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7
- 4
- 24
- 4
- 2
- 2
- 1
- 6
- 5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玉瑶 张志云 等 《生命的化学》 2008年28卷1期 104-106页ISTIC
【摘要】 核糖体蛋白L11(ribosome protein L1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L11由N-末端和C-末端两个结构域组成.L11的N-末端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分子开关,在多肽链的延伸阶段与延伸因子EF-G相互作...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11;L11-N-末端结构域;分子开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艾希 贺丽敏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6年16卷4期 229-2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合成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方法 溴化铜在乙酸乙酯/氯仿中分别溴化芳基烷基酮及脂肪酮,得到的α-溴化产物,不经分离直接与硫脲环合制得相应的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结果 合成收率为87.4%~98.9%.目标物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结构经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翠敏 叶榕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39卷1期 101-102,105页ISTIC
【摘要】 <篇首> 美洛昔康(MLX,C14H13N3O4S2),是新型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化学名为4-羟基-2-甲基-N-(5-甲基-2-噻唑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图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绍冰 贾国洪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6卷5期 340-3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4例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 mg/d,共16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悦华 蔡亚宁 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2年23卷3期 170-1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自创的三维三步MTT法(3D3S-MTT法)与MTT法及芬丹明B法(SRB法)在肿瘤药敏试验中的价值.方法:选用Hep-G2、T-24和SKOV3三种细胞系和丝列霉素及阿霉素两种抗癌药,观察暴露于两种药物 3 d 后再培养不同时间...
【关键词】 噻唑类;分光光度法;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永高 金米聪 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年10卷2期 154-155页ISTIC
【摘要】 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作流动相,C18反相色谱柱分离,UV 225nm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污水中5种2-氨基苯骈噻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其相对偏差优于±5%,变异系数为1.4%~5.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用于污水...
【关键词】 污水;2-氨基苯骈噻唑类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文斌 郭元晖 等 《北方药学》 2012年09卷5期 76-77页
【摘要】 噻唑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支架,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生物学活性.本文着重突出阐述了最新噻唑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认为它具有十足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尹志成 导师:李荀 山东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Amixicile的合成工艺研究
Amixicile(VPC162134)是由Paul S.Hoffman实验室开发的一种高选择性丙酮酸-铁氧化还原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
【关键词】 丙酮酸-铁氧化还原蛋白酶抑制剂 ; 化学合成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燕 导师:熊员焕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化合物苯并噻唑类衍生物a10抗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活性,为治疗卵巢癌新药的研发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①将14种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进行 24小时的MTT细胞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Maddili Swetha Kameswari 导师:周成合 西南大学 化学 有机化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苯并噻唑是一类含特殊的硫氮共轭的芳杂环系统,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理特性和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过敏能力,在药物设计中十分具有吸引力。而咪唑稠合的苯并噻唑衍生物是药物化学中一类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其特殊的结构在生物体内易于与各种阴阳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