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17
- 6
- 54
- 8
- 5
- 3
- 1
- 25
- 22
- 20
- 17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10期 1365-1368页ISTICPKU
【摘要】 2019年5月10—13日,"第十三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就生命伦理的公共政策蕴涵、机器人护理对生命伦理学的挑战、儒家家庭与古希腊家庭的比较、儒家视角下的人类尊严、"进化论、理性、道德与社会发展"、人类基因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燕 宋梅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7期 941-944页ISTICPKU
【摘要】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体现;“推己及人”的朴素职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槊 邓玉霞 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38卷3期 250-252页ISTIC
【摘要】 器官移植使许多因器官衰竭而生命垂危病患重获新生.器官移植领域存在多方面伦理问题,如家庭伦理问题制约活体器官捐献、传统伦理观影响尸体捐献、生命和死亡的时间界定伦理冲突等,制约了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全面发展.探究现阶段我国器官移植伦理观所存在问题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瑞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31卷4期 442-446页ISTICPKU
【摘要】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医学伦理学》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 三十年的坚守、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可喜可贺! 记得十几年前杂志主编王明旭教授第一次访问香港时,我们曾就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自觉、文化回归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非常愉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30卷10期 1196-1200,1212页ISTICPKU
【摘要】 先秦儒家认为身体应该给予全面细致的保养,但身体的养护有轻重次序之分.在救治身体时,原则主义更为强调尊重自主原则对其他原则的伦理限制,而儒家则更为注重有利原则的优先性.儒家要求保持身体的整全、发挥身体的繁衍功能,这深刻影响了当代国人对器官捐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征宇 《医学与社会》 2016年29卷10期 66-67,88页ISTICPKU
【摘要】 对于生命问题的关注一直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本文探讨了“天人合一”整体观、“修身至德”养生观的生命伦理内涵,指出舍生取义的道德制约对树立正确人生理想的启示、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对提高抗压能力的启示、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对增强担当意识的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3期 412-414页ISTICPKU
【摘要】 从发掘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入手,通过探寻、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视生命、众生平等、仁爱精神等朴素的生命伦理思想的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伦理思想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创新的文化渊源,传统文化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恩格尔哈特 张颖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4期 420-425页ISTICPKU
【摘要】 各种历史背景及美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道德真空,传统的道德信仰以及道德专家都被边缘化,生命伦理学在被当作西方后-基督教、世俗社会的道德指南而普遍受到拥护.而四原则的模糊性大大降低了四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原则提供规范性伦理内容的可能性.儒家思想既有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硕 孔凡青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5期 599-602页ISTICPKU
【摘要】 为解决自律原则在诠释人类生命尊严方面的理论不足,从其他文化体系,尤其中国儒家思想中寻找佐证是必要的.然而,这需要首先对儒家思想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尤其应避免夸大其理论优点而忽视其理论缺陷.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是要解决中国现实中的伦理问题,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甲乐 罗会宇 《医学与社会》 2012年25卷8期 4-6页ISTICPKU
【摘要】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接受死亡,这为安乐死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儒家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