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49
- 121
- 3
- 39
- 23
- 3
- 1
- 1553
- 1531
- 353
- 294
- 29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志侠 朱晓岗 等 《生物学杂志》 2025年42卷2期 75-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阐明水阳江宣城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应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浮游动物群落的演替规律,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浮游动物分布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于2022年8月、11月和2023年3月、6月对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祖强 刘博毅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0期 5012-50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浮游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之一,在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内河航运作为一种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其带来的水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引起关注.通过对比京杭运河镇江段干流及其自然支流,探究了行船扰动对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船扰动不仅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滕 周驰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1期 25-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汉江中下游江段干流丹江口等 7 个点位开展了 4 次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特征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Spearman 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干流江段共检出后生浮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霞 霍骏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2期 163-1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根据 2016 年 5 月、8 月、10 月和 2017 年 1 月使用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进行的 4 个航次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 次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 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玉莹 程俊翔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399-10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22年鄱阳湖流域发生了特大干旱事件,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揭示极端水文干旱年的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22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鄱阳湖浮游动物进行了综合调查.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陈聪 胡权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5期 47-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分析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 2021 年逐月采样调查水库内后生浮游动物.共采集到青草沙水库 47 种后生浮游动物并划分为 9 个功能群,年均生物密度为 82.4 ind/L,年均生物量为 0.346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全健 丰美萍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7期 7128-7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大陈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于2020年9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21年 1月(冬季)、4月(春季)分别对大陈岛海域的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 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共鉴定浮游动物90种,包括浮游幼体15类,其中夏季种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帅营 孙育平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6期 1-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解鳙在低营养水体中的下行效应,于秋冬季节在流溪河水库开展了原位围隔实验.该实验在水库原水中进行,并根据鳙的生物量(0 g·m-3 和 3 g·m-3)设置了对照组和有鱼组.研究结果显示:总氮(TN)、总磷(TP)、氮磷质量比(TN: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泳江 蔡明成 等 《渔业研究》 2023年45卷4期 399-407页
【摘要】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别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和消费者,浮游动植物的准确识别鉴定是开展水生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物种形态特征鉴定浮游动植物费时费力,鉴定困难,也低估了物种多样性.因此,亟需一套简单、高效、准确、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姣姣 陈冬 等 《湖泊科学》 2023年35卷5期 1752-1764页
【摘要】 为了揭示滇池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稳定性及其驱动因子,于2020年对滇池草海、大泊口、外海3个具有一定空间分隔的区域,按季度进行4次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大泊口区域的溶解氧、透明度指标显著高于外海,总氮、总磷、悬浮物、叶绿素a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玥 陈欣蕾 等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9卷3期 103-107页
【摘要】 为了解鄱阳湖保护区子湖内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变化,分别于 2020 年 7 月、10 月和 11 月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 1 个碟形子湖——沙湖进行了浮游动物定量采样调查.3 个季节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 77 种,其中轮虫 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雪 胡旭仁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2期 402-4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渔民根据湖泊水位季节性涨退变化, 利用人工闸门控制子湖水位进行捕鱼的一种渔业方式.研究分析了"堑秋湖"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探讨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以期为合理管控鄱阳湖区"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庆 陈斌 等 《动物学研究》 2010年31卷1期 99-10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6年8月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31°30'N,124°30'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本,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得知,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盼盼 王龙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2期 373-3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 于2016年秋季对该流域设置了20个采样点, 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 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沙颍河流域共检测出浮游动物36属78种, 其中轮虫20属60种、枝角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可 刘凯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2期 392-3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安庆西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进而评价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生存状况, 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西江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冲冲 李秋华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6期 131-1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研究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4月、7月对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四次生态调查, 并运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梅 朱永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2期 400-4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在高密度鳙和黄颡鱼、鲢混养模式下, 通过在池塘中设置1/4拦网(A组)、1/2拦网(B组)和无拦网(C组)处理和分析养殖期不同处理组的水质特征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来探讨设置拦网是否会减轻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 以保证水体中大型浮游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文生 詹文荣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2期 382-3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水洼与邻近浅滩中浮游动物群落是否存在差异, 于2015年1月22日和3月1日, 选择赣江南昌段的3个水洼和邻近浅滩采集浮游动物, 对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世敏 吴明姝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3期 700-7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对太平湖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5属89种,其中轮虫29属69种、枝角类5属7种、桡足类2属4种和原生动物9属9种;优势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异尾轮虫属(Trichocere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睿 王凤友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6期 1851-18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寒区湿地浮游动物功能群的季节变化以及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淡水浮游动物进行了功能群划分,以北方寒冷地区沼泽型湿地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9月)对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采样点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倩文 刘镇盛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683-6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6-2007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9°30'N-32°30'N,120°00'E-127°30'E)150个站位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志军 杨青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659-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2012年12月-2013年9月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0种,包括浮游幼虫19类.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由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斐 谢骏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5期 1071-10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珠三角高产池塘养殖环境状况,分析珠三角高产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池塘水质的相关性,研究于2016年7—8月对珠三角地区6种主要高产养殖模式30口池塘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共采集浮游动物55种,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会超 刘宁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4期 1318-13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20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8大类共计64种(类).浮游动物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浮游幼虫,分别发现22种、18类,占总种(类)数34%、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美霞 朱艺峰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7期 5780-57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象山港24个站位浮游动物样品和配套环境数据,采用R语言的gdm工具包对浮游动物β多样性进行了广义非相似性模型(GDM)分析,并利用betapart工具包对β多样性进行了成分(周转和嵌套性)分解,探讨了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β多样性及其成分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杭英 于海燕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2期 407-4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浙江饮用水源地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及对水体综合营养状态(TLIc值)的响应特征,对16个饮用水源地(H1-H8为河网型,K1-K8为水库型)展开了水质参数、浮游动物群落生物体积及其多样性指数的季节调查.结果表明,生物体积密度的季节变化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司权 潘保柱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2期 587-5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分析泾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以及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于2021年秋季(10月)和2022年春季(5月)进行了系统的水生态调查.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1属150种,秋季浮游动物物种数和平均密度均小于春季,两季群落结构差异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思泽 李辰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7期 2230-22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分析黄河河南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1年7月对黄河流域河南段典型断面(干流、支流及水库)的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黄河河南段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2属47种,密度变化范围为0.4~612.8 ind·L-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永富 于洪贤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6期 5126-5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0年夏季,对西泉眼水库浮游动物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运用现存量法、指示生物法、多样性分析法、QB/T指数法、E/O指数法、肥度指数法(E’)和理化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水质等级,应用典范对应法分析了浮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鑫 曾江宁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4期 8194-8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4年7月和10月进行了夏季、秋季两次生态综合调查,并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典范对应分析法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舟山海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敏 王永明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2期 301-3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沱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形成的环境因子,于2013年对沱江10个采样断面按季节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期间共检出浮游甲壳动物13种,以中小型枝角类和剑水蚤为主;尽管桡足类密度与枝角类接近,但由于体型原因桡足类生物量始终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王保栋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9期 2505-25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10年8月、11月以及2011年5月3个航次、各次24个监测点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后一个水文年内长江口浮游动物优势种、湿重生物量及丰度的变化,并用BIOENV筛选出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长江口浮游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喆 王念民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4期 961-9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11-2013年五大连池的调查,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重点放养鱼类之一鳙Aristichthysnobilis的合理放养量.结果表明,五大连池浮游动物4类82种(含未定种);主要优势种集中于原生动物和轮虫,有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晓龙 徐兆礼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8期 5621-56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2009-2010年春、秋季在长江口南支、北支、北港以及口外水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基于聚类、排序等多元分析方法,对长江口不同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聚进行相似性分析.春季,长江口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聚在40%相似性程度上可以明显分为口外和口内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崔凯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1期 185-1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营养盐水平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亦发生较大改变[1,2]。巢湖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不断接纳来自合肥市和肥西县等地区的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近年来出现水质急剧下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的情况。目前针对其浮游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飞雁 王雪辉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1014-10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浮游动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利用2012年7月在南沙群岛美济礁海域开展的13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对美济礁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表明:(1)美济礁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出现15个类群138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共国 包薇红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1期 1-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采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甬江干流13个断面的水样,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9项理化指标,并应用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浮游物群落结构特点和季节变化。研究共记录浮游动物95种,其中轮虫24属72种、枝角类5属10种、桡足类11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萍 徐晓群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7期 2308-2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明象山港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于2010年4月、7月大、小潮期对浮游动物群落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四个航次共检出浮游动物成体14大类64种、浮游幼体10大类14种,春、夏季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P=0.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京 陈晨 等 《生物学杂志》 2015年3期 58-62,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后期凡纳滨对虾设施养殖29个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差异及种类多样性。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25属40种,浮游动物3门14属17种,未鉴定种类8种。其中硅藻门27种,绿藻门7种,蓝藻门4种,黄藻门1种,甲藻门1种;原生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杭英 于海燕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1期 7219-7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浙江省16个饮用水源地(H1-H8为河网型,K1-K8为水库型)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季节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优势种(属)21种(轮虫8种、枝角类5种、剑水蚤5种和哲水蚤3种),各类群第一优势种分别为针簇多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建飞 王琼 等 《生物学杂志》 2015年32卷6期 4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洋山港航道浮游动物进行季节变化调查. 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密度呈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且春季生物密度较秋季稍高. 优势种共发现有6种,其中四刺窄腹剑水蚤( Limnoithona tetraspina)为全年优势种,且在冬季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青 由文辉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3期 6918-69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上海市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1-12月对滴水湖进行了一年调查采样.共检出浮游动物33属61种,其中轮虫22属45种,枝角类4属7种,桡足类7属9种.优势种包括10种轮虫,桡足类为中华窄腹剑水蚤(L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 马行厚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1期 158-1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评价春季大旱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现状,对保护区所辖8个子湖及赣江和修河部分河段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53属97种、浮游动物23属42种(包括原生动物13种、轮虫23种、枝角类3种和桡足类3种),其中大湖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挺 林元烧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3期 3635-3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6-2007年北部湾北部海域4个航次调查资料,采用K-优势度曲线法对浮游动物种(类)群进行排序分析,运用Levins公式和Pianka指数分析了主要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通过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璐 曹文清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3期 546-5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1年8月份于北部湾北部海域5个观测站位获得的分层水样,分析了表层叶绿素a含量和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以及类群组成;同时于现场采用稀释培养法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率(μ)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的微型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欣欣 蒋霞敏 等 《生物学杂志》 2014年4期 38-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2年6-12月,在宁波市象山县东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对主养三疣梭子蟹池塘两种混养模式(模式Ⅰ: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黑鲷、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Ⅱ: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黑鲷混养)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动物13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国平 朱小艳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6期 1152-11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鉴于南极磷虾在南极食物网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其摄食活动对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南极磷虾食物组成因季节、空间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且摄食对象的分类和鉴别也存在着较大困难,选食机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本文从摄食对象、摄食方式、选食机制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海明 汤臣栋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2期 375-3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型浮游动物(Macrozooplankton)是指体长介于1 mm和1 cm之间的浮游动物[1]。它们主要以碎屑、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等为食,同时本身又是鱼类、虾蟹类和水鸟等动物的饵料[2,3],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中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明敏 刘镇盛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407-5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6年7-8月、12月-2007年2月、2007年4-5月、2007年10-12月,对中国近海进行了4个航次生物、化学和水文等专业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鉴定结果,对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进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共国 屠霄霞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3年37卷3期 397-4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对杭州湾南岸滩涂湿地5个断面(S1-S3为排水区,S4-S5为非排水区)的高潮位和中潮位分别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38种(轮虫15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19种).排水区浮游动物年平均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