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3
- 7
- 4
- 3
- 31
- 16
- 8
- 7
- 3
- 35
- 15
- 8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焱 黎艳娜 等 《中医教育》 2023年42卷2期 5-8页
【摘要】 新时代教育评价同行评议制度,是对人才进行公正、客观与科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同行评议作为学术期刊发表、学术项目资助、学术晋升评价等各类学术活动的默认评价规则,其制度也应随之强化"精准评价、分类评价、多元评价"的导向.基于同行评议对于保障与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吉鸽 吕佳 等 《科技传播》 2023年15卷16期 20-22,26页
【摘要】 面对审稿周期长,拒审稿件多,审稿结果不明确、不具体等同行评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结合编辑部工作实践,通过扩增审稿专家库,建立审稿专家催审机制,做好专家审稿工作评价,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和初审工作等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期刊同行评议流程.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层思 张大庆 《医学与哲学》 2020年41卷20期 32-35,40页ISTICPKU
【摘要】 理想状态下,跨学科研究的同行评议应该是不同学科对话、学习的重要契机,同时,不同学科的专家参与到同行评议中来,促使跨学科研究项目得到公平、公正、科学的评审.然而,由于评价机制、学科壁垒和个人主观因素等原因,这种理想状态难以完全实现.跨学科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妍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2年1期 68-72页
【摘要】 同行评议一直是最权威、最有效的科学评价方式,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建立较为完整的同行评议制度,制定同行评议政策法规,建立标准化的评议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评议方法.面对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从加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石 顾兵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0卷5期 1-3页
【摘要】 科技评价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评价已发展为高校科技管理的重点内容,对学校科研平台、团队、人才的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引导高校提高科学前沿竞争力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发挥社会服务作用.本研究立足教育部和科技部新政策,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卓文 邓杨春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5卷6期 660-66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当前中医药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同行评议的优缺点,同时结合中医自身的学术特点提出有利于中医药发展与创新的相关建议.[结果]现存的以同行评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一昊 汪春娅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5年48卷4期 793-799页ISTICPKUCA
【摘要】 病理学同行评议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学检查中具有重要地位,同行评议可以确定诊断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定完整性、确定病理学报告内容的正确性,并可提高药物非临床毒理学研究的质量.2021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翠涛 赵应征 《科技传播》 2021年13卷14期 15-17页
【摘要】 文章系统阐述了"唯论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国内学者的应对策略,借鉴西方国家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提出五方面建议:建立论文代表作评价体系;建立以同行评议为主、替代计量学分析为辅的论文评价体系;基于不同学科类型、地域条件、应用领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宝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7卷5期 69-72页
【摘要】 从本质上分析,同行评议与量化评价两种模式反映的是科研业绩评价中价值取向与理性取向的分立.事实上,两种评价模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其各自适应不同的评价目的 与语境需要.为扬长避短,学者们一直不断地对两种评价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其要求和结果必然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碧玉 何燕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4年49卷10期 1253-125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护士专业技能、护理质量、患者安全与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等显著相关[1].有效的护理管理有益于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有益于平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与护理人员短缺的矛盾[2].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