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1
- 105
- 5
- 134
- 64
- 38
- 25
- 19
- 244
- 83
- 71
- 68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重谊 谭周进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7年5期 131-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获得较多的原生质体用于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酶解时间与浓度、稳定剂、菌龄、pH值等因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株芽胞杆菌KR和革兰氏阴性菌株假单胞菌B13的原生质体制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以0.6mol/L蔗糖为稳定剂,pH8.0,溶菌酶浓度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伏建国 强胜 等 《菌物学报》 2005年24卷3期 407-4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NEW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稳渗剂对链格孢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链格孢菌原生质体比较适宜的条件为PD液体培养基培养20 h,以0.7 mol/...
【关键词】 制备原生质体适宜条件;致病性变异;弱致病突变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兹 施巧琴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25卷3期 10-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提高酵母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率的技术路线:选用酵母菌对数生长中期,约培养 9~12 h(A 600 为 0.5~1.0)的细胞,采用1.5%蜗牛酶和1.0%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水解去除细胞壁,经特定条件,可获得98%的原生质体制备率,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凯 周东坡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年24卷9期 63-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酶系组成、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等影响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因素和原生质体诱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用pH5.5~6.0的0.7mol/L NaCl配制由3%溶壁酶+3%蜗牛酶+1%的溶菌酶+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华 赵学慧 《微生物学杂志》 2004年24卷6期 1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以及菌丝体培养方式和酶解方式对黑曲霉和米曲霉菌丝释放原生质体的效应.发现黑曲霉菌丝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固体透析培养菌丝体,2%纤维素酶,在平皿中,28℃和80 r/min条件下酶解3 h;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涛 张国珍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3年30卷2期 4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0109-8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液体培养基、酶系统、酶解时间、稳渗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及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适宜的条件为: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军 陈拓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9期 1561-15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报道了Bacillus sp SX-12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在液体完全培养基中加入2%的甘氨酸培养10 h,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0.5 mg/mL,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1.5 h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军 张晓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2年22卷4期 883-8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儿童食品中分离筛选到1株产碱性普鲁兰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编号为SX-12,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研究了SX-12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其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处理,选育出产碱性普鲁兰酶的高产菌株SX-12C67,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剑秋 于寒颖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年7卷4期 375-3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酶系组成、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pH值、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预处理、保护剂等因素对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树状多节孢在PDA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培养2~3 d.离心收集菌体,用pH 5.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咏春 徐军庆 等 《食品与药品》 2013年15卷1期 18-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高产谷氨酰胺的黄色短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方法 用青霉素和甘氨酸预处理黄色短杆菌后,用溶菌酶酶解,研究菌龄、青霉素和甘氨酸预处理浓度及时间、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条件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 原生质体制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