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6
- 50
- 11
- 2
- 80
- 10
- 9
- 7
- 6
- 21
- 10
- 9
- 9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梁津旸 导师:张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两栖类动物的皮肤承担着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在关于两栖动物皮肤分泌液的研究中,小肽及有机物因其药理活性和临床潜力被广泛关注及报道,但关于其中的蛋白大分子的报道较少。以两栖动物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用其皮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博琳 导师:梁国付 河南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黄河下游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农业景观中的两栖类动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发展,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探究黄河下游农业景观中两栖类动物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环境因子对两栖类动物蝌蚪的影响,对保护农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莫邦辉 导师:曾晓茂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研究主要以两栖类动物为对象,经过细胞组分分级分离、长距离PCR等一系列方法的反复摸索、多次实验,建立了获取体型编小的两栖类动物全基因组线粒体DNA的两个技术平台:一是从少量两栖动物肌肉组织提取足够量的mtDNA;二是两栖类动物微量组织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航 陈晓乐 《海峡药学》 2022年34卷9期 78-80页
【摘要】 目的 评价一种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中的多肽RanacyclinE(氨基酸序列SAPRGCWTKSYPPKPCK)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方法 RanacyclinE由Fmoc固相化学合成后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鉴定,测定胰蛋白酶抑制常数K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宾 王坤英 等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4期 712-71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斯钙素(Stanniocalcin, STC)是一类首先在鱼类特有的内分泌腺--斯坦尼氏小体(Corpuscles of Stannius, CS)、随后又在人和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同型二聚体糖蛋白激素,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模式和多种生物学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欢欢 李丽妍 等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2007年23卷3期 170-1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 探讨爪鲵端脑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方法 采用脊椎动物神经标本制作技术和常规HE染色法.结果 爪鲵嗅球与北方山溪鲵和东北小鲵的嗅球极为相似,位于大脑半球的腹外侧缘,细胞从外到内大致可分为6层结构.大脑内原始海马较原始梨状区发达,前者属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 《动物学研究》 2006年27卷1期 101-11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为代表性物种,揭示了两栖类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丰富的分子和功能多样性.目前在大蹼铃蟾已发现的分子包括3类不同的抗菌肽、缓激肽、缓激肽增强肽和缓激肽拮抗肽、缓激肽基因相关肽、富含脯氨酸铃蟾肽及其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霞 李文辉 等 《动物学研究》 2005年26卷6期 622-62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及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从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的血清中获得了其68 kDa的血清白蛋白.与大蹼铃蟾血清白蛋白相似,非洲爪蟾血清白蛋白也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但其抑制活力相对较低,180 nmol/L的非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忠权 王义权 等 《动物学研究》 2004年25卷3期 185-19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现存两栖类3个目的系统发生关系仍然没有统一意见,最广泛被接受的假说是单系起源,并且无尾类和有尾类为姐妹群关系而排斥蚓螈类(蛙类假说).然而,这一假说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在测定了泽蛙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基础上,与已知其他的6种两栖类进行详细的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仞 赵宇 等 《动物学研究》 2002年23卷1期 65-7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中国拥有丰富的两栖类动物资源,它是中国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中国对两栖类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关于两栖类皮肤活性生物分子的研究开发工作,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