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5
- 480
- 78
- 62
- 45
- 18
- 18
- 554
- 546
- 316
- 54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颜希文 刘惠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5年19卷1期 39-43页ISTICCA
【摘要】 终末期肝病(ESLD)是慢性肝脏疾病致肝脏功能异常的肝病晚期阶段,在ESLD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加速患者病情恶化、导致病死率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功能缺陷、全身炎症反应、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肠道菌群移位和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夫 吴纪霞 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5年14卷2期 136-141页ISTIC
【摘要】 肠道被称为是人类的“第二大脑”,肠道和大脑功能之间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肠道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精神心理疾病常同时伴随。其最重要的中间媒介是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异常,不仅可以直接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同时可以通过免疫调控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诗彤 王楠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14卷3期 164-170页ISTIC
【摘要】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且易被忽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尿毒症毒素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紊乱及其分解代谢产生的肠源性尿毒症毒素加速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展。 本文着重探讨了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艳娟 张宇 等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5年15卷3期 240-2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慢性咳嗽为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儿的胃超声造影及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慢性咳嗽患儿258例,均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将158例GERD患儿作为研究组病情严重程度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昀坤 孟彩祥 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5年14卷2期 161-165页ISTIC
【摘要】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病因涉及肠道动力障碍、神经调控异常和微生物组失衡。近年来,肠道菌群在ST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代谢产物及其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在STC的发生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肖明 沈敏 等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5年15卷3期 224-2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机体炎症、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126例肝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n=25)和对照组(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垚 谢壁成 等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5年11卷1期 70-75页
【摘要】 减重手术目前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道菌群失调是代谢性炎症过程的重要激发因素,减重手术在减轻体重的同时也改变了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水平,有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豪 钱福凯 等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5年13卷2期 126-132页
【摘要】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受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回顾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重点探讨了益生菌补充、饮食调控、抗生素干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睿 张亮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19卷6期 546-549页ISTICCA
【摘要】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较为复杂.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一系列代谢物和分子来影响宿主健康,但肠道菌群是否参与椎间盘退行性变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玲 曹欢 等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18卷4期 247-250页ISTICCA
【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指在组织或器官缺血一段时间后,血流恢复时造成的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器官移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IRI,其发生机制复杂,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肠道菌群通过调控免疫反应、炎症响应以及代谢产物的生成参与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Yuan Jiao-Jiao Chang Xue-Ni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20年133卷7期 842-84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The incidence of septic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is increasing, it has become a major threat to human health because of...
【关键词】 Intestinal flora;Kidney injury;Seps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赫 匡重伸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33卷1期 10-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肠道菌群动态变化。方法:选择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按制模后时间分为CLP 6~12 h组( n=9)及1、2、3 d组(均 n=10),并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新 郑跃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36卷6期 460-4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等,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现以机体免疫状态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为基础,回顾与探讨生命早期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越 贺迎坤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40卷2期 153-1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P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PD患者140例,根据病程划分为<5年PD组(70例)和≥5年PD组(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秀先 梁小璐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40卷7期 890-8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2020年4月5日至4月19日之间收住在我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分为硬化组和对照组。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19年20卷10期 793-80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个体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变化,同时探讨了肠道菌群、外周血炎症因子和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创新点:首次探讨了AIDS和HIV阳性个体患者中肠道菌...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昆 胡轩 等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0年28卷3期 165-1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特点,从而为从肠道菌群角度干预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断面研究,收集7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16 s rRNA测序方法,对健康对照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和 姜涛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20年40卷12期 837-8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在 H. pylori根除治疗同时或之后添加嗜酸乳杆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为探索合适的益生菌使用时机提供依据。 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进行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荣 郑华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年19卷3期 320-3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的因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尽管目前对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上可观察到ASD患儿常表现出胃肠道(GI)问题和免疫失调等症状。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不仅与GI问题有关,还与ASD的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楠 马瑞红 等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0年40卷12期 1047-10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微生态环境的一个部分,对维持身体健康、保障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多种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内环境以及男性生殖系统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顺芬 徐武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年19卷11期 1176-1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脑轴全面全程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和发展,并可能是AD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tau病理和慢性炎症的重要源头。本文现从胃肠道层面、脑内炎症层面和肠道菌群层面探讨其在AD防治中的可能靶点及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英 郑嵘炅 等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0年28卷3期 170-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30例,借助高通量测序手段比较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果:二甲双胍能够显著增加肠道菌群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丹 詹江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年41卷8期 764-7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在宿主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免疫应答等活动中发挥作用,还与宿主健康疾病状态密切相关。作为肠-肝循环的重要媒介,肠道菌群的稳态将直接影响肝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此外,手术本身伴随的肠屏障功能减退、免疫功能抑制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雅倩 颜崇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35卷1期 7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肥胖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近年来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中,抗生素问题引起国际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时期肥胖风险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可能与抗生素导致婴幼儿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军 蔡尚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0年29卷3期 237-2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肿瘤发生、炎性肠病、肠道放射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源于核事故调查、临床研究、动物模型探索等多种证据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可作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暴露水平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梦秋 屠文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35卷19期 1517-15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婴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肠道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体与其之间的菌群交换。剖宫产、早期接触抗生素和配方奶喂养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群的建立,并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母乳寡糖(HMOs)是一类结构多样的非共轭聚糖,母乳中含量丰富,可调节婴儿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012年18卷37期 5151-5163页SCIMEDLINEIST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012年18卷46期 6819-6828页SCIMEDLINEISTIC
【关键词】 Ulcerative colitis;Herb-partition moxibustion;Intestinal flo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仁国 徐开菊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1卷8期 794-7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益生菌;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家彬 朱道琦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3期 553-5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生脉散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姜黄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生脉散联合姜黄在中药抗肿瘤的研究中是一种崭新的研究方向.目前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放射治疗, 但众所周知放射治疗会引起多种副作用, 同时也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玮 罗玲玲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52卷5期 357-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疾病有关,尤其与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而银屑病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上有众多相似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荣 王瑞忠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年28卷10期 903-9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干酪乳杆菌对母婴分离诱导产后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海马NR1和NR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 SD母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8)、产后抑郁组(PPD组,n=8)、产后抑郁+干酪乳杆菌组(PPD+干酪乳杆菌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昌 董妍妍 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年18卷10期 916-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是一类疾病的统称.严重的腹腔感染会导致脓毒症,继发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的生命.腹腔感染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反应状态,常并发胃肠功能障碍,表现为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内菌群调节失控、营养物质不断丢失,机体处于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瑶 郭盛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3期 518-5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发现的"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致毒增毒特点, 以利尿作用和肠道菌群结构为表征指标, 拓展性开展功效相似、基原相近、化学成分类型类同的中药巴豆霜与甘草合用可能导致的减效增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甘草与高剂量巴豆霜合用, 可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志红 刘明艳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11年09卷6期 461-46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考察淫羊藿总黄酮苷在家兔肠菌中的代谢以及葡萄糖酸内酯对肠菌代谢的抑制作用,旨在帮助揭示淫羊藿总黄酮苷在家兔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预防激素性骨坏死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淫羊藿总黄酮苷与家兔肠菌液经37℃厌氧温孵培养后,在不同时间点经水饱和的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011年17卷26期 3171-3172页SCIMEDLINEISTIC
【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chronic viral infection, a...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rohn's diseas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玉 吴捷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48卷1期 39-42页ISTIC
【摘要】 儿童炎症性肠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为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好发年龄为学龄期,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同时给心理和精神上带来创伤。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随着近年来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 张成元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48卷4期 267-270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脓毒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储备库,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始动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喂养方式、分娩方式及胎龄均可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定植。近期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激活不受控的促炎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浩 陈玲 等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1年36卷3期 14-1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鼠李糖乳杆菌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免疫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生后24 h内收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 500 g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选顺序单双号...
【关键词】 婴儿,早产;鼠李糖乳杆菌;RNA,核糖体,16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永颖 黄汉伟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41卷2期 124-127页ISTIC
【摘要】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可对母体及其后代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GDM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孕妇存在差异,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影响了其发生发展。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浩宇 曹欢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38卷4期 659-6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9月,选取115只SD大鼠(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 4)建立肝硬化模型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方式分为模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贲晓明 周晓玉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4年117卷6期 927-93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Background Oligosaccharides in human milk may protect infants by improving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fermentation. ...
【关键词】 galacto-oligosaccharides;intestinal micro-flora;ferment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云 托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年30卷2期 235-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益生菌的定义来自希腊语,益生菌是指:当摄人足够的剂量时可以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目前,全球对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益生菌在食品、营养品及医药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益生菌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包括黏膜屏障作用、增强单核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晓莹 王广治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年38卷11期 1318-1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肠道菌群紊乱在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肠Treg细胞和Th1/Th2细胞的关系.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6只,体重45~ 50g,18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
【关键词】 肠杆菌科;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香 过伟峰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4期 292-294,2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腑泻热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但其治疗机制仍未明确.结合近期脑肠相关研究结果,从脑肠互动、脑-肠轴、脑肠肽、肠道菌群角度对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脑-肠轴为阐明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奠定了基础,脑肠肽是研究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海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年30卷4期 434-4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 (RVE) 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RVE患儿9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予饮食调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蓓蓓 彭颖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期 462-4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是四君子汤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具有肠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其在小肠派式结、肠系膜淋巴结、小肠上皮细胞及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等部位均能产生免疫应答,但作用机制不明.目前主要认为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多胺信号通路等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武娟 屠文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年33卷17期 1358-1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最常见的新生儿胃肠道急症,早产儿发生率高,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肠道菌群在NEC病理学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受到关注.技术层面上,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分子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也为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姣姣 张瑞光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12期 1281-1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定植于人体肠道中的菌群在调节肠道功能与维持肠道稳态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脑轴(GBA)与大脑进行双向交流.GBA是指肠道与大脑进行双向互动的神经体液网络,整合了免疫、迷走神经、内分泌、神经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秋阳 左晗憬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年30卷3期 358-361,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正常人体内的肠道菌群数量可达100万亿,可参与人体的多项生理活动,包括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抵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等,对人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肠道中的定植微生物与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和帕金森病等一系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