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399
- 383
- 310
- 2
- 2541
- 1177
- 1098
- 1087
- 934
- 693
- 402
- 278
- 242
- 2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海婷 贺习婷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7期 120-122页
【摘要】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西医结合诊疗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系统生...
【中文期刊】 黄丽玲 吴春城 等 《医学信息》 2022年35卷7期 19-21页
【摘要】 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领域已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并具有优势,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关键点,但传统的中医学辨证也会出现有无证可辨或难以辨证的困境.近来研究和实践已证明,将现代西医指标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使得中医辨证更具规范化、客观化及标准...
【中文期刊】 费程浩 戴辉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2期 257-262页 ISTICPKUCA
【摘要】 21世纪仿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气味"能够被客观量化,打破了传统经验鉴别的局限,因其整体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该文详细介绍了电子鼻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系统归纳并总结了其近年来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子鼻技术...
【中文期刊】 林炳岐 关静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7期 1706-1710页 ISTICPKUCA
【摘要】 脉诊是中医学诊法中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标志性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准确地掌握中医脉诊,在临床实践中也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加速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使中医脉诊标准化,不仅是中医脉诊学创新和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使脉诊更加客观化,有利...
【中文期刊】 杨诗龙 吴娜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9期 1876-187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气味”是中药的固有特征属性,与中药成分密切相关,是中药质量的外在体现,也是性状鉴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目前中药“气味”鉴别的研究概况,发现目前对“气味”鉴别重视程度不高,与现代社会发展相滞后。在目前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前提下,提出应客...
【中文期刊】 王茹茹 刘玉杰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3期 485-48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安慰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中药安慰剂质量评价方法。如何对中药安慰剂进行准确的客观化、量化评价是中医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采用智能感官分析等新技术,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安慰剂评价方法,为制订科学、合理和客观的中药安慰剂评价...
【中文期刊】 鄢彬 王忆勤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12期 2586-259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现代声诊技术辅助病证的临床诊断,为中医声诊脏腑辨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应用“中医闻诊采集系统”软件,采集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证型患者(231例)的语音信号,同时以正常人(100例)语音信号作为对照组,以...
【中文期刊】 黎江华 吴纯洁 等 《中成药》 2011年33卷10期 1781-17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简要介绍机器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引出其在实现中药性状“形色”客观化表达及外观品质量化评价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设想进行了系统探讨,对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中文期刊】 李文敏 吴纯洁 等 《中成药》 2009年31卷2期 282-2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中药外观性状是中药质量重要评价指标,涉及到形态、色泽、气味、质地等方面.其中,颜色和气味是外观质量检查中的主要指标.
【中文期刊】 唐亚平 章莹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4期 517-518页 ISTICPKUCA
【摘要】 仅对舌苔、舌质客观化的研究和舌诊客观化的其它研究工作的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