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38
- 6
- 3
- 3
- 2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宁 导师:陈仲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确定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引发脊髓损害的临界值,建立在脊柱多节段病变的情况下,辨别引起症状的责任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取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因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锋 导师:娄思权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分两部分论述了膝关节翻修胫骨侧骨缺损打压植骨术后初始稳定性的研究和打压植骨翻修术后胫骨应力的有限元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了膝关节翻修胫骨侧骨缺损采用打压植骨(Impacting Bone Graft)技术治疗,相关因素包括术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淼 导师:刘忠军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博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探讨项韧带骨化成因,尤其是和颈椎不稳定的关系,以及骨化对颈椎运动的影响,同时观察项韧带骨化的组织学特点。 方法:将45例脊髓型颈椎病和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以项韧带骨化和非骨化分组后,观察并分析其颈椎X线(椎间退变,椎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路奎元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老年膝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在关节退化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病人的行走和日常生活.膝关节变形原因复杂,在临床方面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在治疗方面以关节置换术为主要手段.为了进一步了解膝关节的变形原因,找出更合理的治疗方式,该实验选取30例膝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宏 导师:娄思权 张克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实验目的:研究应用聚乙烯醇水凝胶复合物作为关节软骨替代物修复成年犬的关节软骨缺损.实验方法:取10只成年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2只.在犬双后肢膝关节股骨内髁负重面制造6mm直径的全层软骨缺损区,实验组在缺损区植入同等大小的聚乙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韬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利用诱导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钙磷陶瓷复合后作为骨移植物应用于恒河猴腰椎脊柱融合术中,与单纯使用钙磷陶瓷和自体髂骨移植相比较来评价这种复合物的成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临床前期的依据.结论:在恒河猴椎体间脊柱融合模型中,自体骨髓基质干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东舜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以滑膜細胞synovial cells增生進而侵入關節而産生進行性的破壤爲特色,生物能氧Ozone Therapy是一種免疫的調節器immunomodulator和細胞代謝的活化器cellular...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藏磊 导师:刘忠军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一组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经前路术后因疗效不佳或症状复发行再手术病例(前路组)的观察,同时随机抽取一组病情相似而行后路手术的病例(后路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时的治疗策略及手术入路选择,以期为颈椎病手术疗效的提高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群华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MP1、MMP3产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法检测E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建海 导师:姜保国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实验目的选用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修复鸡的趾深屈肌腱,观察术后早期生物力学变化的特点,并比较两种缝合方法在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生物力学变化的异同.结论 Tsuge法较高的力学特性在术后很快丢失,恢复慢;改良Kessler法的力学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冰 导师:朱天岳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分析髌股关节排列异常伴髌股关节骨关节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分析髌骨半脱位与髌骨半脱位合并髌骨倾斜引起髌股关节内、外侧面的压力变化和髌股关节退变性关节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寻找髌骨半脱位和髌骨半脱位合并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劳山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临床观察与探讨博士研究生:劳山 导师:吕厚山 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目的:系统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现象的存在,讨论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与老年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及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鞠晓东 导师:娄思权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成年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分化潜能,分别以细胞因子TGFβ<,2>体外诱导和转染TGFβ<,2>基因的方法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并以稳定转染的细胞为种子细胞,与高分子聚合物PLGA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薛峰 导师:姜保国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简称SPR)是目前治疗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手术方法.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发展,目前SPR已经成为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主流.然而这种手术方法还有着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痉挛性瘫痪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昊嵬 导师:娄思权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观察p16<'INK4a>在正常和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论证p16<'INK4a>在人类关节软骨细胞衰老和骨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结论:p16<'INK4a>的高表达对关节软骨细胞的老化和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有推助作用.RNA...
【关键词】 p16<'INK4a> ; 衰老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韦峰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脊柱原发肿瘤术后复发严重影响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该研究试图探讨广泛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手术技术方面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2年间以广泛性肿瘤切除手术方法治疗的32例脊柱骨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和脊索瘤术前、术后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曲华毅 导师:吕厚山 郭卫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构建尤文肉瘤融合基因EWS-FLI1重组腺病毒,以此重组腺病毒感染PBMC并进一步培养树突细胞(DC),体外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的CTL,检测肿瘤特异性CTL对尤文肉瘤A673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论:重组腺病毒Ad/EWS-FLI1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南 导师:吕厚山 郭卫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肉瘤的特异性以及相对特异性的分子标志,应用巢式RT-PCR方法,定性的或者半定量的检测尤文肉瘤患者和骨肉瘤患者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探讨检测结果与最终临床转移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采集11例尤文肉瘤患者的15份外周血标本、5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尚永刚 导师:姜保国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研究最常用的电生理试验数据、组织学试验数据和常用的神经功能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提供基础研究参考.方法:采用大鼠胫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段分别观察胫神经功能指数、诱发神经电图改变(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波最大波幅、M波最大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辉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该研究回顾性研究肥胖(根据体重指数)是否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危险因素.方法:由同一组医生使用同一种假体对320例520个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按体重指数分为四组(超重组Al=BMI 25.1-27 kg/m<...
【关键词】 体重指数 ; 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业华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专业)(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1、测量中国人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大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数值差异,为开发符合中国人膝关节特征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及手术时安装胫骨平台假体提供参数.2、从临床的角度评价胫骨平台后倾角对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术后功能的影响,探讨术中如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兵 导师:姜保国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椎弓根和横突形态结构,为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腰椎横突后外侧融合术提供详细的解剖形态资料.结论:椎弓根不是一个少许松质骨位于中心的简单圆柱状结构,而是水平面、矢状面均有一定倾斜角,峡面大致椭圆,向内倾斜,内、上侧皮质骨厚度大于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爱新 导师:娄思权 马大龙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3年
【摘要】 为了研究PDCD5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我们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骨关节炎及正常软骨内PDCD5的表达情况,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足叶乙甙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立明 导师:陈仲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1)了解胸椎间盘突出症(TDH)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致病因素;(2)调查胸椎间盘突出患者胸椎后凸状况.推测胸椎后的凸畸形在胸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能致病作用;(3)分析胸椎后凸畸形相应椎间盘内部载荷应力分布的状况,了解胸椎后凸畸形对...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后凸畸形 ; 有限元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汤小东 导师:吕厚山 郭卫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该课题旨在研究大剂量顺铂动脉灌注联合血液透析在提高肢体肿瘤化疗药物剂量,减少药物正常组织器官分布方面的作用;探讨阿霉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对骨肉瘤细胞系U2-0S的体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进一步将该微囊用于兔VX2肢体肉瘤模型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盛伟斌 导师:刘忠军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植骨及内固定技术进行稳定性重建,目前已是治疗脊柱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恢复神经功能的重要方法.依据肿瘤分期、累及部位等通常可以采取前路、后路或联合前、后路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而对于病变累及整节脊椎,甚至扩展到周围软组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白靖平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3年
【摘要】 骶骨既是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身体重力传导及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解剖结构.骶神经自脊髓发出,经腰椎管、骶椎管及骶神经管进入盆腔汇合成骶丛,穿梨状肌下孔形成坐骨神经.由于其特有的生理解剖特点,使得骶骨骨折及其合并症具有独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剑 导师:姜保国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周围神经在这种生物套管内的再生情况,并探讨小间隙桥接代替传统外膜缝合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在套管内加入NGF和神经碎片,观察其修复神经断伤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纯套管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洪军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3年
【摘要】 许多研究已证实,osteoblast special factor-2/core bind factor a-1(Osf2/cbfal)是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维持的关键性调节因子.然而对Osf2/cbfal在诱导体内、外骨形成方面的作用目前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圣林 导师:蔡钦林 王少波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突出间盘组织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炎症的反应的原因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研究79例颈椎病患者,手术共切除102个间盘;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将染色结果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殷晓雪 导师:陈仲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导入人成骨细胞以获得永生化的成骨细胞系,为骨科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易于培养、数量充足的人成骨细胞.方法:抽取正常人骨髓,采用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骨髓中的基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进行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建民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特点及变化,深入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材料和方法:分析因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治疗66例和其他疾病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24例,共90例患者的CT和MRI资料.73例矢状位MRI扫描观察与分析黄韧带骨化的节段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俞兴 导师:吕厚山 刘海鹰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利用PRV跨突触示踪研究支配成年大鼠膀胱的脊髓和脊上中枢神经元的分布以及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分布重组;验证PRV作为跨突触示踪手段的有效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1)正常大鼠注射PRV48小时后,L<,6>-S<,1>的SP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善保 导师:党耕町 马大龙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2年
【摘要】 第一部分VEGF<,121>及BMP<,2>基因转染加强组织工程骨成骨的实验研究.目的获得转染VEGF<,121>和BMP<,2>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体外转基因的表达和在体内人工骨成骨中的作用.结论病毒载体能将VEGF<,121>和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昭庆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2年
【摘要】 全文由两篇论文组成.论文一: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致伤力往往较轻.损伤机制多为过伸型损伤.骨折好发于下颈柱及胸腰段.多为经椎间隙骨折.三柱骨折多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殿阁 导师:吕厚山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了解国人正常膝关节股骨远端关节面几何学特征,比较横截面上各旋转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矢状面上关节面轮廓的几何学特征.为国人膝关节几何特征积累数据,为开发符合国人膝关节特征的人工膝关节假体提供参数.方法:对10例尸体骨膝关节标本内外上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家谋 导师:蔡钦林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1年
【摘要】 创伤性脊髓损伤(SCI)的继发损伤过程加剧了初始的机械性损伤.目前发现甲泼尼龙(MP)是SCI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唯一有效的药物,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为探讨SCI继发损伤机制,研究了损伤脊髓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并观察M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冰 导师:蔡钦林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1年
【摘要】 急性脊髓损伤是一种发病较多、后果严重的不可预测的灾难性事件.在急性脊髓损伤的继发性病理过程中,诱生型NOS以其能产生大量具有很强细胞毒性NO而受到重视.NF-κB作为iNOS基因的转录因子对iNOS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为探讨i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危石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HA/TCP载体复合物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兔BMSC体外培养,传代后在含10<'-8>MDEX或1~15ng/mlTGF-β1的培养液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海涛 导师:党耕町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引起寰枢椎不稳定各自的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线索.方法:1975年1月~2000年4月,收治寰枢椎不稳定患者3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畸形等发育性异常导致寰枢椎脱位比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更常见.寰枢椎畸形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跃庆 导师:娄思权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0年
【摘要】 试剂为recombinant muring interleukin-10(rmIL-10).取Wistar乳鼠(7-10天)股骨髁关节软骨分离软骨细胞.子一代细胞用含10%fetal bovine serum(FBS)DMEM培养液在24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铁铮 导师:吕厚山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synoviocytes,FLS)转化特性和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论:原代培养的滑膜细胞当传代至第三代时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光 导师:娄思权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术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不同部位的穿刺途径,穿刺针的选用及病理结果的判定;并对肿瘤边界的确定,病灶内最佳取材点的选择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安全、简便、并发症少,诊断正确率高,在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延青 导师:娄思权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0年
【摘要】 实验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方法:取自体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经过培养扩增,以多孔聚乳酸(PLA)吸附骨髓基质细胞植入兔膝关节软骨负重区(内髁)和非负重区(外髁)直径3.5mm深3mm的缺损内,观察4、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闫明 导师:党耕町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1999年
【摘要】 骨移植材料的开发是目前骨愈合研究的重要课题.该实验根据组织工程学的原理,构建一种生骨材料,即HA-软骨细胞复合物,此种材料除具备骨生长的传导作用外,还提供生骨细胞.将软骨细胞传代培养1周所构建的HA-软骨细胞复合物植入胫骨上段骨干部分缺损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新合 导师:党耕町 侯纬敏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1997年
【摘要】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能够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对于研究骨发育,骨再生,骨重建的重要意义,临床上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目前已完成了天然BMP的提纯工作.但由于其含量少,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华 导师:党耕町 娄思权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1997年
【摘要】 该实验以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的关节软骨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原位杂交、斑点杂交、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及<'3>HTdR掺入等方法,观察了IL-1β、TNF-α对软骨细胞MMP<,-1>、MMP<,-3>、TIMP<,-1> 以及N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