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0
- 249
- 103
- 25
- 131
- 73
- 48
- 44
- 22
- 791
- 636
- 220
- 208
- 20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瑞璇 陶宜楠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36卷2期 103-1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离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刺激强度依赖性及表观受体动力学性质.方法:应用成年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不同强度电刺激Schaffer侧支诱发的EPSP的变化,并分析其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海燕 陈静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7卷8期 698-7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琥珀酸( succinic acid,SA)对幼龄大鼠小脑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法,在矢状位小脑脑片上记录浦肯野细胞( Purkinje cells,PCs)自发性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initu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浩 张艳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173-1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国 徐造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41卷10期 843-847页ISTICCA
【摘要】 截肢患者中50%-80%经历过幻肢疼痛.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参与疼痛情绪反应形成的一个重要部位.为揭示前扣带回在幻肢疼痛中的作用,我们采用成年大鼠右后中趾截除慢性疼痛模型,麻醉固定后在体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芳 侯磊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40卷1期 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记录双电极绑定条件下多组高频刺激(HFSs)诱导的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持续长时程增强(L-LTP)现象.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乌拉坦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埋置脑室导管并安装绑定的刺激/记录电极.引导基础性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燕 刘丽敏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2年18卷3期 301-30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刺激鲫鱼迷走神经,并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鲫鱼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结果:在M细胞胞内记录到分级的、复合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分为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迷走神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荣 杨友华 等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9卷2期 66-69,85页
【摘要】 目的:研究酒精对大鼠外侧穿通纤维(1ateral perforant path,LPP)-CA3区(LPP-CA3)长时程增强(1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阶段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顾建文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38卷4期 428-431页
【摘要】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超 汪萌芽 《生理学报》 2012年64卷2期 155-1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脊髓下行激活通路是启动和调控随意运动的重要途径,全麻药对其的影响是否参与了肌松作用的产生及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深入探索依托咪酯(etomidate,ET)对离体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neuron,MN)下行激活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超 汪萌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年23卷10期 593-5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全麻药依托咪酯(ET)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感觉传入的作用及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新生大鼠(7~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ET对MN细胞电生理特性和电刺激脊髓同侧背根残端(DR)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