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2
- 1
- 9
- 8
- 3
- 3
- 2
- 20
- 5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红兵 宋刚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0年30卷4期 68-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Cenome shuffling(基因组改组)作为一种新型的菌种选育方法,与常见的育种方法相比,具有快速有效、简单易行和实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不断应用于各种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改良研究中.论述了Genome shuffling的产生与原理、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志龙 吴冰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年z1期 135-140,1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Genome shuffling(基因组改组)技术是借助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策略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遗传改良的一种新兴微生物育种方法.自2002年首次被用来培育tylosin高产菌株以来,目前已为育种工作者广泛采用.对Genome shuff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灏 王航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7年34卷4期 705-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以f4、f5、f6作为出发菌株,用酵母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用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平板筛选,分别获得了在耐高温和耐乙醇性状有较大提高的f4.2、f5.1、f6.2、f4.5等正突变菌株.以这些菌株作为出发菌株,进一步用硫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峻 施碧红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7年23卷4期 672-6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快速提高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的产量.采用经过多代诱变的碱性脂肪酶产生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FS8486以及分离自新疆火焰山口土样的溜曲(Aspergillus tamarii)FS-132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华 李岩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年26卷2期 5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先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两种传统微生物诱变方法对干酪乳杆菌进行诱变,经低pH平板、碳酸钙平板和摇瓶试验获得了5株耐酸性提高的突变菌株.以获得的突变菌株为出发菌株,应用灭活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致死损伤得到互补获得活性融合子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甫涛 贾战生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19卷3期 195-19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不同基因型别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C区的人工进化. 方法:首先利用PCR扩增了三段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的460 bp基因片段,然后将其等量混合,在Mg2+存在的条件下,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Ⅰ)切割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磊 刘艳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年44卷5期 440-445页ISTICCSCDCA
【摘要】 将含假单胞菌(Pseudomonas)头孢菌素C(CPC)酰基转移酶基因ecs的pYG233质粒转入CPC产生菌顶头孢霉(Acremonium chrysogenum)中,构建可发酵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基因工程菌(该菌株含有腐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苗 郑璞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09年7卷6期 74-78页ISTICCABP
【摘要】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L-谷氨酸生产菌在高温发酵条件下的谷氨酸产量.以天津短杆菌T6-13变异株SW071为原始亲株,分别经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和X射线诱变,获得5株耐温性能略有提高的突变菌株.经2轮基因组改组,获得耐高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剑 杨民和 等 《生物技术》 2008年18卷1期 81-83页ISTICCA
【摘要】 该文论述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产生和原理、方法和特点,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其发展前景.基因组改组技术是首先对微生物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出正向突变的菌株,然后通过原生质体"递推式融合"使这些正向突变的若干个菌株进行基因组重组,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孝 焦翠翠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43卷12期 22-25页
【摘要】 以含Ds元件的水稻稃片白化突变体为材料,采用TAIL-PCR技术分离Ds侧翼序列,并基于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Ds标记基因cDNA的3'端序列,分析突变体基因组上Ds插入引起的标记基因外显子改组现象.结果显示,水稻稃片白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