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
- 24
- 10
- 8
- 7
- 6
- 18
- 9
- 8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魏甜 导师:曹丽伟 暨南大学 化学 化学分析化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生物胺是一类含氨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它们以较低的浓度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生物胺在许多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神经递质类生物胺在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作用。摄入适量的生物胺可以加强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和代谢等,但如果摄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慧 导师:尹平河 赵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环境激素(estrogenic endocrine disruptors)是一类干扰动物体及人体内分泌功能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外源性物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加快,排放到环境中的环境激素逐年增加,环境激素对机体健康的危害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晓丽 导师:尹平河 赵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导致的赤潮灾害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球形棕囊藻在我国珠江口海域频繁引发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化学和物理赤潮治理方法,由于受到二次污染和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利用高效、环保、经济的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江金环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姜黄素是一种小分子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它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产生、增殖、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但姜黄素作为高效的抗癌药物其作用机制及其相关靶点一直不明确.微管一直是抗癌药物开发与研究的一个热门靶点,破坏癌细胞的微管,癌细胞因无法获得营养物质而被"活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莉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姜黄素和华蟾素两种天然提取物单独使用的抗肿瘤作用都有过研究,但是两药联合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术(AFM)、酶标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FCM)等手段来探讨姜黄素对华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邱月琴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CD4~+T和CD8~+T细胞在抗结核病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活动性结核患者为研究体系,重点研究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表面标志性分子Tim-3如何调节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信号,以及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禹莲玲 导师:陈填烽 郑文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展,肿瘤的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深入,从过去的单一因素研究上升到多因素致病理论.研究肿瘤细胞增殖过程和细胞信号通路机理与药物的关系,为抗肿瘤药物研究开辟新的道路.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苯并咪唑及三联吡啶衍生物已大量进行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聪 导师:曹丽伟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是两种有效的分离测定技术,而荧光检测器是色谱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将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与荧光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食品、环境等各个研究领域.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元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等老年痴呆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标记等技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了人参皂苷Rb1对AD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丽娜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华蟾素(cinobafacini,cino)是从传统中药蟾皮中提取水溶性成分而制成的注射液,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这种中药注射液以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华蟾素抗肿瘤的途径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其抗癌机制值...
【关键词】 华蟾素 ;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丽丹 导师:徐石海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海绵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丰富来源之一,含有大量结构新颖并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萜类、生物碱类、甾醇类、肽类及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等.为了进一步研究海绵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本论文对一种采自湛江硇洲岛的种属未定的海绵的酯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兰兰 导师:李红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在生物材料研究领域中,羟基磷灰石(HAP)由于其化学成分结构与骨牙中的无机成分高度相似,在硬组织替换与修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生物矿化形成的自然骨和牙中HAP的形貌分别为纳米片状和六方棒状,与常规人工合成HAP形态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海英 导师:白燕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纳米硒(nanoSe0)具有许多良好的生物效应,本课题主要是研究nanoSe0溶胶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采用体外抗氧化化学模型,如Fenton体系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法)评价nanoSe0-氨基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秋兰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结合量子点标记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仪等生物检测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阳性和阴性磁珠分选法等分离方法,以正常健康人和慢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高分辨的纳米尺度下从不同角度研究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邹颖 导师:刘杰 黄峙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用无机硒形态亚硒酸钠[Na2Se03/Se(IV)]和有机硒形态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 Se-Met)分别作用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和静脉内皮细胞(HUVEC),探讨硒对MSC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过程和HUV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延芳 导师:周立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具有抗癌活性的钌配合物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二价钉配合物Ru(Ⅱ)-azpy型配合物(azpy=2-phenylazopyrine)及其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而且,研究发现,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茜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研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2)AFM力谱研究纳米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第一部分:羊膜间充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盛璞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细胞的分化是个体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胚层细胞的分化导致组织形成、器官发生和系统建成,细胞的异常分化会导致癌变.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也与人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深入了解正常细胞的分化和肿瘤细胞的凋亡,探索细胞分化与凋亡的作用过程和机制,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彩华 导师:尹平河 赵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软珊瑚Sinularia Brassica是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Alcyoniidae科,软珊瑚目(或海鸡冠目)的一个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软珊瑚Sinularia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呼吸道病毒、抗炎、抗肿瘤和抗菌活性以及明显的抗...
【关键词】 软珊瑚 ; Sinularia Brassic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如娥 导师:欧阳健明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文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纳米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和酶标仪等仪器研究了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与纳米草酸钙(CaOxa)晶体的粘附作用及其对CaOxa晶体成核生长的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小芳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结合AFM探讨了药物青蒿琥酯的细胞膜毒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2)应用AFM探测健康人淋巴细胞和淋巴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形态、细胞弹性的不同,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探讨了细胞膜的弹性与细胞骨架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尹希 导师:郑文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用亚硒酸钠(Na2SeO3/Se(Ⅳ),无机硒)和含硒别藻蓝蛋白(Se-containing allophycocyanin,有机硒)两种不同形式的含硒化合物分别作用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人血红细胞(RB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龚超群 导师:蔡继业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2)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和力谱特性,探测不同T淋巴细胞在刺激剂作用下的形态变化以及粘附力和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应莉 导师:徐石海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海洋生物中含有许多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化合物,其中部分成为新药先导化合物.由于各种疑难疾病相继出现,从陆地难以发现治疗这些疾病的化合物,因此,化学家和药物学家将目光转向海洋生物,从海洋生物中寻新药先导化合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
【关键词】 软珊瑚Dendronephthya sp. ; 化学成分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宁 导师:徐石海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结构新颖独特,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因此,继续研究海洋生物的化学成份对于寻找新药,防治疾病,丰富天然产物化学的内容,促进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合成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论文首次对采自湛江硇洲岛的软珊瑚Chromo...
【关键词】 软珊瑚Chromonephthea sp. ; 甾醇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婷 导师:岑颖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对南海大型经济海藻数据库的构建以及瑶药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 Benth)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和抗病毒活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南海大型经济海藻数据库是在实地调查,收集和整理60余种大型经济海藻的研究资料和实验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宁宁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探讨了六耳铃(Blumea laciniata(Roxb.)DC.)和水杨梅(Adina rubellaHance)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抗病毒活性.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了六耳铃乙醇提取物和各溶剂萃取部位的抗柯萨奇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戴杰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对中草药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的化学成分和抗病毒做了研究.首先,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及细胞病变(CPE)抑制法对黄花倒水莲的乙醇粗提物及各溶剂萃取部位做了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Cox B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薛珺一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采用生物活性测定和化学分析、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细胞毒性和抗病毒活性成分.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了了哥王乙醇提取物及其各溶剂萃取部位和不同提取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颖 导师:岑颖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海洋蕴育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作为从海洋生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和新化合物研究工作的继续,该文对刺松藻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首次对生长在同一海域的7种海藻的多糖及其抗单纯疱疹1型病毒(HSV-1)和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B_3)的作用进行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日明 导师:岑颖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该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总状蕨藻盾叶变种的化学成分及其粗提物的抗HSV-1和CoxB_3病毒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色谱手段对总状蕨藻盾叶变种的粗提物进行分离,利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等手段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 从总状蕨藻盾叶变种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敏 导师:白燕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以电化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现象已是当今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自组装单分子膜和表面活性剂在修饰电极中的应用,正在取得显著进展,被广泛用于生物分子的电化学研究.基于此,该文研究了含硒氨基酸和表面活性剂模拟生物膜的特性及其在生物分子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曼莉 导师:岑颖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铁钉菜(Ishige okamurae)和砺菜(Ulva conglobata)是中国南海大型经济海藻.该文探讨:铁钉菜、砺菜部分化学成分、铁钉菜硫酸多糖及其生物活性. 从铁钉菜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兆永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瑶族草药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lam.)Franch.ex Drake)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首先,对水团花乙醇粗提物及其各溶剂萃取部位的体外抗病毒、抗肿瘤和抑菌活性进行筛选,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燕芬 导师:白燕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纳米硒的生物效应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其抗氧化性.本课题组研究发现蔗糖对所形成的纳米硒粒子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大部分多糖本身具有抗氧化性,与纳米硒结合对抗氧化活性可能有协同作用,对人体也不会产成副作用,因此该文将主要采用海藻多糖作为修饰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冠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课题对瑶族植物药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的化学成分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高速逆流色谱(HSCCC)等分离手段结合传统的萃取、重结晶等方法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妙贤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该文探讨了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 Benth)和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了小紫金牛提取物和各溶剂萃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邱瑞霞 导师:李药兰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该文对瑶药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的化学成分和部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柱色谱、薄层层析、重结晶等现代分离、分析和纯化手段,从水杨梅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和两个混合物.其中四个化合物通过红外(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润智 导师:岑颖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是生长在中国南海浅海海域的一种大型经济海藻.为进一步开发南海丰富的半叶马尾藻资源,寻找生物活性物质和新化合物,对半叶马尾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重点研究了半叶马尾藻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芮雯 导师:岑颖洲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该文对两种南海大型经济海藻,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和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并对带形蜈蚣藻硫酸酯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抗病毒活性研究. 采用细胞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邱玉明 导师:岑颖渊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长松藻进行硫酸多糖的提取、部分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就分离得出的各个多糖样品对HSV-1和CVB3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长松藻多糖的抗病毒机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采用水提法和KC1分级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廖小建 导师:徐石海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论文对中国南海海绵Callyspongia fibrosa和Ircinia aru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海绵Callyspongia fibrosa中分离和鉴定7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X-ray衍射实验确定化合物4的立体构型,.....
【关键词】 海绵 ; Callyspongia fibrosa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冬红 导师:徐石海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对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的薄叶网胰藻Hydroclathrus tenuis和棕色扁海绵Phakellia fusc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薄叶网胰藻Hydroclathrus tenuis中分离和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和1组甾体类混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剑萍 导师:郭书好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论文对红藻长枝沙菜Hypnea charoides和丝状乳节藻Galaxaura filament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长枝沙菜Hypnea charoides中发现了3个新化合物,这也是首次对长枝沙菜Hypnea charo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晓艳 导师:郭书好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凹顶藻Laurencia属于红藻中的松节藻科,是卤代烯萜的丰富来源,从中发现多种含卤倍半萜、二萜、三萜等,其中许多都有细胞毒杀性和抗菌活性,具有极高的药学研究价值。因此研究凹顶藻Laurencia的化学成分,可以丰富人们对该种属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郎丽 导师:蒋笃孝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在临床上,很多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副作用,甚至中毒致死。对病人用药的临床监测相当重要。固相萃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富集方法,因其简单、便宜、有机溶剂用量少、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正在日益成为取代传统的液液萃取。但由于普通的固相萃取是用烷基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建莹 导师:杨培慧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壳聚糖(Chitosan,CS)作为优良的天然聚阳离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等性能,已被用于药物控释、靶向、智能给药等多种药物载体的研究。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智渊 导师:岑颖渊 暨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海菖蒲(Enhalus acodoides)为单子叶水鳖科海草,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本文对采自海南岛琼海的海菖蒲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运用各种分离纯化手段及物理化学方法从海菖蒲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并应用波谱手段鉴定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