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5
- 19
- 119
- 25
- 25
- 10
- 8
- 40
- 24
- 19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姚明利 李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9期 4821-48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情志病以郁证、癫狂、脏躁为主,与现代的抑郁症、焦虑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对应,治疗药物因血脑屏障无法直接作用靶点,亟需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其作为疾病诊断及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洑寒莹 戈鑫霞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3208-3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观察柴胡加龙牡汤治疗情志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热郁少阳型情志病(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患者124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柴胡加龙牡汤加减,对照组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结合患者个体采用相应西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丛笑 吕题颖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12期 6383-6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情志病的中医理论散落在中医古籍当中.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年龄段情志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明显且独特.胎儿期和新生儿期强调未病先防,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情况,以减少先天因素的影响.婴幼儿期着重于脏腑气血未充这一致病内因.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突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博 王新志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3期 727-729页PKUCSCDCA
【摘要】 情志病因情志过极而发,"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王新志教授认为"情志病之火"在发病过程中存在"火郁-实火-阴虚之火-水火不济"的病机演变规律,提出应分阶段采用发散法、泻火法、滋阴法、引火归元法消火除热,方药选取小柴胡汤等发散火郁、龙胆泻肝汤等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丽娜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4年41卷4期 32-33,36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心理弹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4-2023年4月经本院收治9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中医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铸伟 李晓睿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40卷9期 82-84页
【摘要】 临床部分皮肤疾病程较长、迁延难愈,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持续且严重的影响.多数患者因病情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出现失眠、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情志障碍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皮肤疾病的康复,从而形成皮损难愈-情志障碍-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小仙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32卷16期 174-176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管理在制约慢病患者中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健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1期 18-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今精神心理因素所致郁证已成为主要疾病谱.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亟待重新审视郁证概念,厘定郁证形态,识别隐性郁证,构建郁证四诊方法,明确从郁论治的内涵外延.重新认识五脏藏神的藏象学说及有关病证的郁证性本质,以此做好构建郁证性病证诊疗新体系的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雯 唐志娟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1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医"思""意"的古今释义及"脾主思、脾藏意"的理论分析,探讨了"思伤脾,脾失藏意"的致病作用,认为脾主情感之思,脾为意之宅也,脾运健旺,水谷精微充足,则脾主思藏意的功能发挥正常;若思虑纷纭,脾之精气不足,则不能养意而致痴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靓帆 郑瑀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50卷1期 24-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情志眩晕系与情志密切相关的眩晕,常以情志不舒伴头晕目眩为主,临床发病率高,中医认为痰是情志眩晕重要致病因素,文章总结许凤全教授从痰治疗情志眩晕经验,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情志眩晕提供思路方法.方法 根据情志眩晕不同阶段及病机,择治痰六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