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82
- 24
- 28
- 22
- 18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潇 蔡涛涛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18卷5期 438-4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盐补骨脂水提物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 将8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盐补骨脂低剂量(L)组(0.56 g/kg)、盐补骨脂中剂量(M)组(1.12 g/kg)、盐补骨脂高剂量(H)组(5.6 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欣 黄娜娜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18卷5期 433-437,4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血脂宁丸对正常大鼠毒性有无、主要表现、受累脏器及停药后的恢复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试验,观察大鼠连续给药90 d及停药45 d后大鼠体重、日饮食量、日饮水量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超 蔡涛涛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18卷5期 444-449,4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娥丸对正常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效应,观察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程度、受累脏器、作用特点及恢复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8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青娥丸L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欣 蔡涛涛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18卷5期 427-4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青娥丸及不同拆方组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影响,探讨青娥丸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该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经典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和中药"七情"配伍及性味、主治理论,将青娥丸拆分为组合1(盐杜仲+盐补骨脂+炒核桃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李素君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17期 193-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乙醇提取工艺对山豆根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山豆根乙醇热回流和渗漉提取液,采用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记录其毒性症状谱、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用Bliss法分别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群 栾永福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2期 88-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为进行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文献古籍中对雷公藤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 与结论只有在雷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兰兰 鲍志烨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6期 333-3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香加皮不同组分发挥镇痛作用的安全范围.方法 用热板法观察香加皮小同组分镇痛作用,依据本实验室前文报道的香加皮不同组分急性毒性研究结果,用Bliss法分别计算各组分发挥镇痛药效的ED50、ED95、和急性毒性的LD50,LD5,求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 朱兰兰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5期 279-2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吴茱萸中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吴茱萸“含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 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经典急性毒性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栋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8期 449-4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复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和琼脂皮下注射致小鼠肉芽肿模型,分别给不同剂量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连续3天和7天灌胃,观察药物对急、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兰兰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5期 269-27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鸦胆子中油酸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鸦胆子“含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 用GC法测定鸦胆子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油酸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鸦胆子不同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丽娜 罗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6期 335-3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方法 建立琼脂皮下注射致小鼠肉芽肿模型,给不同剂量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连续7天灌胃,观察北豆根不同组分抗炎作用,用Bliss法计算各组分发挥抗炎药效ED50、ED95依据本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吕莉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6期 336-3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鸦胆子水提、醇提组分发挥抗炎药效剂量下出现的伴随毒副作用进行观察与研究,为阐明其"毒性-功效"相关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小鼠巴豆油耳肿胀模型和琼脂肉芽肿模型,并分别给小鼠灌胃高、中、低不同剂量的鸦胆子水提、醇提组分连续3天和7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龚彦胜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6期 339-3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连续灌胃鸦胆子水提组分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对其毒性定性、定位、定量以及与时间、剂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明确毒性是其药效的延伸还是中药的自身毒性,以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鸦胆子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郑丽娜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6期 333-3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鸦胆子水提、醇提组分的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毒性一功效"相关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小鼠巴豆油耳肿胀模型和琼脂肉芽肿模型,并分别给小鼠灌胃高、中、低不同剂量的鸦胆9水提、醇提组分连续3天和7天,末次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鲍志烨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0期 579-5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进行香加皮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制备香加皮上述不同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毒试验方法,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考察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栾永福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10期 594-5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附子不同组分对疼痛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附子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0.6%冰醋酸制作疼痛小鼠模型,分别制备附子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最大耐受量(M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骄阳 栾永福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10期 583-5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附子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附子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制备附子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近似最小致死量(MLD)和半数致死量(LD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永福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10期 588-59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附子不同组分对寒证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附子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低温冷冻法制作寒证小鼠模型,分别制备附子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MLD和LD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永福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9期 513-5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肝内过氧化损伤路径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机制,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肝内物质水平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复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皮下注射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北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世存 栾永福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7期 387-3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鸦胆子不同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方法 通过建立巴豆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琼脂致小鼠肉芽肿胀模型探究鸦胆子不同组分抗急、慢性炎症作用,并进行鸦胆子不同组分急性致死量实验.计算各组分发挥抗炎药效的ED50和急性毒性试验的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永福 罗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7期 392-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方法 通过建立巴豆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琼脂致小鼠肉芽肿胀模型探究山豆根不同组分抗急、慢性炎症作用,并进行山豆根不同组分急性致死量实验.计算各组分发挥抗炎药效的ED50和急性毒性试验的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懿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6期 321-32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附子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神经毒性的时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组分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附子不同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数和转棒数,检测血清过氧化物酶(SOD)、丙二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彦胜 张亚囡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8期 472-4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何首乌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行何首乌化学成分与功 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 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的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群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9期 521-523页ISTIC
【摘要】 目的明确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发挥抗炎作用的剂量范围,比较其作用效果异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给小鼠灌胃不同量的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连续3天,通过巴豆油混合致炎液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算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对抗急性炎症的半数有效量(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严军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3期 129-1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吴茱萸水提组分的镇痛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伴随毒性与氧化损伤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扶他林组、吴茱萸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7天,末次药后90min取血检测前列腺素E2(PGE2)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兰兰 黄伟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6期 366-3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为进行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吴茱英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吴茱英历代文献古籍及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提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毒性研究思路.结果 历代文献古籍中记载吴茱萸的多种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丽娜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2期 713-7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以北豆根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毒研究为导向,进行北豆根毒性物质基础蝙蝠葛碱的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豆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蝙蝠葛碱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mm×4.6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莉莉 李素君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2期 85-8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脏毒性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君 吕莉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2期 81-85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莉莉 谢元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2期 105-1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山豆根的功效、毒性相关的物质基础研究现状,明确山豆根的功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山豆根功效与毒性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山豆根近30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 药典与现代文献均记载山豆根有毒,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君 杨倩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2期 89-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山豆根水提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 连续27天分别给8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计算脏体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09卷2期 65-6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挥发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方法 分别制备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和挥发油,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薄荷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群 李晓宇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3期 151-153,157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开展基于“功效-毒性”相关的千里光功效与毒性物质基础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在梳理文献、古籍中对千里光药理毒理的记载基础上,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千里光的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宇 赵庆华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10期 584-586,59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药典规定剂量附子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对正常大鼠血压影响的“量-时-效”关系。方法制备1.35、1.08、0.81、0.54、0.27 g·kg-1(分别相当于药典规定附子用量15、12、9、6、3 g)5个不同剂量组的附子水提组分,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严敏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10期 587-59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附子水提组分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心功能的影响,探讨附子药效和毒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Langedorff离体心脏灌流实验,分别观察附子药典规定剂量和大剂量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心脏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结果药典规定剂量下的附子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群 栾永福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10期 592-595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心电图变化和血液指标改变研究附子水提组分多次给药对正常小鼠心脏“量-毒”和“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根据给药剂量和药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分组,多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附子水提组分,观察给药前后小鼠ECG的变化,计算心、肝、肾的脏器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永福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5期 271-274,280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附子药材及其样品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C18柱,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mol·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5nm。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张亚囡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2期 705-7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何首乌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何首乌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方法 分别制备何首乌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何首乌不同组分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张亚囡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7期 397-4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ALT、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彦胜 张亚囡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7期 407-4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程度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按照艾叶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分别为9.0,4.68,1.17g· kg-1,挥发油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25,0.50,0.13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元璋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4期 208-2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养血生发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养血生发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 按生药量计算养血生发胶囊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MLD)为24.0g·kg-1·d-1.相当于人日用剂量的420.0倍;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张亚囡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7期 392-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 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对小鼠单次肝毒性“量-时-毒”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莉莉 谢元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4期 202-2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养血生发胶囊单次给药对小鼠造成的肝毒性在病理学上的损伤程度,为养血生发胶囊肝毒性损伤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方法,通过光镜下阅片观察和病理图像分析,观察养血生发胶囊单次灌胃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中的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宇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4期 204-2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养血生发胶囊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养血生发胶囊,观察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君 钱晓路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0期 577-5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的作用程度.方法 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于给药后第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彦胜 黄伟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7期 401-4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艾叶不同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 连续21天分别给14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丽娜 任海勇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4期 199-20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生发胶囊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检测方法,从指标成分角度来探讨养血生发胶囊毒性与何首乌的关系,并且为养血生发胶囊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C18柱(4.6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元璋 钱晓路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5期 278-2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给药对小鼠造成的肝毒性在病理学上的损伤程度,为益肾乌发口服液肝毒性损伤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方法,通过光镜下阅片观察和病理图像分析,观察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灌胃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晓路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3期 174-17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益肾乌发口服液基于有效活性成分基础上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合理评价益肾乌发口服液补肝肾,乌须发的药效特点以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归纳益肾乌发口服液补肝肾,乌须发上的研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王会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7期 392-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艾叶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艾叶水提组分、挥发油、醇提组分和全组分,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艾叶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挥发油半数致死量(LD50)与95%可信限分别为80.2g·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