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0
- 4
- 1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潘丹峰 导师:凌文华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硕士) 2007年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血管病变,后者是造成糖尿病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彤 导师:凌文华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该研究首先建立内源性FFA氧化测定方法,探讨脂肪组织FFA氧化与CPT-1和ACC的调节作用,并用AMPK激活剂AICAR(5-aminoimidazole-4-carboximide riboside,AICAR)处理大鼠,建立实验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艾玲保 导师:凌文华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以累积性基因异常为特征的多步骤的一个过程.通过上调原癌基因或/和下调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活性,这些基因的异常变化最终可导致某些细胞具选择性生长优势,形成肿瘤及浸润周边组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瑞芬 导师:凌文华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利用膳食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大鼠模型来研究高于正常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系统的损伤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论:膳食诱导的大鼠慢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刺激MCP-1、ICAM-1等的高表达,从而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次勇 导师:凌文华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该研究将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不同剂量Ox-LDL作用不同时间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信号传导激酶ERK1/2和SAPK活性的改变;2)采用清道夫受体(SR A)基因敲除小鼠巨噬细胞.研究Ox-LDL非清道夫受体途径对巨噬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夏敏 导师:凌文华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研究目的:1.研究黑米皮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2.探讨黑米皮抗AS的可能机制.结论:1.膳食黑米皮可以显著抑制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具有抗AS的作用.2.黑米皮抗AS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与其改善血脂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闻剑 导师:凌文华 中山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研究目的;1、SRA基因敲除对MPM摄取OxLDL的影响.2、初步探讨SRA基因敲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OxLDL受体的存在,以及研究OxLDL中脂质部分在OxLDL受体识别OxLDL过程中的作用.3、分离基因敲除MPM上特异性OxL...
【关键词】 A型清道夫受体基因敲除 ; 小鼠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兆敏 导师:凌文华 中山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营业与食品卫生(硕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1、了解女性体力活动情况和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以及CVD危险因素水平.2、考察和比较不同类型和水平的体力活动,以及营养状况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的关系.3、探讨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血脂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体力活动和膳食因素与心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琳琳 导师:凌文华 中山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研究目的:一、研究黑米皮对动脉粥样硬化五块形成的影响.二、分析黑米皮的成分,初步确定黑米皮中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有效物质.三、探讨黑米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1、观察黑米皮对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肪酸构成的影响;2、研究黑米皮对机体氧化与抗氧化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丽丽 导师:凌文华 中山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最早期的病理特征是血管内膜下大量巨噬泡沫细胞形成.因此,明确泡沫细胞的形成机制对阐明AS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刚艺 导师:凌文华 中山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研究作者选择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作为实验对象,旨在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VSMCs凋亡的效应及其分了机制,以此评价Ox-LDL在A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AS的病理机制提理论依据.结论: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诱导大鼠主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