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657
- 1040
- 228
- 200
- 477
- 455
- 174
- 121
- 94
- 579
- 226
- 222
- 198
- 19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静媛 武丽南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33卷3期 411-41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卤米松浓度的LC-MS/MS方法,研究卤米松乳膏经皮给药后家兔体内卤米松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地塞米松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甲基叔丁基醚液-液萃取的处理方法,以Diamonsil C18柱(100 mm×4.6 m...
【中文期刊】 刘园园 郝谜谜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28期 4008-401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醇质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醇质体""经皮给药""醇质体制备""Ethosome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Preparation of ethosome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
【中文期刊】 张楠 张宇佳 等 《医药导报》 2017年36卷z1期 62-66页 ISTICPKUCA
【摘要】 经皮给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给药方式,具有其他给药途径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以及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屏障,很多药物需要通过各种促渗手段才能通过经皮给药途径吸收.细胞穿透肽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短肽,已被证明能够促进小分子、多肽...
【中文期刊】 曾臣红 王政 等 《中成药》 2017年39卷6期 1161-11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制备碳纳米管结合人参皂苷Rb1、Rb2纳米乳经皮给药系统.方法 0.5%碳纳米管加入已制备的纳米乳中,透射电镜观察其结合状态,考察该给药系统的皮肤刺激性和透皮机制.再建立小鼠皮肤UVA损伤模型,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碳纳米管对纳米乳...
【中文期刊】 杜婕莹 曾森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25期 3512-3514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聚异丁烯(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取6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后2组再分为PIB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骨通贴膏组,经皮肤给药24 h后连续观察14 d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另取家...
【中文期刊】 孔杰 温见燕 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6年13卷1期 8-1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超声促渗最早报道于1954年[1],是以超声作为物理促渗手段增加皮肤的通透性,使药物可以通过皮肤而吸收入体.但由于皮肤通透性很低,早期超声渗透仅能适用于一些低相对分子质量药物.Mitragotri在1995年于Science上报道了低频超声...
【中文期刊】 郭霞 荣毅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38卷1期 55-6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dl-芳樟醇、d-芳樟醇、l-芳樟醇对模型药物经离体大鼠皮肤渗透促透效果的差异及芳樟醇对角质层类脂神经酰胺的作用.方法 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手性固定相HPLC法测定皮肤渗透液中药物含量,红外光...
【中文期刊】 谢伟杰 张永萍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7期 1530-153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将罐疗作为一种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是在近10多年内刚刚建立开发的,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固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独特优势,是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参阅近年相关研究报道,该文从罐疗本身特点、罐疗促渗影响因素、体内外...
【关键词】 罐疗; 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 体内外评价方法;
【中文期刊】 宁可永 朱飞鹏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5年24卷11期 1219-122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申报的中药新药品种(非口服中药制剂,注射剂除外)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受试物、局部及系统暴露、给药途径选择、经皮给药评价关注点、试验项目选择及非吸入性中药气雾剂变更抛射剂等方面介绍了现阶段对中药非口服制剂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相关...
【中文期刊】 王正 慕宏杰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5年24卷8期 930-935,9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罗替戈汀微乳凝胶剂,达到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和降低皮肤局部反应的目的.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法得到微乳区,Box-behnken设计法得到了粒径小、黏度小的微乳处方,并考察了罗替戈汀微乳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粒径、形态和稳定性.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