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2
- 11
- 2
- 1
- 1
- 8
- 7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玉龙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8年36卷2期 1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是一种巯基络合剂,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络合物,为目前临床治疗急慢性汞中毒的首选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避免发生严重后果.我院收治的1例汞接触人员在肌肉注射二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年34卷2期 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物的广泛应用,住院患者中药疹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1,2],我科住院患者中,药疹所占比例由 1989年的 5.92%上升至 1998年的 22.03%。现回顾分析 1989~ 1998年的住院药疹患者共 4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辉 高义玲 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年20卷6期 465-466页ISTICCSCD
【摘要】 1例71岁急性脑干梗死男性患者因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滴注结束后约3 h,患者出现手足红肿、全身多处皮肤泛红伴皮疹;滴注结束后约6 h,患者手部、大腿根部及会阴部多发大疱样水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34期 8567页ISTICCA
【摘要】 我科于2010-12收治因口服卡马西平引起重症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1例,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男,5岁11月龄.因发热3d、口腔溃疡1d于201012-29T16:21入院,人院查体;T 38.9℃,P 112次/min.R 26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霞 《江苏医药》 2011年37卷24期 3016-3017页ISTICCA
【摘要】 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等,病情重,变化快,常伴口、眼、外阴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损害,甚至累及各实质脏器,可因继发败血症而死亡[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药疹在临床上已逐步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22期 5507-55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TEN)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的且以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6例TE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因未及时诊治死亡,余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应用地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丽 李秀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年20卷6期 52-5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主要表现为大片表皮炎症、红斑、水疱、继之松解坏死和剥脱的一组症候群,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死亡率可达25%~50%.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衰竭;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老年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依玉 《中国基层医药》 2003年10卷4期 38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病人起病急,全身广泛性松弛性大疱,大疱破裂呈现大片红色糜烂面,创面渗血渗液较多[1],一般采用暴露疗法,其目的是使创面干燥,结痂,减少细菌和霉菌繁殖[2],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暴露疗法对温度要求较高,病人自觉寒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1年18卷3期 160-1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11641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40例临床分析/卢植生(广东省医院皮肤科)∥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6).-395分析皮损发生部位、实验室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用药史、治疗和转归.认为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英 吕俊元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0年21卷1期 7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为1958年首次发现的一种严重的变应性药疹,病情危重,较少见,目前病死率降为25%.1999-02本科曾收治1例,经积极救治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