调在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肠道微生态中高度多样性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重要的影响。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影响血液系统肿瘤的进展及患者预后。笔者拟从肠道微生态的组成,肠道微生态与宿主抗肿瘤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原春辉 裴琛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年28卷3期 208-2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以来所有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3位患者的相关资料分为6组,比较它们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开始流食天数、术后引流管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芩 唐暐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年34卷8期 655-6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危险因素,探索中国人群EBMT积分预测移植长期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allo-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预后评估参照EBMT积分,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仵菲斐 孙慧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13年52卷3期 218-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比较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应用广谱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峰蓉 黄晓军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13年52卷12期 1028-1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减低毒性预处理(RIC)方案,改良马利兰(Bu,9.6 mg/kg)/氟达拉滨(Flu)方案治疗老年或不耐受性恶性血液疾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23例老年( ≥55岁)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
【关键词】 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预处理,减低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强 丁慧芳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12年51卷3期 188-1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深低温(-80℃)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完全缓解的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平均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化疗间歇期、血小板计数≥120×109/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淑蓉 彭伟香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2年41卷10期 691-6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3例,另选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与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正平 丁家华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11年33卷4期 283-2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危险囚素.方法 总结8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血型异同、供者类型、疾病状态、HL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晓军 牛晓敏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1年91卷2期 100-1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rhIL)11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Allo-HSCT的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按交替轮转随机选择原则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黎 程骁赬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10年32卷9期 713-7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并评价低剂量白细胞介素11(IL-11)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化疗后伴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血液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在化疗结束2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于谦 纪宇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6期 375-3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方法用于诊断血液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价值.方法 对80例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液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共计205份血清标本同时进行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