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9
- 4
- 1
- 37
- 7
- 2
- 1
- 1
- 25
- 20
- 12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钱世兵 朱月辉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0卷14期 154-156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凤丹皮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对凤丹皮进行TLC定性鉴别,并分别测定10批凤丹皮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及丹皮酚的含量.结果 凤丹皮在薄层色谱中,与牡丹皮对照药材、丹皮酚对照品以及没食子酸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垂皓 孙磊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3期 78-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来源于凤丹皮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菌Fusarium acutatum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ODS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固体发...
【关键词】 Fusarium acutatum;化学成分;凤丹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雅 杨安娜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1期 3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方法测定凤丹根样AM真菌结构定殖情况,同时进行土壤菌丝含量、土壤孢子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全部根样均被AM真菌侵染,并形成了典型Arum-type类型的AM结构;AM真菌定殖率、菌丝定殖率、丹皮酚含量及孢子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 陈刚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1年33卷7期 1368-1372页
【摘要】 使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凤丹'丹皮中的多糖,对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三个因素进行试验,以多糖得率为响应面指标,设计响应面对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凤丹'丹皮多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丹皮中的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组合为:超声波功率为8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晓敏 张小波 等 《中成药》 2008年30卷5期 678-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十二乌鸡白风丸(乌鸡、黄芪、山药、党参等)中有效成分芍药苷、阿魏酸和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芍药苷230 nm,阿魏酸320 nm,丹皮酚274n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佘守军 郑如程 等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9年38卷2期 140-142,1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化凤丹皮中单萜苷的煎煮工艺.方珐:以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凤丹皮中单萜苷的煎煮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5倍量的水,浸泡10 min,煎煮3次,每次15 min.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小虎 王权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6卷3期 78-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凤丹皮总苷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剑 张叶 等 《信息记录材料》 2019年20卷2期 54-55页
【摘要】 采用商品化的毛细管柱直接制备了PCR微流控芯片, 与常规方法比较该方法制备的芯片成本低廉价格便宜, 可在普通实验室制作, 将该方法制备的PCR微流控芯片和微流控-热电极系统联用, 对凤丹皮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雨凤 王军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4卷5期 80-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量与根的粗细、根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牡丹皮质量及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安徽省亳州栽培5年生凤丹根系,将根系中的根依据粗细、长度及部位分别进行划分.同时收集市场常见不同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昭琰 巢建国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年18卷1期 63-6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采收期安徽南陵凤丹皮3种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确立凤丹皮的最佳采收期,为牡丹皮GAP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1:1)-0.5‰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65 nm波长处,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