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2
- 1
- 1
- 26
- 7
- 7
- 3
- 3
- 45
- 13
- 11
- 11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永文 赵仙先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32卷z1期 69-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自制双盘形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96例先心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男88例,女108例,年龄2~56岁,平均17.17±12.00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5mm,平均(4.9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嫦 陈伟芳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20卷8期 759-759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心导管检查及(或)介入性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大部分患者对心导管检查及(或)介入性治疗了解尚浅.需要采用心导管检查或介入性治疗时,多数患者感到恐惧和疑虑.为使患者消除恐惧和疑虑,更好地配合治疗,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开展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永文 赵仙先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年13卷2期 104-1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自制双盘形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闭合膜部VSD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VSD患者,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3~17mm,平均(4.76±2.96) mm.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双盘形封...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心导管插入术;封堵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省利 惠昭岚 等 《护理学杂志》 2002年17卷7期 505-5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ASD)是近年国内外推崇的新技术,通常需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ASD直径、选择封堵器并协助定位、观测有无残余分流等[1].但食管超声探头插入可给病人带来不适,尤其于儿童操作不易,且有一定危 险.娴熟的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仙先 秦永文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12期 1342-1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经静脉途径用Amplatzer和自行研制的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封堵婴幼儿PDA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1例患儿,年龄1.1~6.0(3.8±1.6)岁,体质量9~30(18.4±8.2)kg,均经临床和心脏超声诊断为P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秋霞 金敬琳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24卷8期 427-43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对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失败患者的术前心脏CT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再分析,寻找封堵器选择失败的可能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曾经更换封堵器且于术前行CT 血管造影检查的40例成年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会军 张戈军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34卷3期 171-1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CT血管成像(CTA)在评估房间隔缺损(ASD)方面的精确性及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行ASD封堵术或手术修补的中老年患者63例资料,男性18例,女性45例,年龄50~77岁,平均(56.9±5.8)岁,患者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会军 徐仲英 等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13卷1期 408-4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有症状患者行心脏CT随访的临床因素及价值.方法 2006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行CT检查的53名患者依年龄分为两组,组A,年龄>40岁,组B<40岁,分析患者行心脏CT检查的临床资料,包括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宇萍 罗素群 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7卷3期 23-2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ASD)患者8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110例以及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2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经皮导管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坚 龚方戚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25卷8期 630-6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方法:对接受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的89例膜周部VSD患儿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89例患儿中85例(95.5%)封堵成功;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