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12
- 5
- 42
- 18
- 6
- 1
- 1
- 25
- 20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樊有赋 詹寿发 等 《菌物研究》 2007年5卷4期 207-209页
【摘要】 报道了从凤尾蕨属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根状茎中分离出一内生真菌--菌株JJF006,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TLC对该菌株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该真菌液体培养基中含有芦丁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苟占平 庄海旗 等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1年19卷6期 462-463页
【摘要】 目的:调查粤西地区凤尾蕨属组种植物资源.方法: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研究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结果与结论:粤西地区凤尾蕨属植物共有3组13种,其中7种为已知药用植物,并列出种鉴索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素功 向建英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年34卷1期 22-2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研究,报道越南、老挝两地凤尾蕨属Pteris 7个新记载的物种,它们分别是P.argyraea、四川凤尾蕨P.sichuanensis、两广凤尾蕨P.maclurei、单叶凤尾蕨P.pseudopellucida、有刺凤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玉格 胡文忠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年24卷3期 219-2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凤尾蕨(Pteris)属植物为传统药材,迄今为止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据《岭南采药录》记载,多数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民间常将该属植物用于治疗腹泻、肠炎、肺咳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痢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雨婷 彭财英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44卷7期 8-14,36页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云南10种凤尾蕨属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探究其亲缘关系,并评价其杀虫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再基于层级聚类分析(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娟 毛效贤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7期 1046-1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缘凤尾蕨资源丰富且在贵州分布广泛,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为了探明该植物的物质基础、寻找相关的活性成分和先导化合物,该文用95%甲醇对全缘凤尾蕨地上部分浸渍提取,采用硅胶、MCI gel CHP 20P、YMC gel OD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娇 王佳玫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5期 581-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杂交和多倍化是蕨类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机制,往往导致多倍体复合群的出现.同一复合群的成员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与过渡性,复合群内部往往存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给分类带来很大困难.傅氏凤尾蕨复合群是凤尾蕨属中分类学问题最为突出的复合群之一,成员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仕勇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3期 277-28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充分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生态分布与濒危状况.初步结果如下:1. 鹦哥岭现有蕨类植物50科119属282种,科、属、种的比例分别占海南蕨类科、属、种的89.3%、84.4%和62.7%,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锡玲 王全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5期 489-50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凤尾蕨科(Pteridaceae)2属30种4变种植物孢子进行了观察.其中凤尾蕨属(Pteris)29种4变种,孢子三裂缝,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孢子极轴长26~54 μm,赤道轴长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李根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2期 372-3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对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区系联系、性质及起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纳板河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3科90属239种,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凤尾蕨科、蹄盖蕨科、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