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22
- 16
- 7
- 4
- 3
- 19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邵震宇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二大常见肿瘤。恶性肿瘤一旦确定,疾病程度的判断(分期)就非常重要,肿瘤分期有助于准确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判断预后等。在肿瘤术前的分期中,影像医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监控疗效、检测肿瘤复发和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辉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骨骼和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肿瘤血管生成指标(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功能磁共振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指标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亮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目前,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也呈现一些重要变化,例如,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明显,还有发病年龄出现两个极端,即年龄小的人群和老年人群患恶性肿瘤人数增长最快。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惠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其中,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何鹏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DAI组:CT及常规MRI表现轻微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30例;轻度脑外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卫华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一、目的:
(1)探讨静脉注射Gd-DTPA后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杨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学与核医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肝硬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由于纤维化的持续发展,组织塌陷,导致肝脏血流减少,严重影响肝脏的微循环系统,导致肝脏血流减低、肝脏功能损伤、门静脉高压,加速肝脏再生进程。同时由于肝脏强大的代偿机制,往往直到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伟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将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二维氢质子MR波谱序列应用于转移瘤及瘤周区域,对其诊断特征进行研究。在组织学上,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内部结构、弥散、代谢产物等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MRI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巍巍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分析结核性脊椎炎(tuberculous spondylitis,TBS)与化脓性脊椎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以提高结核性脊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巍巍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分析结核性脊椎炎(tuberculous spondylitis,TBS)与化脓性脊椎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以提高结核性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亓恒新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第一部分 3.0T磁共振腕关节软骨多序列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对腕关节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化获取3D—FSPGR(three dimension fat saturation spoiled g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陶国伟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左右先天畸形或者有缺陷的婴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数的4%~6%,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位居前列,因此及早准确地发现各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对临床及时处理、治疗以及优生优育均起到重要作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颖颖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 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及卵巢的超高场磁共振图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子宫及卵巢病变的磁共振(MR)表现。 材料与方法: 选择月经周期正常的37例育龄期健康女性,分别在同一月经周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莹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在肛管解剖结构的显示及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使用3.0T双梯度短磁体全身磁共振系统,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对33例无肛肠疾病成年人及15例临床拟诊肛瘘病变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谷涛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偏头痛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的、多发的一类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其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导致患者的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也与脑卒中、情感障碍等多种疾患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定位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庆师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 脑胶质瘤常规首选手术治疗,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肿瘤易复发,因此,术后常规辅以放射治疗。但是,放疗除可治疗残余的肿瘤细胞之外,还可导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和坏死。临床上经常需要进行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亮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
分析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显示的颈部动脉病变,并与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 MRA)、相位对比法磁共振血管成像(PC 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相对照,分析3D CEM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修建军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 2 1.对志愿者进行<'1>H-MRS检查,比较健康成人脑额叶和边缘系统内不同部位、年龄及性别间代谢物质的相对浓度,确定其分布特点,为抑郁症的脑MRS研究提供参照依据。 2.对抑郁症患者脑额叶和边缘系统的NA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德新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等都与新生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利用各种技术对肿瘤的新生血管进行显示,将有助于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了解,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果。传统的通过切片进行的微血管计数由于具有创伤、复杂且不能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齐滋华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应用超高场3T磁共振成像设备对良、恶性肌骨肿瘤进行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MR-DCE)成像、磁共振磷谱(<'31>P-MRS)和磁共振氢质子波谱(H-MRS)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研究。分别评价MR-DCE、<'31>P-M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明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探讨3.OT磁共振及其功能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分期和手术方式预测中的价值及功能磁共振成像与肿瘤微结构的关系。 结论: 1、应用3.0T高场磁共振及相控阵表面线圈,直肠癌可以得到良好显示,并进行准确诊断和分期,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守强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背景: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是一种常见影像学表现。其中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脓肿三种病变最常见。三种病变强化后均可表现为以下近似影像学表现:中心低信号区、中间明显强化的环、周围程度不一的未强化低信号水肿带。三种病变又均可表现为颅内高压或局部颅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凯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
应用超高场(3.0T)磁共振成像设备对胶质瘤等颅内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多体素~1H-MRS研究,以求1、同胶质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二者的相关性;2、在辅以DWI检查后,评价两者联合应用对颅内肿瘤样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彩霞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 评价与分析多因素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的影响,包括病人年龄、性别、血清AFP、ALT、HbsAg、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肿瘤大小及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肿瘤大体病理类型以及血清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茜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并采用新的图像分析软件对血管模型、健康志愿者及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的动态监测和药物疗效评价。方法: 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方法有效性评价: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影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索DTI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各参数在不同颅内肿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神经鞘瘤)的差异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肿瘤内部微结构特点,寻求微血管密度(Microv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青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与静脉联合造影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资料:自2002.12~2005.2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Sensation16,Siemens)行CT肺动脉与静脉联合造影,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庆良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支架放置对食管疾病的治疗并由此带来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生存期的延长以及食管支架放置过程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及食管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疾病存在的弊端.结论:1.对于重度吞咽困难而又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惠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对颅脑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6例颅内占位性病变行常规SE序列T<,1>WI扫描,层厚5mm,团注造影剂后,即刻采集图像,并分别于3、6、9、12、15、30分钟、1小时、1.5小时.2小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金明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第一部分:综合影像技术确定非小细胞肺癌肿瘤靶区与临床靶区的研究.目的:该研究拟通过不同影像学手段测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肉眼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并与病理学GTV和CTV进行对照,明确NSCLC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华 导师:侯金文 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研究MRI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行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T1和T2频谱预饱和翻转恢复序列扫描,必要时辅以轴位或冠状位扫描.结论:MRI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优越的无创性检查方法,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凌 导师:李传福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贤癌的诊断价值和肾癌的强化特点.结论:磁共振扫描以肾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杰 导师:李传福 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同时观测胃排空和胃动力的MRI检测方法,并用之对胃排空和胃动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胃周围脂肪及胃腔内造影剂呈短T1高信号,使同肌肉信号相似的胃壁清晰显示,胃腔内容物与胃壁对比明显,每一胃收缩波均清晰可见.胃半排空时间(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毅 导师:李传福 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研究MRI化学位移成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3例肾上腺腺瘤和35例肾上腺其他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SE序列T<,1>W、TSE序列T<,2>W和化学位移成像(CSI)序列扫描.其中男性30人,女性35人,平均年龄4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明 导师:李传福 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目的:比较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上的作用.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癌,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较门脉期更显著,同时还有利于肿瘤可切除性的估价及小胰腺癌的检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长勤 导师:李传福 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诊断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通过选择性阻断股骨头的供血血管,制备股骨头不同程度缺血的动物模型,观察缺血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病及影像学的变化,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