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4
- 19
- 16
- 5
- 4
- 4
- 7
- 6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常晓 占江龙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4年39卷2期 293-29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踝关节跖背屈疲劳任务中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对H-反射和M-波的调控效果,为HD-tDCS减轻神经肌肉...
【关键词】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 最大自主收缩; 神经冲动;
【中文期刊】 贾晋瑄 吴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25卷6期 644-64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痉挛状态为脊髓损伤的常见症状,痉挛的机制可概括为由于脊髓下行抑制性冲动的消失导致梭内肌与梭外肌形成的反馈及前馈环路的平衡发生改变,导致痉挛状态.经颅磁刺激(TMS)可能通过增加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脊髓水平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控制...
【中文期刊】 刘秀贞 刘静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32卷12期 1424-14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H反射是一种可以在人类记录到的非侵入性的简单反射,类似脊髓牵张反射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牵张反射[1],可以用于脊髓Ia反射弧通道、脊髓兴奋环路、定量运动神经元池兴奋性等方面的研究[2-3].H反射的产生是通过电流刺激混合神经的传入纤维,其产生的...
【中文期刊】 彭孟圆 仓静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年33卷4期 408-4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认知、记忆、学习、发育可塑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神经冲动发生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性作用.由于胞外没有谷氨酸代谢酶系统,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只能...
【中文期刊】 邵阳 谢斌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24卷11期 849-85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人员的人格特点.方法:方便选取上海未成年人管理教养所的男性青少年违法者,按犯罪类型分为暴力组(n=123)和非暴力组(n=96),同时,方便选取某普通中学的高一、二年级男生181人为普通组.用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
【中文期刊】 田书林 冯卫红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09年40卷3期 257-260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近年,调控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成熟的信号分子逐渐被揭示,其中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由兴奋到抑制的转变是神经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与传统的GABA抑制作用不同,在未成熟神经细...
【中文期刊】 孟红梅 张淑琴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4卷1期 49-51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下丘脑过度兴奋对于颞叶癫痫行为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下丘脑与颞叶癫痫的关系以及谷氨酸受体2亚基Q型(glutamate receptor 2Q,GluR2Q)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海人酸(k...
【中文期刊】 舒翠莉 林树新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15卷2期 160-16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第三脑室微量注射甲硫-脑啡肽(met-enkephalin,Met-Enk)对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用urethane和α-chloralose麻醉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于第三脑室分别微量注射Met-E...
【关键词】 注射,脑室内; 甲硫-脑啡肽,甲硫氨酸; 脾;
【中文期刊】 李茜梅 汤昱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4期 131-131页 ISTIC
【摘要】 小儿高热惊厥指小儿感染后所导致体温超过38℃时出现的惊厥,属于儿科的常见急症,其发病率达5%,且复发率很高。由于婴幼儿时期温控中枢功能不全,病理状态下机体产热散热平衡难以维持,加之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