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2
- 5
- 1
- 1
- 8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振伟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丹七通脉片是将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按照特定比例优化混合制成的中药有效部位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临床Ⅰ期和Ⅱa期试验结果表明,丹七通脉片临床应用安全,疗效确切,目前该药处于Ⅱb期临床研究。丹七通脉片作为一种基于有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旭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中成药通常由多味药组成,中药材作为中成药的原料,如果未经严格筛选和加工处理就进行投料会直接影响中成药的质量,如选择道地产区的药材进行投料,如何对这些投料药材进行溯源鉴别一直是中成药质量控制的难点。因此,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对有特殊要求的原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昊举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中国药典记载钩藤为茜草科(Rubiaceae)钩藤属(UnicariaSchreber)五种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生物碱是钩藤中主要成分与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生物碱具多种生理活性。虽然已有部分关于钩藤生物碱代谢的相关研究,但钩藤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惠勤 导师:果德安 吴婉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钩藤(Uncariae Ramulus Cum Unicis)是一种常用的息风止痉类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015版《中国药典》将五种茜草科植物,包括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长良 导师:果德安 吴婉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表征有助于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完善其质量控制体系,从而推进中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但中药成分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含量差异大,如何高效、灵敏地靶向表征中药的活性成分,是中药化学表征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论文以三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素梅 导师:果德安 吴婉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包含数量繁多的不同结构种类与浓度范围的小分子化合物,给其定性分析带来巨大的挑战。离子淌度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是一种基于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洲 导师:果德安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甘遂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为中国的传统有毒中药,具有泻水逐饮、破积通便、消肿散结的功效。甘遂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大环二萜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针对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佳 导师:果德安 吴婉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中药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是临床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利水渗湿等传统应用。泽泻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倍半萜类及二萜类化合物,其中三萜是泽泻中最主要的小分子活性物质。现代研究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长良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成方制剂及单方制剂多达1060种,这些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相同的中药在不同的制剂中,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千差万别。以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三七为例,2010版《中国药典》中收录了腰痹通胶囊、舒胸片、稳心颗粒等多达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艺贝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中药钩藤(Uncariae Ramulus Cum Uncis)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 Miq.ex Havil.、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Wa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岳庆喜 导师:果德安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近20年来,尽管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在不断改善,但它仍然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藤黄酸是从藤黄树脂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藤黄酸具有杀死肿瘤细胞以及抑制肿瘤转移的双重作用,是有效的抗肿瘤天然产物之一。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洋洋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白术为传统中药,中国药典收载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Rhizoma)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陶斯佳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藤黄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藤黄(GarciniahanburyiHook.f.)的胶状树脂,该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也有种植。藤黄树脂味酸涩,有毒,具消肿、化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肿毒,顽癣恶疮,少量内服作峻下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志强 导师:果德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本文对四种大戟属药用植物乳浆大戟Euphorbiaesula、地锦草E.humifusa、泽漆E.helioscopia、和千金子E.lathyris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测试。运用波谱学技术和化学反应沟通等手段鉴定了73个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朝虹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日益深入以及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逐年增加,中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建立有毒中药药材及其在体液、组织中毒性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已成为客观评估中药安全性工作的一部分.该论文针对目前中药不良反应报道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盛彧欣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论文在总结前人提出的中药复方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复方四物汤的化学成分做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初步的代谢研究,以揭示该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从而实现对该复方的质量控制.采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分离技术,首次对四物汤水煎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冠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该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以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冠心Ⅱ号的近代研究概况及其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共引用文献155篇.第二部分 详细研究了冠心Ⅱ号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探讨了冠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敏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为寻找更为高效低毒的蟾蜍甾烯类化合物,该论文利用植物细胞培养体系和微生物体系对华蟾毒精和蟾毒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生物转化研究.该论文还研究了华蟾毒精和蟾毒灵的微生物转化.经对20余种微生物进行转化筛选,结果表明Mucor,Alternar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钟蕾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猪牙皂为豆科(Leguminosae)皂荚属(Gleditsia)植物皂荚(G.sinensis Lam.)的不育荚果.中国具有丰富的皂荚植物资源,皂荚树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各地.皂荚属植物作为民间用药历史悠久.其中猪牙皂被中国药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连杰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为了从中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具有新颖结构和显著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探讨中国北部海洋生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特征,我们对青岛海域常见的海燕Asterinapectinifer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同时对其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抗肿...
【关键词】 海燕 ; Asterinapectinifer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莉欣 导师: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文主要研究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毛状根及正常根,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悬浮细胞,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悬浮细胞这四种体系对四种天然产物(鬼臼毒素,青蒿素,高三尖杉酯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万波 导师:陈虎彪 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菊苣(HerbaCichorii),别名蓝菊,为中国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具有清热、利尿、利胆、消炎等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胃痛食少、少肿尿少等证.从毛菊苣的种子和根中一共分离得到32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阿玲 导师:郑俊华 果德安 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1年
【摘要】 该研究首次以促进离体动物组织及HUVEC细胞株释放NO的活性为导向,从三七生药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总皂苷、皂苷组分及10个皂苷化合物(人参皂苷Rb<,1>、Rg<,1>、Rd、Re、Rb<,2>、Rg<,2>、Rb<,1>、Rg<,3>与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宫毓静 导师:安汝国 果德安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01年
【摘要】 首次应用应用半固体药基混合法体外观察16手足中药的95﹪乙醇粗提物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三种真菌的抑制活性.从抗真菌作用明显的槿皮中进一步活性追踪分离得到抗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成分土槿皮乙酸,并应用HPLC法对土槿皮中的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艳芳 导师:郑俊华 果德安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0年
【摘要】 金龙胆草为菊科白酒草属植物苦蒿Conyza blinii Levl.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等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祛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胃肠炎、肾炎、肝炎、痢疾、口腔炎、中耳炎、风火牙痛、湿疹、痔疮、外伤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