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6
- 16
- 3
- 1
- 5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王宁元 第六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全国经方论坛 2016年
【摘要】 《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太阴病腹诊诊察方法进行了丰富而具体的描述,并显示出其主要腹证特点为腹部软弱、心下痞、振水音、悸动,拘挛、蠕动不安、腹鸣等腹征。太阴病主要方剂如理中类、苓术类、建中类等的辨证过程大多与腹证相关,甚至在某些病变过程中腹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 2016年
【摘要】 伤寒派腹诊是日本汉方医学临床常用诊法,其中腹诊的脐旁压痛、回盲部压痛和乙状结肠部压痛对血瘀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可操作性强,并具有直接指导经方选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文章介绍了腹诊的含义,分析了腹诊的基本方法,总结了腹诊的操作方法。腹壁出汗情况、皮肤温、整体紧张度、局部紧张度、腹部大动脉搏动情况(脐下悸动)、局部抵抗和压痛、心窝部拍水音(胃部振水音)等从整体至局部进行观察。预料会有压痛出现时应将压痛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 2014年
【摘要】 腹诊,即腹部的触(切)诊。通过观察腹壁的紧张度、肌性防御反应,以判断虚实和决定病型。相对于此,现代医学的腹部诊察主要从专业解剖学角度观察内脏各器官的肿大、压痛或有无肿瘤等。通过临床,指出因为主要观察腹壁的紧张度和肌性防御反应,所以需要让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营养药膳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大塚敬节(1900-1980)是日本汉方医学著名医家,一生致力于仲景学说临床与研究,践行与推崇“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的方法论与境界观,凸显仲景学说的原创性、根基性和指导性地位.在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学习理解与临床运用上,具有以经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第三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经方论坛 2013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塚敬节关于桂枝汤方证的认识,叙述了桂枝汤治疗中风证等,用于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并结合临床病例介绍了桂枝汤治疗患感冒辄畏寒不止、妊振初期持续低热、妊振初期汗出不止、关节炎后的丹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局部注射对家兔缺血下肢毛细血管再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结扎家兔右下肢股动脉造成下肢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家兔分为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g1治疗组,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缺血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并测定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宁元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近十余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血管再生效果的研究逐渐增多,作为借鉴再生医学研究原理、技术和方法而开拓出的新的中医药研究领域,显示出对促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的积极意义。本文根据对近50篇中医药血管再生相关文献的复习,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