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41
- 1
- 6
- 6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海珠 肖小河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11期 1571-15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的优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中药的质量评控方法应以保证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如何在复杂的中药质量影响因素中寻求一条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方法对中药的质量评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对现行中药质量评控模式的分析,结合课题组开展的...
【中文期刊】 严红梅 陈小云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8期 1103-11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是临床中医学长期实践的产物,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中药研究思路,这严重制约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结构优化、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质控...
【中文期刊】 徐砚通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4期 465-46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剂配伍作为中药复方的组成原则,是解析中药复方规律性的关键.立足中药复方与生物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从中药复方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3方面探讨方剂配伍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复方化学是解析方剂配伍现代科学内涵的基础,配伍引起的化学变化...
【中文期刊】 杨凯伦 王莹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20期 2979-29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心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复杂慢性疾病,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单靶点药物疗法已经不能满足疾病日益复杂的治疗需求,而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复杂疾病中疗效显著.通脉养心方是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在"炙甘草汤"基础上加以...
【中文期刊】 汪鋆植 闫喜明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15期 2189-21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土家医三元论中“药性、物质、功效”三元性提出的反选法,即是以常用的由功效到物质或由物质到功效的单向思维及研究方式为基础,利用传统药物多成分、多靶点优势,形成的由功效到功效或由物质到物质的双向/多向思维和研究方式.利用反选法以已知功效为起...
【中文期刊】 袁盼 申俊龙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19期 2829-28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形成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从外部性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中药废弃物资源化的三大循环模式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效应.同时,基于生态效应的视角,提出促进中药废弃物资源化转化的技术.这将...
【中文期刊】 李震宇 何盼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7期 943-9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所依据的是简单易行、直观明了的性状特征,是药材市场交易定价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尚未阐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的科学内涵,难以证明传统药材商品规格经验划分的科学性.近年来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具有相似性的代谢组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在药材商...
【中文期刊】 王晶娟 刘洋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2期 157-16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表,其特定的地域、优良的品质和确切的疗效使之成为中医药的精髓.但道地药材优质性的科学内涵、其质量与疗效的关系一直是道地药材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质效代关联理论是以疗效为评价核心,以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以多成...
【中文期刊】 宋鑫 申俊龙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5年46卷17期 2505-25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对疾病治疗及预防保健效果首先取决于中药材(资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传统中药材质量主要体现在道地性、野生性、生长时间和品规性上,而《中国药典》以化学的指标性成分来评价中药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评价标准,但在机制不完善的市场中也显现...

【中文期刊】 韩丽 张芳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4年45卷15期 2125-21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研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可用于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与评估方法,并对机器视觉技术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进行了阐述,旨在提升中药制剂品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适合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评价体系的建立.
【中文期刊】 郑琴 喻进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4年45卷17期 2427-24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解表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表证.解表中成药制剂品种繁多、工艺各异,一些处方相同、功效相近的解表中成药,在制法和质量标准上却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对其功效有一定的影响.从《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中国药典》20...

【中文期刊】 易延逵 王琼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4年45卷13期 1813-18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指纹药物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整体上探索药物尤其是天然产物在体内的变化情况,并可与药物疗效建立联系.借助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药动学的研究,将更能真实地反映药物的整体性,发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变化规律.采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中药药动学的研...
【中文期刊】 杨义芳 萧伟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3年44卷12期 1521-15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药药动/药效(PK/PD)相关性研究进行研读与解析,通过示范性的研究方案,提出创新策略.中药PK/PD相关性研究要求在机体病理状态下,同一含药血清平行进行,内容主要包括多成分PK参数测定;血清/靶组织动态指纹图谱和多靶...
【关键词】 中药; 多成分多靶点; 药动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
【中文期刊】 鄢丹 熊吟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3年44卷1期 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其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前提.为体现中药质量评控标准与临床使用的关联性,拟从临床功用角度,探讨中药质量评控格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出“功用-格局-模式-方法”为主线的中药质量评控格局与适宜模式的研究设想,以期为中药质...
【中文期刊】 王士群 朱宇珍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3年44卷17期 2341-234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创新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如何借助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实现中药研发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正在步入以单一靶点发展为多靶点药物组合,以活性成分筛选转变为药动学优化设计为导向的新一轮研发热潮中.面对研发模式的转变,我国...
【中文期刊】 秦雪梅 孔增科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年43卷11期 2093-20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解读药材“辨状论质”的含义并对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药材“辨状论质”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对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研究提出建议.目的是通过药材“辨状论质”研究规范商品规格标准,实现优质优价,保护优质中药...

【中文期刊】 何毅 肖传学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年43卷4期 630-6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源植物的天然变异性以及其活性成分以混合物形式存在导致其质量一致性与化学合成或高度纯化的产品相比更为复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药物管理局(EMA)在其多个行业指南中反复强调将对植物原料药和植物制剂的控制延伸到对植物药材的...
【关键词】 中药材; 中药国际化; 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文期刊】 刘海波 彭勇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年43卷11期 2099-210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PubChem数据库的数据资源,为天然产物寻找可能靶点的方法.以山莨菪碱为例进行了演示,发现了山莨菪碱35个潜在的作用靶标,这些靶标解释了山莨菪碱已知的各种药理活性,并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新信息.该寻靶方法快速、便捷、经济,不...
【关键词】 天然产物; PubChem数据库; 药物寻靶法;
【中文期刊】 崔秋兵 张艺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年43卷5期 833-8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谱效关系是当前中药研究的前沿课题,其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谱效关系研究方法中,药效评价方法及其与化学指纹图谱的联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现行药理学评价指标多是总体宏观指标,与化学指纹图谱数学关联度不高.系统化学生物...

【中文期刊】 陶丽 陆茵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年43卷11期 2107-21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当前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模式,通过传统饮片活性组分分离及二次配伍以实现功效最大化.尽管有效组分配伍并不脱离原方的整体效应,但功效物质标准化即组分中药研究存在组分拆分简单而药性拆分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组分样品库中各组...
【中文期刊】 岳鹏飞 万晶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2年43卷4期 625-6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纳米混悬给药系统为改善难溶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研究具有再分散性能的固体化纳米混悬给药系统,是实现纳米混悬系统稳定化的理想选择,然而,固体化再分散后是否仍呈纳米状态,能否保持良好的再分散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
【中文期刊】 伍振峰 魏韶锋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6期 1041-10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中药胃滞留给药系统(GRDDS)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概述,分析目前制药中药复方GRDDS发展的核心问题,阐述了体内外相关研究体系缺失对于中药复方GRDDS的影响,着重探讨了体内外评价方法及相关性的评价模型,并提出人工神经网络(ANN...
【中文期刊】 黄林芳 陈士林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7期 1249-12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为控制农产品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与质量控制体系.介绍了HACCP质量评价体系,对该体系在无公害中药材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进行...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 质量控制模式;
【中文期刊】 鄢丹 张少锋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5期 833-8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增溶辅料的筛选及质量评价一直是制约中药注射剂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建立适合中药注射剂特点的增溶辅料筛选及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有效,笔者在剖析中药注射剂增溶辅料质量控制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建以生物检测为主,集"常规检查...
【中文期刊】 刘涛 苟小军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10期 1873-18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我国已上市中成药药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目前中成药再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中成药工艺与质量控制的中成药再评价模式,该方法是先对已上市中成药工艺合理性、质量标准可控性及产品真实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再评价,对明显...
【中文期刊】 杨文宇 万德光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9期 1665-16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多数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已很深入这一前提,尝试运用虚拟筛选方法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即把待研究中药所含的所有已确证结构的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而确定的各种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理论活性成分后,再以药理实验数据进行...
【中文期刊】 袁海龙 肖小河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3期 417-4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用法"是关乎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科学问题,日服次数是中药"用法"的主要事项和内容之一,直接关系临床疗效,然而针对日服次数合理性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为了寻求中药日服次数研究的新突破,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基于...
【关键词】 中药用法; 日服次数; 药效学-药动学(PD-PK);
【中文期刊】 郭立玮 付廷明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11期 2165-21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鉴于中医药复杂巨系统求解过程在数学上的不可描述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化学与粉体材料科学理念与方法,以由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物质组成的复方丹参制剂处方为模型药物,采集有效部位物料体系的物理化学特征参数(有关化学成分的熵、焓、表面能、电性等)...

【中文期刊】 陈修平 裴丽霞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1年42卷7期 1255-12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创新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灵魂.如何借助现代生命科学和医药学最新理论技术实现创新中药研发是中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我国近百年的中药现代研究的历史和经验,借鉴西方天然药物研发的思路,以中药创新研究中的几个成功的先例,总结和归纳了...
【中文期刊】 黄熙 范荣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0年41卷3期 337-3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生物方剂分析药理研究策略提出的背景、完善过程和内涵.该策略是一种能够阐明方剂体内吸收生物活性成分的思路与方法,是一种吸收成分与母方疗效比较的研究模式,其主要的3个要点是:方剂成分在血中的测量、吸收成分与母方疗效的比较、吸收成分剂量等于...
【中文期刊】 何伟 谢雁鸣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0年41卷12期 1929-19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脂康胶囊是由特制红曲提炼制得的现代调节血脂中药制剂,其上市后所进行的大量研究从西医药角度证实了其可有效调节血脂异常水平,但少见有关血脂康对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报道,反映出目前对血脂康是"辨证论治"中药,还是"专病专用"西药的认知缺陷....

【中文期刊】 肖小河 金城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0年41卷4期 505-5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标准问题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长期以来,"找成分,测含量"一直是中药内在质量标准研究的基本方式,而"量而不准,难关药效,难控难评"一直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主要困局.为了寻求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新突破.提出并论述了面...
【中文期刊】 唐志书 郭立玮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0年41卷6期 841-8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有植物、动物和矿物不同品类,中药复方由这些不同品类中的数种天然产物构成,依据中医药研究与应用的不同需要,可进行不同的提取分离,但这些技术多源于其他学科领域.然而,对这些技术用于中药领域的最优工作状态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成为这些技术...
【中文期刊】 岳鹏飞 吴彬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0年41卷9期 1413-141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一直是制约中药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为从整体角度对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评价,在回顾分析现有评价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多元校正灰色分析计量原理,前瞻性地提出了基于"物质粗糙集"的中...
【中文期刊】 陈修平 寻克丽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0年41卷1期 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for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formula)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中药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目前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界定,学术界尚有分歧.中药复方药效物质...
【关键词】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现代化; 系统药理学评价;
【中文期刊】 王战国 胡慧玲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40卷2期 169-1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代谢组学的系统论方法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具有相似的属性.近年来,随着其迅速发展,代谢组学已应用于中医"证"及其模型的研究、中药及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中药毒理研究等.研究内容侧重于"证",关注内源性代谢组的应答(药效学与毒理学);较少涉及"方"...
【中文期刊】 谭晓斌 贾晓斌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40卷10期 1520-15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服是中药的主要用药方式,需要克服肠道吸收屏障网络作用,发挥其药效.综述了肠吸收屏障网络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对完善这一体系并使之适宜于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肠吸收屏障网络研究技术平台.从肠吸收屏障网络角度,探讨...
【中文期刊】 肖小河 鄢丹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40卷9期 1345-1348,14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了探寻中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基于成分敲除/敲入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设想,以期为又快又准...
【中文期刊】 何毓敏 张长城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40卷8期 1182-11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分析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局限性,引入"价值工程"中为产品评价提供的简便实用的物元分析数学模型,以中药材为例简述基于谱效关系建立中药质量评价物元模型的研究方法.提出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模式,首先以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结果作为合理...

【中文期刊】 曾建国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40卷1期 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植物药材中目标成分次生代谢积累过程的研究确定药材最佳采收期及采收部位,以及通过对影响并降解次生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和酶的研究确定鲜药材的前处理加工方法,并探索性提出运用代谢理论创新基于鲜药材的中药炮制思路.
【中文期刊】 韦英杰 宁青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7卷7期 1009-10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概述中药代谢研究方法的现状及不足.分析模式生物斑马鱼中药代谢模型的依据,并提出该模型的建立思路与方法.模式生物斑马鱼代谢模型有望为中药代谢研究提供一种简单的、模式的、生物的、系统的、高效的新方法,对提高我国中药体内过程的...
【中文期刊】 张倩 金城 等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9年40卷3期 337-340,37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急诊常备中药制剂,临床疗效确切,但因成分复杂、生产条件要求苛刻、现行质量可控性差、临床使用不当等问题,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应用与发展.在常规检查、多组分测定、化学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重点从生物活性检定的角度开展了中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