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6
- 2
- 25
- 3
- 2
- 1
- 1
- 16
- 11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谦 闫冲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17期 70-73页
【摘要】 目的:观察调心汤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 例气滞血瘀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给予调整生活方式及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调心汤、耳穴压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娅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37卷10期 1745-1747页
【摘要】 目的:观察刘绍武溃疡汤辅治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联合溃疡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和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惠芳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5期 79-80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刘绍武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先生原籍山东荷泽,生于1907年,卒于2005年12月2日.先生自幼随祖上迁徙山西晋南裹垣居住.弱冠时期曾任乡间小学教员,自学中医,渐入斯门,志向日坚.先生积八十余年临床经验,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及与哲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添华 李伟 等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9期 17,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天已<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以条文形式作了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天田 马文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7卷7期 736-738页ISTICCA
【摘要】 刘绍武先生基于三部六病学术理论,在四脉定证原则指导下,针对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阳不足,寒邪、痰饮、气滞、瘀血标盛的病机,协调整体气血,突出局部辨病,气血寒痰瘀同调,脑心肝脾肺肾共治,创制胸痹心痛经验方调心汤,临床疗效肯定,为胸痹心痛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天田 姚博 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年19卷1期 4-5页
【摘要】 脉诊,作为中西医共性诊断方法,历来为临床医家所重视.不论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还是西医的视触叩听、脉搏心率,均将脉诊作为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三部六病创始人刘绍武独创“四脉定证”,充分运用脉象这一唯一的客观化指标来诊察情志病,并认为:任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乃霖 《中医研究》 2018年31卷1期 51-52页
【摘要】 贾民主任医师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老先生,是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近40载,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痞满为脾胃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痞满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实证、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娜娜 马文辉 《黑龙江中医药》 2018年47卷2期 46-47页
【摘要】 导师马文辉师承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在临床辨治胃食管反流病中善用“局部证治观”,通过应运用局部病系统疗法和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疗法,以“协调整体,突出局部”,从而达到防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剑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4卷10期 936-93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刘绍武先生是山西省名老中医,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毕生研究<伤寒杂病论>,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三部六病学说.对众多疑难杂症均有独到见解,并提出协调疗法的治疗原则,解决这些临床中棘手的问题,调心汤就是这众多方剂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21卷10期 1281-1285页
【摘要】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是对仲景学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整体气血论和局部证治观,是刘绍武老师的原创性内容,与中医文献及现行主流中医学说多有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