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31
- 4
- 2
- 2
- 2
- 4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杜婧 导师:梁东丽 任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硒(Se)和锌(Zn)均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缺乏或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体硒和锌的主要来源为日常饮食摄入,而食物中的硒和锌则主要来源于土壤,植物通过其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硒和锌,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在人体中积累。因此,评估天然富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佩佩 导师:王飞 姜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冠层截留作为降水再分配的首要环节,通过拦截降雨,改变了土壤中的雨水数量及空间分布,在调节地表径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冠层降水截留,有利于对陆气相互作用以及水循环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定量评估林冠截留对于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定悦 导师:赵成章 陈徵尼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叶片是植物种内协调和环境适应的综合表达,叶脉性状和光合生理特性是叶片内部“水文”构建与物质生产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水分利用与碳同化能力。坡向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和降水的再分配,引起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等生境条件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苗乐乐 导师:刘旻霞 朱恭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纬度梯度模式及其调控机制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的中心议题。通过对群落系统发育和物种功能性状的研究量化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从进化历史和生态适应的角度验证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即植物群落构建过程。这有助于理解不同区域物种多样性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勒晓娜 导师:朱铭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随着杜仲资源研究的逐渐加深,其深度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届的热点。杜仲活性成分的高效利用与提取分离纯化密不可分,然而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将杜仲浸膏(醇提物)和多糖分开单独研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产业途径。多糖的分子量大小和浸膏的纯度密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凤烨 导师:赵锐锋 马全林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尽管人类已作出许多努力来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灭绝的速度仍在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其中,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作为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功能而受到人们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夏博 导师:瞿德业 王飞腾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镉(Cd)胁迫会诱导氧化应激,并抑制多种代谢过程。低氘水(Deuterium-depletedwater,DDW)能够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缓解细胞的氧化应激,减轻氧化损伤。尽管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低氘水的抗氧化性质和其对某些疾病的潜在缓解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季薇 导师:高鹏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氟(F)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安全阈值窄,过量或不足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饮食摄入是人体接触氟的主要途径。本论文通过在陕西省全域采集饮用水、粮食、蔬菜和茶叶样品,明确各种饮食中氟分布特征,采用US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不同地区居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焜 导师:张剑 朱恭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植物叶片中的氮磷组分及其再分配机制的研究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和保障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干旱区植物氮磷组分分配及重吸收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优势植物在生境胁迫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基于此,本文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安乐 导师:张小平 李宗省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3年
【摘要】 祁连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其不仅可以维系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有保障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的作用。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的影响下,祁连山部分区域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冻土消融和冰川退缩等一系列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明星 导师:刘旻霞 朱恭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3年
【摘要】 物种的共存作用机理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与焦点,其中以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两大机理为主要作用机理,而通过分析群落的系统发育、功能性状等,可以研究两种机理的在物种共存中的具体作用,揭示物种共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机制。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国娟 导师:刘旻霞 满多清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关系的研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维度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多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多功能的维持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各个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甘南高寒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海妮 导师:张松森 李玉霖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气候是影响植被动态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气候变化导致植被分布和动态缓慢变化,而植被能对短时间极端气候做出敏锐的反应,目前缺乏针对极端气候如何影响中国半干旱区四大沙地植被覆盖的研究。本文基于2001-2019年半干旱区四大沙地MODIS ND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穆兰 导师:刘晏霞 满多清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的兰州市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地区,有降水少蒸发大,干旱严重,森林覆被率低、植被稀疏、土地贫瘠等特点。为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已取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熙会 导师:张小平 苏贵金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地方病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疾病,其病因与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随着防控政策的实施,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在高寒牧区由于自然环境特殊,使得该区域地方病分布较为广泛。因此,研究高寒牧区典型地方病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因素可为地方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浩翔 导师:张华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珍稀濒危植物是一地区自然植被群落和物种生存的重要基础,并且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有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随着气候持续变暖,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探明气候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敏 导师:李传华 吴晓东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ChlorophyllFluorescence,SIF)是光合作用的伴生产物,与基于反射率的植被指数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加直观反映与植被光合作用相关的信息,为光合固碳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测量方式。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光栋 导师:曹建军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祁连山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气候交汇区与敏感区,区内地形较为复杂,海拔在2000m至5500m之间,海拔梯度上水热要素差异较为明显,这为研究海拔对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海拔作为主要的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水热组合和土壤理化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骁 导师:李明 王以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全球范围内的产毒微囊藻水华依然是一个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微囊藻群体的形成是其水华发生的关键过程,抑制微囊藻群体的形成并减小其群体大小是控制微囊藻水华发生的关键。天然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害。而近期,部分研究人员偶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尚欣怡 导师:巨天珍 王勤花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和碳汇,在全球碳循环和减缓气候变暖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湿地碳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陆盐沼是绿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往往处于绿洲与荒漠化共轭演变的重要位置,在维护区域气候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晶菁 导师:辛存林 西北师范大学 其他 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产勘查与地质环境(硕士) 2020年
【摘要】 在陆相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中,植物作为生产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陆生生态系统的功能,成为刻画古气候、揭示环境变化下生态结构演替的理想载体。利用地史时期植物群组成及其特征来探求地史时期植物多样性特征、生态系统的演化,对认识未来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楠 导师:朱志梅 樊军 西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水资源短缺和降水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研究不同种类植被蒸腾耗水特征对植被恢复和选择有着重要意义。蒸腾耗水是植物复杂的生理过程,也是土壤-植物-大气(SPAC)连续体水分传导的重要途径。因此,准确测量植物的蒸腾强度一直备受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静 导师:顾江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浮游藻类作为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承担着启动食物链的重要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有关于蓝藻水华危害的报道,它的大量繁殖给渔业养殖带来了严重冲击,同时严重影响着水体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启东 导师:宋进喜 西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河流潜流带地表水和地下水交换过程被称为潜流带水交换。它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潜流带的交换方式和交换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变异性,同时这种交换过程对沉积物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也是生态水力学中的关键课题。目前针对这一主题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俊逸 导师:赵成章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湿地植物群落分异格局是异质生境中物种性状、种间相互作用等生态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内陆盐沼湿地植物群落分异特征对土壤水盐的响应,对理解盐沼湿地植物群落的环境可塑性机制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影响小苏干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海燕 导师:张剑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坡向是重要的环境梯度之一,植物在不同的坡向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杏树(Prunus armeniaca),是常见的两种温带落叶乔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晓轩 导师:刘旻霞 西北师范大学 其他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群落构建旨在揭示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共存机制的本质,同时也是对生物群落动态过程最好的描述,因此探究群落构建过程有助于深刻理解群落内物种的共存方式以及维系物种多样性。高寒草甸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当地物种多样性受到破坏,为了给高寒草甸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梅 导师:邱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硕士) 2019年
【摘要】 以杜仲树剪枝为材料,采用慢速热解的方式,制备不同热解温度段杜仲枝木醋液,试验于90~510℃热解过程中每隔30℃收集一次热解提取液,并收集90~510℃热解全程样品。将收集的热解提取液低温避光静置后,利用虹吸法获得澄清的木醋液样品,并根据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雅琦 导师: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9年
【摘要】 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及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蓝藻水华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及生态问题。研究环境因素对微囊藻生长、生理状态的影响是理解微囊藻水华形成的重要基础。目前的野外观测方法虽能对藻类的增长速率进行定量分析,却无法作为指示藻类生长状况的最优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乔波 导师:薛科社 西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中国对火力发电行业的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研究主要围绕粉尘、噪音、温度等因素展开,而对火电厂工作区域中的气态有害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以及火电行业由于化学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病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季健健 导师:辛存林 闫德飞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植物主要靠自身的调解来适应气候变化,植物化石能够准确反映当时的环境面貌及气候特征。因此,利用地史时期植物群的组成及特征来研究植物群的古生态环境和古地理,对认识未来全球生态系统演化和环境变化趋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甘肃窑街组含丰富的植物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安琪 导师:刘旻霞 西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山地不同生境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作为山地重要的地形因子之一,坡向间接导致植物物种结构组成与分布,它通过影响地表所能接受到的光照辐射进而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生态因子进行再分配,达到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产力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等的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东旭 导师:高鹏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2015年
【摘要】 锑(Antimony)是环境中微量但普遍存在的有毒元素,是植物生长非必需元素.当其以溶液形态存在时,容易被植物吸收并与某些必要的代谢物竞争,从而对植物产生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种子萌发试验以及盆栽试验,研究了Sb(III)和Sb(V)胁迫对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申浩洋 导师:王伯铎 五十岚泰夫 西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在全球化石燃料储量日益减少和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生物柴油因其可再生(renewable)、碳中立(carbon neutral)的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微藻生长速率快、油脂含量高且微藻养殖无需占用耕地,因此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柴油原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显蓉 导师:赵允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2014年
【摘要】 藓结皮作为生物结皮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的较高级阶段,在生态、经济、园林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藓类植物为优势物种的生物结皮,在抗风蚀、水蚀及培肥土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草本植物的入侵和定植创造条件,进而固定流沙,有效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江莉 导师:马俊杰 西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CCS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最多的CO2气体减排技术之一,它包括CO2捕捉、运输和封存三个环节,捕捉与运输是在地上部分进行,泄露容易发现也可及时采取措施,只有封存是在石油废井、天然气储层和不可采煤层中进行,地点的隐蔽性,造成泄露不易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海龙 导师:谷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试验通过从秦岭山区、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农田和陕西省周至县果园的不同植物和生境的土壤中筛选出几株具有解钾能力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筛选出5株具有解钾能力的硅酸盐细菌为K7、K18、K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逯敏飞 导师:程永清 西北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在回顾多聚体微泡造影剂的发展历史和被动靶向制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多聚体微泡造影剂产品的组成、制备、临床试验及研发状况,发现多聚体包膜微泡造影剂不仅是今后声学造影剂发展的主流,而且在成为药物或基因的靶向载体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