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1
- 12
- 9
- 134
- 1
- 1
- 1
- 1
- 37
- 34
- 13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琼琼 胡倩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11期 1521-1523页
【摘要】 中医古籍对神志病证记载有丰富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其中《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各种外感病中的神志异常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金匮要略》对数种内伤杂病性质的神志病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鸿 杨蕻 等 《福建中医药》 2012年43卷2期 48-49页
【摘要】 《黄帝内经》作为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理论著作,为中医多学科分科奠定了基础,被公认为是中医学理论的“始祖”、“医学之宗”.《黄帝内经》[1]对中医耳科知识体系形成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2],其论述与耳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症状、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艳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09卷24期 1-2页
【摘要】 <篇首> "范进中举"是过度惊喜之后导致癫狂的故事.这一例子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呢?考中举人这一事件是范进癫狂的始发因素;过度惊喜成为明显的情志刺激,是引发范进癫狂的主要致病原因;对惊喜的承受力低下是范进癫狂发生的个体自身因素;不良的人才录用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格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3期 516-519页ISTICCA
【摘要】 运气理论治病拟方多以药物性味为指导法则,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岁气、司天、在泉、主气、客气、司天反胜、在泉反胜、胜、复等情况分别叙述.运气性味治法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其拟法原则为:治以所不胜之气味,以克制其气...
【关键词】 运气性味治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黄帝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 史红 《时珍国医国药》 2015年26卷5期 封3-封4页PKUCSCDCA
【摘要】 西北之方域、地势、气候、民俗特点决定了燥邪为其地主要致病因素,西北之燥证又表现出其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殊性,即:凉燥多于温燥、外燥多于内燥、外燥寒内燥热.依据《内经》理论,对于新疆方域性病证的治疗,强调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提出逆治、从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国安 《新中医》 2017年49卷9期 161-162页ISTICCA
【摘要】 三焦是中医学藏象理论的重要概念.笔者认为,以《内经》为依归,重新探讨三焦的内涵,理清三焦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对三焦病证再行认识,可使三焦理论更好指导实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三焦概念内涵1.1 三焦是转输气液的通道三焦乃六腑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鑫 导师:谷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17年
【摘要】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选取《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脾藏象系统疾病(以下简称脾系疾病)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梳理、归纳、辨析,探索《内经》脾藏象系统疾病病名的深层含义与演变,为中医疾病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提供文献依据与支撑。
研究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尔亮 导师:陈晓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博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需要建立统一的术语体系及其英译标准。病证名是术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内经》病证名,溯本追源,考证其真正内涵,是建立中医病证名术语英译标准的基础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及其自身学术特点,《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柳 导师: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博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沿中医学术发展的脉络,以北宋为断代,对该时期心、小肠藏象辨证论治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研究,通过对北宋代表医籍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中心、小肠藏象辨证论治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研究,并对比《黄帝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