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0
- 6
- 3
- 3
- 1
- 5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郁昱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临床医学 能源化工(硕士) 2021年
【摘要】 木质纤维素是世界上的可再生资源的宝库,纤维素酶可以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如此,进一步通过生物转化便可以得到乙醇、丁醇等液体燃料。目前,商用纤维素酶主要由丝状真菌生产。不过,纤维素酶生产成本高,所以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降低其生产成本便成为了纤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丽晶 导师:龙敏南 邵宗泽 厦门大学 临床医学 能源化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由微生物介导的发酵产氢由于具有众多的优点,在制氢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深海热液系统具有特殊生态环境,与陆地和海洋中的其他生物群落有着根本的区别。本研究针对深海热液环境开展氢代谢菌的研究工作,以期获得特殊生境中的氢代谢微生物资源和氢酶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金连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临床医学 能源化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半纤维素结构成分复杂,除了由木聚糖、甘露聚糖等组成的主链外,还含有不同侧链取代基,如D-半乳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等。因此半纤维素的彻底降解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本课题组已经从黑曲霉BE-2中表达了阿拉伯糖苷酶。本论文从东方肉座菌E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Nasir Ali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寻找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纤维素生物质是生物圈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总生物量达到2000亿吨以上。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作为高效的生物催化剂,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凤姣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临床医学 能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木聚糖是一种多聚五碳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份,广泛的分布于植物细胞壁中,是除纤维素外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多糖,约占植物生物质总量的15%~35%。木聚糖主链通过β-1,4-糖苷键将木糖残基连接而成,侧链上带有不同的取代基。由于木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白丽萍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氢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载体,因其环保、燃烧热值高而备受关注。生物制氢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水、固体有机废物等转化为清洁的氢燃料,从而成为研究热点。生物制氢包括暗发酵产氢、光发酵产氢及光-暗耦合发酵产氢。在微生物体内,生物氢的产生是通过氢酶复合...
【关键词】 生物制氢 ; 产酸克雷伯氏菌HP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传南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临床医学 能源化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寻求廉价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目标。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全球每年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生物质高达2000亿吨以上。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成奕瑾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临床医学 能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利用它可以生产燃料乙醇等生物液体燃料,进而缓解全世界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由于纤维素生物质结构的特殊性,工业上将其水解为可发酵糖的生产成本过高,成为燃料乙醇炼制过程中的瓶颈。纤维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娟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对开发新能源的需求使得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种高效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产酶条件优化、酶学特性、产酶机理研究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和构建工程菌株是目前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半纤维素作为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恒旺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Cr2O3-TiO2-氢酶复合体利用可见光催化光解水产氢。以钛酸四丁酯和重铬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r2O3-TiO2,利用浸渍吸附法将产酸克雷伯氏菌氢酶与Cr2O3-TiO2藕联。研究了搅拌速率、pH、温度等条件对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博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对其综合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燃料或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改善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世锋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青霉T24-2是一株具有较高固态发酵产酶能力的菌株。本文通过对青霉T24-2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固体培养基蔗麸比为4∶6,添加0.2%尿素为氮源,按10%接种量接种种龄为18h的菌悬液,每250mL三角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车勇平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本论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菌株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及乙醇耐受性、产乙醇特性进行了研究。菌株Z—1的耐乙醇浓度可达17%(v/v),乙醇发酵率达80.34%。当培养温度从30℃上升到33℃和36℃,运动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常娥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新的能源体系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氢由于其本身无色、无嗅、无毒且燃烧后仅生成水而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另外,氢的能量密度高,其热值为143 MJ/kg,约为石油热值的3倍;它能以气态、液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继祥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氢气因具有洁净无污染、燃烧热值高、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而被公认为未来的理想燃料。本研究以混合菌种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为基础,对反应器启动时的生态因子以及对丁酸型发酵的投菌强化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目标发酵类型发酵产氢菌群,实现连续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清锋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纤维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纤维素的高效降解与糖化是制约纤维素生物质应用的关键。 本研究从腐烂稻草、朽木条、土壤和牛粪等样品中分离到6株纤维素降解菌株。通过滤纸崩解试验、刚果红纤维素平板识别以及液体发酵产酶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支晓鹏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实验室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菌株,青霉(Penicillium sp.)T24-2。液态发酵培养96h后,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和残渣,粗酶液采用(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 G-25层析、Sephadex G-75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娟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纤维素类物质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纤维素物质转化为酒精和氢等生物能源,对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物质高效利用的关键是纤维素的降解,而生物降解是一种重要的降解途径.目前在纤维素物质利用中存在的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云玲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氢酶是微生物氢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催化分子氢的氧化与质子还原(H2←→2H++2e-).对氢酶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规律,而且对探索和利用微生物制取燃料氢有重要意义.产酸克雷伯氏菌HP1(KlebsiellaoxytocaHP...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HP1 ; 可溶性氢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金灶 导师:龙敏南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蓝藻的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是一个以[2Fe-2S]为辅基的小分子可溶性蛋白,分布于类囊体膜外。在光反应过程中,Fd作为光反应终端的电子传递体,介导PSI与CO2固定、硝酸盐、硫酸盐和谷氨酸盐等代谢途径间的电子传递以及光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志 导师:龙敏南 张凤章 厦门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用于放氢所消耗的能量至少占固氮总能量的25﹪以上.具有吸氢能力的根瘤菌则能回收固氮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氢,通过氢的氧化,部分回收因放氢所消耗的能量,从而提高根瘤菌与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效率.分别以含有豌豆根瘤菌吸氢基因(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健民 导师:龙敏南 张凤章 厦门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氢酶(Hydrogenase)广泛分布于细菌和真核藻类中,它催化氢分子与质子间的转变,即H<,2>←→ 2H<'+> +2eˉ.微生物氢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规律,而且对探索利用微生物生产洁净能源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氢酶在细...
【关键词】 Chromatiumvinosum ; 氢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