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1
- 13
- 1
- 5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金星 鞠静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12卷6期 92-93页
【摘要】 张建平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来,继承并发扬田芬兰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疗效显著.从两例典型病案入手,分析张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分经用药手法.张师治疗一例“无汗证”患者,从病因入手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海荣 李杰 《湖北中医杂志》 2014年36卷3期 48-49页
【摘要】 李东垣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独创性地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提倡治疗内伤病当以培补脾胃为主,成为“补土派”的一代宗师.东垣立法制方,多遵经旨.他认为疾病的形成乃人体内部“气”不足所致,而气之所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花娥 《国医论坛》 2009年24卷2期 36-37页
【摘要】 <篇首> 中药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脏腑辨证用药 ,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至真要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晶 尤昭玲 《湖南中医杂志》 2009年25卷4期 97-98页
【摘要】 <篇首> 归经理论散见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金元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林榕 吴焕林 《中医文献杂志》 2007年25卷3期 28-30页
【摘要】 叶天士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奇经辨证论治学说.叶氏以前的医家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来治疗的疾病主要偏于妇科,涉及其他科极少.有学者统计,叶天士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医案计165例,病种较丰富,有:虚劳、遗精、疝气、痿躄、久疟、久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荣 诸葛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5期 602-603页ISTICCSCDCA
【摘要】 朱丹溪以“阳有余阴不足”“相火论”著称于世,为金元四大家“滋阴派”代表医家.其注重以经辨证、以经取药、取经导邪、经络论治为其辨证治疗杂病的首要原则.临证方面,将六经辨证与经络论治相结合,并将经络辩证理论用于指导判断疾病的预防和预后;用药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9卷5期 595-598页ISTICCA
【摘要】 简要介绍岭南现存3种清代中医眼科专著《眼科约编》、《眼科纂要》、《眼科启明》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版本,总结岭南医家在治疗眼病方面的学术特点,即重视五轮学说、强调虚实辨证、外障从肝内障从肾(或肝肾)、分经用药等.岭南气候湿热,易发天行眼病,医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辛明蔚 全国中医妇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叶天士奇经辩证治疗妇科疾病有奇效,其奇经辩证关乎肝肾与阳明,奇经之治,强调通补,兼调阴阳,分经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