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1
- 18
- 9
- 86
- 58
- 16
- 4
- 3
- 31
- 12
- 11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纯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6卷19期 149-150页CA
【摘要】 "以药养医"的机制问题在我国医疗体制中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医院和药品销售之间形成了捆绑式的利益关系,只有彻底断绝医院、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治本之策,也是从源头上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有效之策.目前,我国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红梅 李耀斌 《现代医院》 2009年9卷9期 1-3页
【摘要】 广东省开展"医药分家"试点,逐步取消医院药品顺加,如何选择补偿路径,探求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将对广东乃至全国的医改工作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厉李 李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09年2期 57-61页
【摘要】 实行"医药分家"是为了解决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的弊端及其造成的药品费用增长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将面临许多障碍,其可行性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医药分家"的理论构想和现实障碍,探索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实施医药改革的可行之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宜军 《广东药学》 2001年11卷4期 1-5页CA
【摘要】 "医药分家”(即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实行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整医院内的医药关系,达到抑制中国医药费用过度增长的势头,减轻人民医药方面负担的目的.但医药费用过度增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医院落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红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年11卷2期 493页
【摘要】 医药分家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外不好解决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实行了医药分家的制度,不过在急诊和住院的问题上仍未做到完全彻底的医药分家,对于药学医药条件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做到医药分家基本不可能,绝大部分都是实行医药一体的制度.我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中智 黄蓉 《当代医学》 2020年26卷32期 100-10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人们对"医药分家"政策的认知程度,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月6月从成都地区部分高校、医院采集的964份问卷,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结果 对成都现行医疗制度表示很满意的占28.10%;对医药分家政策有所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瑶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15卷4期 15-18,34页
【摘要】 研究日本在实施医药分业制度过程中制定的政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医药分家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价和医疗费用的问题,应培养一批医师和药师队伍,在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中引入诸如日本医疗报酬点数法的改革思路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姝 任秋霞 等 《中国药业》 2016年25卷18期 1-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药房托管模式的现状与对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我国各地区不同药房托管模式的运行状况,并对药房托管的利弊进行分析。结果我国部分地区试行了不同模式的药房托管,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进一步探讨医药改革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连达 李贻奎 等 《医学争鸣》 2015年6卷3期 4-5页
【摘要】 “医药分家”是行政手段、管理措施、经济目的,是为了控制医院的不合理收入.从医学角度——治病救人的需要出发,更应该强调“医药一家”.医药密切结合,有利于治病救人,有利于合理用药,有利于提高疗效和抢救危重患者的效率.“医药分家”或“医药一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莉莉 《现代医院》 2013年13卷9期 100-101页
【摘要】 鉴于医患纠纷日益增长的趋势,笔者立足于社会现状,结合工作经历、具体案例及相关数据,从实践角度,分析医患双方相对立的心理状况,并讨论现代社会公立医院医患矛盾的成因,为日后医患矛盾的缓解和解决提供一定帮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