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4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Taissa RODRIGUES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pterodactyloid genus Germanodactylus is relatively poorly known.Two species have been described, although it has bee...
【会议论文】Eberhard FREY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Solnhofen Lithographic Limestone and other Upper Jurassic "Solnhofen type" plattenkalks of southeast Germany are fam...
【会议论文】Helmut TISCHLINGE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Since the multilayered and multifunctional nature of the pterosaurian flight membrane was first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
【会议论文】Fabiana R.COSTA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Pterosaurs,usually known as flying reptiles,were the first vertebrate group to develop active flight.Despite being studi...
【会议论文】David W.E.HONE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anurognathids are a rare group of'rhampho-rhynchoid'pterosaurs although increasing numbers of specimens are being de...
【会议论文】Victoria M.ARBOU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An unusual jaw found in a calcite nodule from Collishaw Point,Hornby Island,British Columbia (off the east coast of Vanc...
【会议论文】Michael HABIB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Many of the large pterodactyloid pterosaurs come from marine sediments or inland freshwater deposits(Lawson,1975;Bennett...
【会议论文】D.M.UNWIN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Pterosaur phylogeny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more than twenty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pterosaur relationships have b...
【会议论文】Eric BUFFETAUT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French pterosaur record extend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to the end of the Cretaceous (Mazin et al.,2001 and reference...
【会议论文】Michael HABIB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Azhdarchid pterosaurs include the largest known flying animals,with the largest species reaching a potential mass of ove...
【会议论文】Ross A.ELGIN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Pterosaur Flight Dynamics Research Group was established just over three years ago as part of a Karlsruhe based init...
【会议论文】Colin PALME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wing of a pterosaur is unique in many ways, not least in its basic morphology,comprising a single supporting structu...
【会议论文】Steven U.VIDOVIC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Pterosauria display an extremely wide range of dental variation from multi-cusped,laterally compressed crowns in bas...
【会议论文】Stefanie MONNINGE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Preservation of wing membranes in pterosaurs is only reported from a few localities in the world, namely from the Karata...
【会议论文】吕君昌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 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迹.足迹...
【会议论文】厉大亮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魏氏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 weii)是一类翼展可达5米的大型翼龙类化石,已知的化石材料均产自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德仑山一带早白垩世吐谷鲁群地层中.最近,一件新的保存完整的头骨化石发现于准噶尔盆地东缘五彩城附近,进...
【会议论文】Eric BUFFETAUT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anatomical term tuba vertebralis was introduced by Martill et al.(1998)to describe a bony tubewhich enclosed the spi...
【会议论文】吕君昌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本文回顾了中国翼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在辽宁省西部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大量的翼龙化石,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翼龙化石产地之一,尤其是对研究陆相沉积中的翼龙,物种分异和古生物学的重要性可以与德国的Solnhofen Limest...
【会议论文】Laura CODORNIú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Caadon Asfalto Form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lacustrine deposits and has provided the most diverse vertebrate fau...
【会议论文】W.Scott PERSONS.IV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caudal morphology of dromaeosaurid dinosaurs and most "rhamphorhynchoid" pterosaurs is a striking example of converg...
【会议论文】S.Christopher BENNETT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Cycnorhamphus suevicus is one of the rarest pterosaur species known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olnhofen Limestones of sout...
【会议论文】柳永清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华北东北部晚中生代陆相地层十分发育,从下至上为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土城子组、张家口组、大北沟组、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它们主要的岩石组合为陆相火山岩熔岩、火山碎屑岩和间夹的河流-湖泊相沉积岩.九龙山组、髫髻山组(165-154 Ma)火山沉积岩...
【会议论文】Thomas TüTKEN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Since their discovery,pterosaurs have prompted much discussion about their ecology and feeding habits.Most pterosaur spe...
【会议论文】Elaine S.HYDE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Pterosaur pelves feature prominently in discussions of pterosaur terrestrial locomotion(e.g. Wellnhofer 1988;Bennett 199...
【会议论文】Lorna STEEL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Although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pterosaur collection is not large(approximately 1060 specimens),it is of great his...
【会议论文】Lauren T.ENGLISH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Introduction Pterosaurs exhibit a large size range with the smallest approximately the size of a sparrow and the largest...
【会议论文】李晓波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燕辽地区(冀北和辽西)是热河生物群起源和演化的中心,因此中国的大兴安岭北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可视为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的北部区.大兴安岭北部一个新发现的化石点产热河生物群鱼群重要分子燕鲟属和中华弓鳍鱼属,但这一地区还未发现...
【会议论文】吕君昌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翼龙类是已绝灭生物中最迷人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动物, 由于最近几年一些特殊化石的发现, 使人类对这些飞行的爬行动物的古生物学和演化历史理解更加深入.辽西及其周边地区中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一些重要的发现, 包括世界上第一件带胚胎的翼龙蛋化石, 处于...
【会议论文】Michael HABIB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Pterosaur skulls were shaped by a host of selective pressures and because of the great number of variables they present ...
【会议论文】Alexander W.A.KELLNE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Pterosaur diversity in China has increased tremendous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particularly due to discoveries made in ...
【会议论文】Mark P.WITTON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Giant azhdarchids are perhaps the most spectacular pterosaurs known and,although they lack the elaborate headcrests or s...
【会议论文】John A.CONWAY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Reconstructions of fossil animals are widespreadand often very high profile,yet many of these reconstructions exhibit lo...
【会议论文】Helmut TISCHLINGER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he first discoveries of pterosaur fossils were made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during the first decades of the ...
【会议论文】徐莉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传统上讲,翼龙类分为两大类群,构成复系的基干类群和构成单系的进步类群.本文记述的一新达尔文翼龙,它与正型标本模块达尔文翼龙发现于同一地点,二者均产自中侏罗世的髫髻山组.但是与模块达尔文翼龙存在区别,可能代表达尔文翼龙一新种.新的标本完整,可...
【会议论文】Mark P.WITTON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Many pterodactyloids had wingspans that vastly exceed those of any other flying animals,living or extinct.Ornithocheiroi...
【会议论文】江小均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最近辽西建昌地区报道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恐龙和翼龙化石,其赋存化石的地层层位时代一直富有争议.我们结合前人资料对玲珑塔含化石地层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实测,厘定了含化石地层沉积层序和时代归属.剖面顶底岩石组合特征主要以溢流相中性熔岩和近火山口相...
【会议论文】David PETERS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Currently there is no ready reference source of pterosaur pedes available to match ichnotaxa to potential trackmakers.Wh...
【会议论文】Bruno C.VILA NOVA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Cearadactylus atrox is one of the first pterosaurs unearthed from the Araripe Basin(Northeast Brazil) (Leonardi and Borg...
【会议论文】Fabio M.DALLA VECCHIA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To date,the middle-late Norian Dolomia di Forni Formation of the Friuli region of NE Italy has yielded ten pterosaur spe...
【会议论文】S.Christopher BENNETT 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In 1996 Bennett published a cladistic analysis of the Archosauromorpha with 14 taxa and 126 characters,combining all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