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7
- 89
- 45
- 10
- 4
- 2
- 2
- 390
- 360
- 214
- 191
- 1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晓玲 张桂菊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年23卷8期 552-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报道了1例房间隔膨出瘤并发心房扑动早产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患儿男,胎龄35周 +2,因"心动过速、气促、呻吟15 min"入院。患儿母亲胎心监护提示胎动过速,胎心率230~240次/min,急诊剖宫产分娩。患儿入院心电图显示心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6年119卷24期 2036-204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Background Atrial tachycardia or flutter is common in patients after 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Radiofrequency cat...
【关键词】 atrial flutter;atrial tachycardia;heart transplant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方胜 祁学文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3年116卷9期 1325-132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rminating atrial flutter (AFL)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u...
【关键词】 electric countershock;atrial flutter;atrial fibrill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学军 吕树铮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3年116卷11期 1770-177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xtent of prolongation of the transisthmus interval after ablation predicts complete ...
【关键词】 typical atrial flut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transisthmus interv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丕华 Nancy L Radtke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3年116卷3期 341-34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Objective To map and compare the right atrium in patients with AF to those with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河 李小梅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7年55卷4期 267-2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心房扑动的临床特征以及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方法 病例观察性研究,选自2009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的50例心房扑动患儿(男37例,女13例)资料,年龄(6.2±3.5)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君 陈明龙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43卷7期 595-5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典型逆钟向心房扑动(房扑)左右心房的电解剖标测,阐明其体表扑动波的产生机制.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入选15例典型逆钟向房扑患者,平均年龄(60±14)岁,男性14例,女性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周芩 宋治远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年35卷22期 2415-2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选择消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房颤/房扑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维持窦律分为手术成功组(A组)与复发组(B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泉 雷寒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年35卷22期 2419-24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高电压(maximum voltage guided,MVG)及电位极性反转两种标测方法指导下的消融策略与传统线性消融策略对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cavotricuspid isthmus,CTI)依赖房扑的疗效.方法 34例典型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健玲 李小鹰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37卷10期 920-9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对犬心房与心室电生理特性的作用特点,初步探讨其终止心房扑动(房扑)的机制.方法 18只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麻醉后气管插管,开胸并缝合电极,伊布利特按0.10 mg/kg静脉推注给药,观察给药前后心率、房内与房间传导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茂琴 宋治远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24期 2473-24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消融原则的临床效果及右房的作用.方法 房扑/房颤患者82例,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18~77(48.5±10.3)岁,左房内径26~52(35.4±5.3)mm.其中53例为阵发性房颤,14例为持续性房颤,15例为典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新琳 秦秀芬 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9年12卷2期 132-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起病、病因、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7年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例房扑患儿的起病、治疗和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 结果 3例患儿药物治疗有效,随访结果预后较好,分别随访至8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鹏飞 刘权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年36卷5期 962-9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在C57B6N小鼠中利用快速心房起搏联合卡巴胆碱技术建立房颤/房扑模型.方法 选取14周龄C57B6N雄性小鼠62只,体重(25±3)g,连接肢体导联记录体表心电图,经颈静脉插入八电极导管到右心记录心内心电图,各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嘉嵘 栾永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年40卷5期 467-470页ISTICCA
【摘要】 报道心房扑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中突发心脏破裂、心包填塞,行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开胸止血及心脏修补术后发生迟发性腹腔内大出血1例.心包填塞病死率高、风险大,应用经食管超声可以帮助判断心包内出血量,维持循环稳定及保证止血效果.心包填塞后发生迟发性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锦璇 牛国栋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22卷3期 209-2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在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CTI)依赖性心房扑动(房扑)患者中,采用三维系统指导下右心房高密度标测(HDM),评价线性消融后裂隙情况及CTI双向传导(TIC)时间≥130 ms对CTI完全双向阻滞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
【关键词】 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国栋 林锦璇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21卷1期 41-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本文探讨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导管消融史对心房扑动(房扑)发生机制及随后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注册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数据库平台,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可忠 诸葛伦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31卷4期 376-3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EnSite NavX系统引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术后并发心房扑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术后并发心房扑动3例患者,均在EnSite NavX系统引导下实施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记录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强 俞坚武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20卷3期 194-19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电场引导下行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学。方法在三维电场( NavX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引导下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民医院46例典型心房扑动(房扑)行无透视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结果46例房扑全部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奇 郭晓刚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3期 195-198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合并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特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9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消融的典型房扑合并局灶房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263例典型房扑的患者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青 尹先东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6期 416-420页ISTIC
【摘要】 目的:三尖瓣环峡部连续解剖线性消融是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常规治疗方法。既往研究显示三尖瓣环峡部可能是由非连续性肌束构成,故连续线性消融可能并非必需。本研究拟比较一种新的消融方法(极性反转位点消融)与常规解剖连续线性消融方法(解剖消融)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君 陈明龙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6期 426-430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典型逆钟向心房扑动(房扑)左右心房的电解剖标测,阐明其房扑波的产生机制及右心房游离壁电压与房扑波终末部分形态的关系。方法入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2月35例典型逆钟向房扑患者,按照是否进行了双心房标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奇 马坚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17卷6期 405-4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心房扑动(房扑)的临床特点及消融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间,因TOF根治术后并发房扑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1例患者,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共11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 郭国宁 《中国基层医药》 2012年19卷15期 2262-22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及持续时间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房扑及18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选择的药物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各分为三组,每组患者再分为持续时间≤3 d和>3d,每组各30例,比较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霞 王祖禄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14卷4期 263-2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或心房扑动(AFL)患者应用不同起始剂量华法林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达标和稳定的时间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应用国产华法林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 入选84例,随机分入起始剂...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思华 孙学玉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33卷13期 24-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扑动患者126例(心房扑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6例(心房颤动组)及对照组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房扑动组中,24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祖禄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13卷5期 325-328页ISTIC
【摘要】 Atrial tachycardias (ATs) may be divided into focal and reentrant forms. In recent years, great prngress achieved in c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黎晖 姚焰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13卷3期 178-1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心房颤动(房颤)递进式线性消融术中出现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的结果.方法 对80例房颤消融中出现规律的房性心律失常进行非接触激动顺序标测,判断电生理机制并指导消融.结果 共146阵心动过速,4阵为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日波 马长生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12卷6期 408-4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的影响.方法 12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导管联合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其中17例(14.2%)合并典型房扑(房扑组,其余作为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浩勋 袁越 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年15卷3期 229-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心房扑动患儿的治疗方法 .方法 30例诊断为心房扑动患儿首先接受药物治疗,包括纠正心力衰竭和药物转复.药物转复无效患儿予食道心房超速起搏、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30例患儿中10例自动出院.5例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素华 程文娟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12卷2期 95-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AFL)不典型心电图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分析峡部依赖性AFL患者体表心电图扑动波(FL波)形态,并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观察冠状静脉窦(CS)传导顺序及传导时间等.结果 根据下壁导联FL波形态,逆钟向传导A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38卷24期 49-5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新一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和经典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 ~ 75岁,持续时间≤90 d的房颤和房扑患者3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9例和胺碘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以芳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36卷14期 22-2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 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进行观察.46例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入2组,伊布利特组(n=24)、普罗帕酮组(n=22).伊布利特1 mg于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8年121卷9期 859-86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篇首> Recurrent atrial tachycardia (AT) is often observed late after heart surgery and it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5年118卷14期 1150-115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Background Delayed cure had been observed in recurrent cases after index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owever,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勤 袁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年29卷9期 680-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1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儿章医院住院的33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33例患儿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坚刚 孟旭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39卷5期 429-4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胸腔镜辅助微创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北京安贞医院17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83例行胸腔镜辅助微创射频消融(微创组),另89例行环同侧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导管组).其中男1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坚刚 孟旭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10年48卷20期 1561-15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胸腔镜辅助微创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胸腔镜辅助微创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58例,女性25例;年龄32~79岁,平均(5...
【关键词】 心房颤动;胸腔镜检查;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向飞 李毅刚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8卷1期 39-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逐级消融策略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40例非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逐级消融手术,第一步行环肺静脉前庭电学隔离术(PVAI),未复律者继续行线性消融,仍未复律者再继续行碎裂...
【关键词】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Atrial fibrill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国平 施海峰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11期 1264-1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a)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初次行CPVI后(3.7±2.4)个月再次行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ATa标测和消融.结果: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枫 刘俊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22卷5期 419-4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第二代冷冻球囊进行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患者1 12例.记录每支肺静脉冷冻消融相关参数和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杰 郑黎晖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21卷3期 192-1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估全胸腔镜下心外膜消融对心内膜导管消融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至2015年期间51例在阜外医院接受导管消融复发后愿意接受胸腔镜外科消融的房颤患者,于胸腔镜下应用双极消融钳进行肺静脉隔离、左心房后壁隔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日波 马长生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2期 110-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复发的机制,以及代谢综合征对再次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阵发性房颤初次导管消融的患者共522例,175例复发,复发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龙 师睿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16卷2期 111-1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使用伊布利特( ibutilide,Ibu)对消融即刻疗效的作用.方法 99例经充分线性消融仍为房颤或转为左心房心房扑动(LAFL)的患者,静脉推注Ibu,推注中若复律立即停止;注射完lmg后1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路 袁越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15卷6期 414-4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术后远期出现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的电生理标测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 8例患儿(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7.1±4.1)岁,VSD术后1~5年发生持续性IART,8例均有左心室扩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素群 姚光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14卷1期 63-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心房复极波增大诱发异位心房激动的临床和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7例心房复极波间歇性增大致PR段及ST段同步下移并诱发房性早搏及心房扑动的临床表现和常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这一心电现象的导联广泛,以V_3、V_4导联显著,房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国平 单其俊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13卷3期 193-19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碎裂电位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22例药物治疗无效有症状的房颤患者(阵发性16例,持续性6例),在自发或诱发房颤时,用Carto构建左心房或左、右心房的三维模型并标测、消融碎裂电位,终点是消除标测到所有碎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成宏 吴书林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13卷5期 344-3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Carto系统对心脏外科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三维电解剖标测和射频消融.方法入选心脏外科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患者29例,平均年龄(47±13)岁,男性15例,女性14例.在心动过速时,电解剖标测三维系建右心房和/或左心房.根据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华 刘旭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13卷6期 416-4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导管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外科消融术后复发的电生理特征和疗效.方法 8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外科消融后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9.1±4.5)岁(男性3例),二尖瓣置换术后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后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eda,Yılmaz-Semerci ; Helen,Bornaun ; 等 《The Turkish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8年60卷3期 306-309页SCIMEDLINE
【关键词】 arrhythmia;atrial flutter;newbo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Eric,Goralnick ; Laura J,Bontempo ;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5年33卷3期 597-612页SCIMEDLINE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Atrial flutter;Cardioembolic strok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