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14
- 13
- 7
- 3
- 3
- 4
- 4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胡海燕 导师:刘北星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天然辅助细胞(natural helper cells,NHCs)在2010年肠道黏膜发现,属于Ⅱ型固有免疫淋巴细胞的一种,其具有强大的Th2型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在病毒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国栋 导师:梁再赋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NK细胞主要存在于肝、脾、肺和外周血。NK细胞可以利用细胞因子效能和细胞毒活性,对机体炎症感染和抗肿瘤疾病免疫发挥关键性作用。NK细胞可以杀死炎症性、病原感染性以及肿瘤性细胞,这是经过不同种类的NK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衍民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通过媒介雌性按蚊传播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仅2015年,全球就有约2.14亿疟疾患者,其中43.8万人死亡。疟疾流行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普遍存在反复感染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人体不能建立并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潇木 导师:梁再赋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地龙又名蚯蚓、蛐蟮,是我国最宝贵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已有4000余年的入药历史。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工作得到一含有七条带组分,分子量在20KD以下,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地龙肽,并命名为免疫活性地龙肽(Dilong immu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郁春云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疟疾(Malaria)是疟原虫经媒介按蚊叮咬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是最为致命的原虫感染性疾病。每年约造成60万人死亡,疟疾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健康危害和严重的经济负担。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蕾 导师:刘北星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婴幼儿期严重RSV感染与儿童及成年期哮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与初次RSV感染发生在成年期小鼠相比,初次感染发生在新生期的小鼠成年期再次感染引起更为严重的全身症状和气道炎症,提示初次RSV感染时间决定再次感染时的疾病严重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美 导师:刘冬妍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由于营养不良和肝功能异常,常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合并SBP的FH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学星 导师:王庆辉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根据最新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15年全球疟疾病例为2.14亿,438,000人死于疟疾感染,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引起的脑型疟疾(简称脑疟,cerebral malar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芸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疟疾是疟原虫经媒介按蚊传播引起的一种广泛流行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寄生虫疾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给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健康危害和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疟疾传播阻断疫苗成为控制疟疾传播的重要途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冀 导师:祁赞梅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疟疾是由疟原虫通过媒介昆虫传播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尚未有应用于临床的有效疟疾疫苗。因此,抗疟疾疫苗的研制成为了当今的重点课题,而疟原虫感染宿主机体应答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林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大约80%的患者确诊时往往伴有局部的侵犯或者转移,5年生存4%,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放化疗为主。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enkephal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旭 导师:刘冬妍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暴发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细胞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或肝脏功能异常的肝脏损伤综合征,其常见并发症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自发性腹膜炎是由于肠道细菌过度集聚和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而肠道细菌移位的典型病理特征为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道黏膜的破坏。树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婷婷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前言:
1969年Chihara等首次从香菇中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香菇多糖(Lentinan,LNT)。香菇多糖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是一种兼有抑制肿瘤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多糖类生物反应调节剂。香菇多糖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国明 导师:祁赞梅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前言
2001年,McIntire等通过基因定位克隆技术发现了一个鼠的新的基因家族,命名为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cellimmunoglobulindomainandmucindomainprotein,Tim)家族。Ti...
【关键词】 Tim-1cDNA序列 ; 真核表达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佳慧 导师:梁再赋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前言
P物质(SubstanceP,SP)是发现最早的神经肽之一。通过重组DNA技术研究SP,发现SP来源于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in,PPT),因此SP属于速激肽(Tachykinin,TK)成员。研究发现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锡跃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实验目的
疟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每年造成300多万人感染,并导致60多万人死亡。脑型疟疾(CM)是恶性疟原虫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且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人类CM发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P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旭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前言
纳曲酮是一种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对μ-,δ-,κ-阿片受体均有阻断作用。阿片受体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的膜受体,近年来发现阿片受体亦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上,其免疫调节作用日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纳曲酮于1984年经F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娇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前言: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临床上较为普遍,胎儿以及幼龄儿童由于机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抵抗能力相对较弱而较容易受到其入侵,其对患儿的肝脏、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洪涛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前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指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能有效摄取、加工、提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韦旭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实验目的:
疟疾是疟原虫经媒介按蚊传播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寄生原虫疾病。每年疟疾临床病例在2~3亿左右,其中近百万人因感染疟疾死亡。红内期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引起的脑型疟疾(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晓丹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而作为疟疾的重要并发症,脑型疟疾(脑疟)是引起疟疾感染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措施可以控制脑型疟疾的发生与进展。当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机体过度的炎性反...
【关键词】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 炎性反应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雪 导师:祁赞梅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前言: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尚未有应用于临床的有效疟疾疫苗。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的结果均已表明:CD4+T细胞在抵抗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染急性期以IFN-γ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新宇 导师:刁尧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的不可逆损伤;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性损伤基础上产生一系列生化变化,包括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脂质过氧化、兴奋性氨基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默然 导师:梁再赋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地龙又名蚯蚓、蛐蟮,是我国最宝贵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已有4000余年的入药历史,地龙的蛋白提取物具有药源广泛、不易引起基因突变、不良反应少、生物活性较强、治疗费用低等优势。
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免疫活性地龙肽浓度为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思 导师:刘冬妍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利用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研究高氧状态下肠道AKT的变化,探讨高氧对新生大鼠肠道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足月新生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160只,空气组80只。每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鑫 导师:吕昌龙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大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药理和临床证实大蒜有抗菌消炎、杀虫、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功能等作用[1-2],其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是大蒜素[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娅琳 导师:祁赞梅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最为严重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大量与疟疾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影响疟疾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以及结局。人类控制疟疾易感性的遗传成分是十分复杂的。使用遗传背景十分明确的近交系,重组近交系或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延娟 导师: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最新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有2.3亿疟疾感染病例,病死人数高达100万。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的结果均已表明:CD4+T细胞在抵抗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雷英 导师:刘北星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Th1/Th2失衡是其主要的免疫学改变,也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毒感染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腾 导师:刘冬妍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是二聚体IgA(dIgA)和五聚体IgM的特异性受体。分泌型IgA(S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参与粘膜局部免疫,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止病原体粘附到细胞表面,在局部抗感染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洋 导师:吕昌龙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气管哮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约有3亿患者。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生物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认为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敬惠 导师:梁再赋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甘草甜素(G1ycyrrhizin,GL)是甘草中三萜皂甙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已证明它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甘草甜素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其免疫调节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颖 导师:吕昌龙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肿瘤发生后,机体可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发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s,PMNs)参与抗肿瘤过程,中性粒细胞由趋化因子募集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华慧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是由体内肾上腺产生的前激素和前脑腓肽衍生而来,是由酪-甘-甘-苯丙-蛋氨酸残基构成的五肽。蛋氨酸脑啡肽受体:又称阿片生长因子受体(Opioidgro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浏丹 导师:吕昌龙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大量研究证明大蒜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菌等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大致包括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等。
黑大蒜是一种新型大蒜加工产品,由新鲜大蒜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处理而制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秀珍 导师:潘兴瑜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ee]是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药用根茎中含有多糖、黄酮、生物碱、甾体皂甙、甾醇、鞣质、黏液质和强心甙等各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中医常用于治疗肺胃阴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静 导师:单风平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前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是目前发现的专职抗原提呈细(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它可以特异捕捉抗原,表达高水平的细胞内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Ⅱ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