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21
- 12
- 3
- 2
- 2
- 8
- 7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果鑫导师:张茂林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4年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感染者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狂犬病在全球一些地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每年有数千人死于此病,且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景萱导师:王化磊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4年
【摘要】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均可感染。该病具有发病进程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可达100%。根据中国疾病预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自强导师:尹继刚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4年
【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附着在宿主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是导致全球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在微小隐孢子虫侵染时,子孢子及裂殖子表面的膜蛋白与宿主的受体相结合,对虫体的侵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具体作用机理仍不明确。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膜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小航导师:段铭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4年
【摘要】 已有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调控型RNA,可以通过与DNA、RNA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假基因源的非编码转录本是lncRNA的重要组成类型之一...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 鸟苷酸结合蛋白1假基因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邹贝贝导师:朱冠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一种引起宿主严重腹泻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发展中国家,隐孢子虫是导致婴幼儿和免疫缺陷患者腹泻的第二大病原体。隐孢子虫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依靠糖酵解途径,其缺乏三羧酸循环和基于细...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晨导师:彭其胜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简称布菌)侵入机体后引发的人兽共患细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我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布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寄生菌,其毒力在于细胞内生存和增殖。布菌通过吞噬作用入侵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尉发正导师:胡盼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反复发作、预后不良的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等多种症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U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接近千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颖导师:王琳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简称金葡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能够引发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轻症如浅表性皮肤病包括临床常见的皮肤毛囊炎症、疖、痈和脓肿等,以及许多重症疾病,如肺炎,败血症和中毒性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聪导师:卢士英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牛、羊和猪等哺乳动物的肉常被称之为红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动物源食品。饮食习惯的不同,使得红肉的摄入与人类各种病症相关联,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高脂症和高血压等等。有大量资料证实,长时间大量摄入红肉及其制品可能提高人体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凯导师:孙万春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动物骨骼内部含有大量骨基质,是构成骨骼内腔的主要成分。骨基质的内环境稳定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中,其内环境的维持主要依靠成骨细胞的骨生成作用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一旦平衡打破,就会引起一系列骨骼疾病。成骨细胞过度活化会引起骨硬化,产生骨刺等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红导师:刘晓雷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寄生虫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来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确保其成功寄生并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已使寄生虫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为可能。旋毛虫与其他寄生线虫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同发育时期(肠道期、移行期、肌肉期)均可在同一宿主体内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海伦导师:王化磊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率高达100%的嗜神经性人兽共患传染病。RABV可感染人和各种温血动物,犬是当前狂犬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聂佳文导师:朱冠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原生动物,可导致宿主严重或致命的腹泻,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中度和严重的腹泻病的第二大病原。微小隐孢子虫缺乏三羧酸(TCA)循环和β-氧化过程,其能量代谢主要依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宏导师:于录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人和动物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滑膜炎,并出现不可逆的关节损伤,最终导致身体残障甚至危及生命。但目前没有治疗RA的特效药。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舒导师:段铭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单股的负链RNA包膜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因为其传播速度和变异速率很快,且致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环状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子健导师:刘晓雷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旋毛虫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其宿主分布十分广泛,对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其在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泛素化修饰通过蛋白降解途径或其他非蛋白降解途径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内吞、DNA损伤修复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梦瑶导师:王化磊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又称森林脑炎,是由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在人与动物中引起致死性脑炎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立雄导师:柳增善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癌症疾病类型,随着科技进步已在CRC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全球范围内CRC患者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其中原因主要包括结直肠癌临床类型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明波导师:朱冠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由其引起的隐孢子虫病能够导致人和动物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在发展中国家,C.parvum和C.hominis是导致婴幼儿中度乃至重度腹泻的主要病原...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 Malectin蛋白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笑世导师:柳增善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癌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食管癌缺乏早期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诊断方法,故临床确诊时多已为中晚期,错过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期,致使治愈率和五年生存率较低。因此,探索食管癌分子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慧导师:尹继刚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顶复门寄生虫,其具有结构特殊的分泌型细胞器(例如: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这些细胞器在虫体入侵过程中将其内容物释放,其中微线体在顶复门寄生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GP900蛋白作为一个具有单个跨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玳宁导师:段铭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2年
【摘要】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两端闭合的环形非编码RNA分子,少数可编码蛋白质,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型 RNA,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也发挥重要功能。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鑫导师:尹继刚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顶复门寄生虫具有结构特殊的分泌型细胞器(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在虫体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这些细胞器所包含的蛋白质及其生物学功能在疟原虫和弓形虫中的研究得比较深入,但在人兽共患的微小隐孢子虫方面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对隐孢子虫微线体来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强导师:胡盼 柳增善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食品病原菌致死率最高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可引起免疫力低下群体感染,引起脑膜炎、败血症、流产及中枢神经症状等临床病理变化。牛羊作为天然宿主,可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方雪导师:于录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机体正常时其主要寄生在人体或畜禽的粘膜上,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化疗和放疗以及医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白色念珠菌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晶晶导师:彭其胜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简称布菌)入侵机体后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布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寄生菌。布菌入侵机体后通过与宿主细胞内质网互作形成复制型菌泡(rBCV)得以在宿主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维荣导师:张茂林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狂犬病作为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传染性急性脑脊髓炎。通常由患病动物通过唾液以咬伤的方式传染给人或动物,因发病后常表现恐水现象,因此又被称为恐水症。RABV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员,被认为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渠铮导师:刘明远 吉林大学 其他 兽医公共卫生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旋毛虫是一种多细胞寄生虫,引发宿主的高度免疫抑制是蠕虫侵袭与寄生的重要手段和共有特征,而旋毛虫尤以为甚。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寄生性蠕虫感染率低的发达国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发病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晨晨导师:朱冠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顶复门寄生原虫,其主要感染人和动物的肠上皮细胞[1]。人类主要感染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hominis)和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rvum),其中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铭昕导师:张茂林 郭艺迪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以侵害神经系统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近100%。由于其致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而仍为研究热点。
肌动蛋白(actin)是一类关键的细胞骨架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健导师:王学林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T. spiralis)是一种人兽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的猪肉及其产品是人类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因感染旋毛虫而引起的疾病被称为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该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琪导师:段铭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一种严重危害到人类和易感动物健康和安全的正粘科病毒。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生物效应依赖于复杂的信号传导和动态的基因表达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o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仕存导师:王学林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旋毛虫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它的整个生活周期都在同一宿主中完成,并且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在宿主体内寄生的部位也不相同,旋毛虫成虫(Adult worm,Ad)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肠道中,新生幼虫(Newborn lar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欢欢导师:彭其胜 孙万春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介导的骨吸收功能以及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功能,一同维持骨的动态平衡。破骨细胞是体内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一旦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活性增强或者细胞数量增多,就会引发多种骨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其中最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栾文静导师:于录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金萄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金萄菌感染的主要毒力因子,α-溶血素(Hlα,α-hla)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雨璐导师:刘晓雷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p.),又称旋毛虫,截至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3种不同的类群[1]。根据其生活史中肌幼虫期是否在宿主肌细胞重组过程中形成包囊主要被分为两个进化枝,即有包囊虫种和无包囊虫种。旋毛虫(Trichinell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胜兰导师:周玉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其引发的旋毛虫病是一种世界广泛分布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目前的诊断方法主要为集样消化法和ELISA检测方法。肌幼虫排泄分泌产物(ES)为应用最广泛的诊断抗原,但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蕾导师:白雪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旋毛虫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来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创造一个有效的抗炎环境,确保其成功寄生并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种微小的囊泡状结构,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产生并释放EVs。研究表明,多种寄生虫均可分泌细胞外囊泡,并在寄生虫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士军导师:任洪林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胞内寄生菌——布鲁氏菌(Brucella spp.)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严重影响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目前对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主要以细菌学、血清学检测方法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悦导师:卢士英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20年
【摘要】 通过构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鼠源重组CD40L蛋白,探讨其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在免疫BALB/c小鼠的过程中的免疫增强作用,为进一步开发适于小分子半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津津导师:卢强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公共卫生(硕士) 2017年
【摘要】 骨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组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活性,共同维持骨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打破容易导致骨疾病的发生.破骨细胞的数量过多或是骨吸收活性过强,将会导致骨质流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降低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