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22
- 7
- 67
- 3
- 1
- 1
- 1
- 65
- 29
- 23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斌 邢永革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11期 46-50页ISTIC
【摘要】 对《儒门事亲》征引文献的情况进行考察,分别从征引文献概况、引书称引方式、引文体例、文献校勘4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指出所引文献来源广泛,类型多样,具有传统经典式引文体例,书名称引方式不一等特点,但也存在误注出处、引文引用的讹、脱、衍、倒、错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丹 傅海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0期 1362-1363,1373页ISTICCSCDCA
【摘要】 《儒门事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所著,主要论述了张子和攻邪的学术主张及独特的治疗理论.张子和不局限于传统的汗吐下三法,建立了汗之开其玄府、吐之令其调达、下之推陈致新的理论框架,拓展了中医的辨证思路,对中医理论和临证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莹 杨双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51卷10期 39-41页ISTICCSCDCA
【摘要】 分析、总结《儒门事亲》中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为情志病是由正气不足,阳气逆上,肝木乘脾,气机失常而发病,治以情志相胜、以习愈惊之法.结合现代心理学及现代心理疾病发病特点,探讨《儒门事亲》情志理论对现代情志病治疗有启示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永华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2期 179-182页ISTICCA
【摘要】 《儒门事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代表作。该书着眼攻邪,倡导应用汗、吐、下三法治疗急难重症,对后世影响深远。面对当今医家少用峻剂妄行补益的现状,学习该书有重要价值。其实,《儒门事亲》强调汗吐下,并不拘于汗吐下,具体用法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雪 朱永政 等 《天津中医药》 2017年34卷4期 247-249页ISTICCA
【摘要】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探讨了针灸方面特别是刺血方面诸多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针灸和服药在本书中经常联合运用,疗效甚佳.文章从张子和临床辨证联合运用针药的5个特点即治分主辅、法有先后、互补救弊、灸药兼施、注重时机来分析讨论,以供针灸临床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耀阳 刘春晖 等 《中医研究》 2019年32卷1期 1-3页
【摘要】 以张子和《儒门事亲》和日本江户时期医者永富独啸庵《吐方考》为研究对象,从吐法的理论来源与吐法的使用指征、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吐法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以探究中医吐法集大成者张子和与日本吐法重要医家永富独啸庵的吐法思想异同,以及《儒门事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枭 张松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18卷9期 1494-1495页ISTIC
【摘要】 <儒门事亲>为金代名医张子和所著.张氏主张"古方不能尽医今病",提出"驱邪即所以补正"的理论,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各种危急重症,疗效显著、救人无数,在治疗方法、给药途径、急救器械、药物剂型等方面为中医急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三虎 《河南中医》 2008年28卷1期 25-26页ISTIC
【摘要】 <儒门事亲>为金代名医张子和所著,主张"古方不能尽医今病",提出"驱邪即所以补正"的理论,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疑难病症,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独具特色.该书抛弃陈规,从肿瘤治疗中悟出汗、吐、下三法;敢于创新,在医案中保留了灵活多样的治疗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21卷1期 22-23页ISTICCSCDCA
【摘要】 分析张子和<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祛邪理论及相关医案,认为其祛邪理论并未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的藩篱,而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辨证论治特点为辨证重邪实致病,论治重气血流通,汗吐下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7年27卷1期 26-30页ISTIC
【摘要】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儒门事亲》,创立的"攻邪"学说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波及海外.历代医家对其效仿、发挥、研究者众多,有对张子和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者,有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